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评什么?又是凭什么?

http://img.zzedu.net.cn/images/xwzx/2010/06/05/sDB280D5574F93F1AF130E386BC1A4D42.jpg
评课评什么?又是凭什么?
罗贵雄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教研教改的主要平台。我们监测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在课堂上实现的。当前,各地各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听课评课,那么,评课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听众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评课要素、评课指标、评课依据非常重要。一句话,评课评什么?又是凭什么?
一、
教师素养的高低,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基础。可以说,教师素养好,课堂差不了。教师业务素养,主要包括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特别是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环节等等。这些,也是评课者的理论依据。另外,教师的素养还包括教师的仪态仪表、语言表达、形体动作、应急反应、书写水平、板书设计,以及使用教学设备的熟练程度等等。
二、
课堂内涵是否丰满,是决定课堂成败的核心。这就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论课堂天旋地转,任尔东西南北风,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三个罗盘,始终围绕目标、重点、难点开展教学。做到了这点,那么就能保证课堂活跃而不显吵闹,务实而不显沉闷,理性而不显冲动。当下课铃响起,让学生感到所经历的课堂,不仅是快乐和享受的,而且是有所收获有所长进的,只有这样,学生才岁月无悔,教师才问心无愧。
目标、重点、难点的呈现,首先是必须板书展示。重点知识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强化和巩固,是课堂高潮和重头戏。难点疑点内容必须通过对比、分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足功夫。
三、
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是决定课堂成败的保证,这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比如说,只有当堂训练,才能让所学知识予以内化和巩固,这正是巩固性原则所要求的。从目前来看,常用的课堂环节为:预习自学、引入新知、教学新知、归纳总结、当堂训练。当然,这不是法定万能的,也并非千篇一律。从当前全国各地的课改来看,各有侧重点。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侧重自学与训练;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侧重的是合作探究;江苏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侧重于自学与展示;辽宁立人学校的“124”模式,侧重的是自学、探究与训练;至于当前毁誉不一的杜朗口中学,侧重的是自学、合作、探究。从上述学校来看,无论哪种模式,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
四、
坚持以人为本,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呵护学生,这是以生为本的要求,更是心理科学的要求,也是“二主规律”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渴望被教师关注。赞科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尊重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尊重教师,尊重课堂,才能乐意与教师互动。
是否能关注学生,这是由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说到底是由教师的人品和人格决定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卢梭说:“尊重学生,不要急于对他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马卡连柯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五、
师生在课堂上,必须努力营造这样的场景:师生互动热烈,教师神彩飞扬,学生志得意满,全场酣畅淋漓、神清气爽,而且教师引导学生度过这个求知的过程,犹如走过一片美丽的风景区,每个人都不愿立即走到终点。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师生享受的课堂,也是课堂的最高境界。教师经历这样的课堂之后,要好好总结,好好记取,争取多多营造这种境界,这种课堂。一直生活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就会感到人生的价值,就不会产生职业厌倦。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师生感情融洽的课堂、民主气氛荡漾的课堂,知识惊喜频出的课堂,思想火花迸溅的课堂,。
六、
从教学规律的要求来说,课堂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达到学习知识与促进发展的统一,达到文化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要设置三维目标的原因。现在有少数教师认为,思想与情感教育,是政治教师或语文教师的事,或者说,他们有这个意识,但学科特点让他们无从下手。其实不然。每个科目,从它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成就、国界等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和性格品德教育。因此,一堂课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三维目标的达成,是可以实现的,也是应该监测的。
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育进步的动力。当前我们的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只有不甘于现状,不断创新,不断思考,事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也才能在每天给学生一片全新的风景,一种崭新的形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课堂的创新,必须靠学习和思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教师决不能自恋自满,要有归零心态和空杯意识,要不断汲取外部世界的经验和营养,使自已的课堂从理念、环节、模式、方法上不断创新,让自已的课堂不断绽放新意、展露新姿、呈现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