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元:《死亡重奏》的多向度突围

(2018-04-11 10:38:05)
标签:

文化

分类: 新华书目报“文坛素描”专文

西元:《死亡重奏》的多向度突围

                   《新华书目报》专栏文章2018年007号(3月29日见报)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死亡重奏》,由《Z日》《枯叶的海》《死亡重奏》《壁下录》四部中篇组成,充分表达了青年作家西元这位高学历的军旅作家在文学跋涉中顽强的多向度突围气魄,令人对他的严谨肃然起敬。

在第二届《钟山》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西元的中篇小说《死亡重奏》获得大奖。评委会的授奖词是:《死亡重奏》直面朝鲜战场惨烈的“战壕里的真实”,通过对参与战争的个体细致入微的刻画形成的“死亡重奏”,在赋予“死亡”以复杂的审美意义的同时,融入了作家对个人与国家、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的形而上思考,从而有力地拓展了当代军旅小说的格局,丰富了军旅小说写作实践的维度和可能性。也就是在这次颁奖典礼上,我和作者西元有了更多、更宽泛的文学交流。

作者鲜活而自如地对当下的军旅生态和新时代军人的情思,有着与以往不太一样的刻画。不论是底层军官的心理皈依,还是目前军事信息化程度的考校,抑或是战争中人性的惨烈畸变、军队内部在变革时期人情世故的种种相关,作者都有着非常缜密而独特的描述。我特看好作者的语言,其特点鲜明情感饱满,情节的推进常常是在天马行空的诗意飘飞中左冲右突,很有韵律美感,让我们耳目一新。

西元说过,“我是个军人。我在想,英雄主义在今天为何变得如此脆弱与不堪一击?重建英雄主义的基石在哪里?这些问题绝不仅仅在泛泛而论,而是真正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些看似最坚硬的东西其实最软弱,而那些看起来最柔软的东西却最有力量。”在作者如此艰辛的突围中,我们读到了《Z日》里某基地一个军人家庭里的情感遭际,以及这种遭际背后潜藏着的朴素欲望;在《枯叶的海》中,作者动情地把笔落在一个底层军官丰富而内敛的思绪游走中,逼真地描写出军队的形色,很有艺术张力;《死亡重奏》与我们此前所读到的战壕描写,更是多了几分惨烈到让人崩溃的细腻,细致的人性伸张产生不可小视的错位震撼;《壁下录》的描写视角新颖独到,通过一个军队高官秘书的眼界,去探寻当下纷繁的世界,让读者在震惊同时也畅快淋漓。

西元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艺术表现的反差大到足以让你猝不及防,但细细一揣摩,又会在阅读后伴生出一种涅槃般的愉悦。他在刻画英子这个女间谍时,柔情似水到爱意弥漫,像极了一次温漫的情爱;而他塑造毅然决然保家卫国的普通士兵,让他们坦然面对战场上的炮火连天和残酷撕裂的悲壮时,又多次糯软地幻化出家乡的温暖和生命的美好,在这些极致的反差中,展现出大爱无疆的人性伟岸。最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军人作家,西元当对现实中的军人情怀,给予了更为宽广厚重的展示。他用很多篇幅来勾勒基层官兵的心灵,活灵活现出他们栩栩如生的意志。《枯叶的海》里那位没有任何背景,却特想立足于大城市的王大心,《壁下录》那位谨小慎微的秘书“我”,都有着作家深思熟虑后的深刻表达。

评论家朱向前赞誉西元“靠想象力如此逼近战壕真实,挖掘出了战争蕴含的本质力量,这一点在新生代军旅作家里面显得异乎寻常。”

西元在创作中的多向度突围,表现出这位年轻的军旅作家所具有的那种山高人为峰的霸气以及开阔视野,他的绵密思考和丰沛书写,必将使得他在攀登艺术高峰时有着更多的自信,我们期待着他在未来有新的呈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