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职教育专题讲座
(2011-12-11 16:26:58)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 |
合理的儿童营养
1、营养构成:儿童营养构成基本和成长一致,包括
蛋白质——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钢筋
脂肪——供能,提供身体的生长材料——水泥
糖类(碳水化合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水等等。
2、学龄前(4-6岁)幼儿的膳食安排
(1)谷类食物为主
根据活动量的增加而适当增加食物的份量,并且要适当的加食一些粗粮、杂粮。
(2)平衡膳食
每日:牛奶1-2瓶、禽鱼肉100克、蔬菜水果150-200克、谷类豆类200-250克。常吃蛋类、肝类、海产类等。
(3)避免刺激性食物:酸麻辣等,多吃清淡食物。
3、饮食原则
(1)多样食物合理搭配
数量适宜: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饮食多样化。
(2)专门烹调,易于消化
b、不适宜过多的调味品;
c、食物要专门制作,蔬菜切碎;
d、烹调成质地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
e、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增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烹调向成长饮食过渡。
(3)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
a、易饥饿:学前儿童胃容量小,肝糖原存量少,又活泼好动,所以易饥饿;
b、以“三餐两点”为原则,以适应消化能力;
c、保证营养需要,营养素和能量适宜分配,正餐间加适量点心,又不会增加胃肠负担。
(4)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a、不偏食、不挑食、少零食,细嚼慢咽;
b、养成不暴饮暴食,口味清淡的饮食习惯,预防成年后肥胖和慢性病的发生;
c、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满足正常的生长发育。
儿童心理特点
厌食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是因为太多的父母想让孩子好好吃饭了。原因:
1、孩子天生具有一种反抗逼迫的天性(好像猫和老鼠一样);
2、孩子的口味随时会发生变化。1岁半以后会更加挑剔;
3、强迫他们吃饭常常会造成孩子厌食,进餐厅就反胃;
4、家长的焦虑、内疚往往是他们自己童年时期深藏内心的感受;
5、孩子天生具有非凡的生存本能。
解决方法:
1、愉快进食,让孩子从食物中得到乐趣;
2、餐前1.5小时不吃任何东西;
3、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喂、不强迫。听孩子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即使挑食也不要焦虑,不要强迫,找出原因,病通过合适的办法改变;
5、饮食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父母的引导,父母应以身作则;
6、确实是身体原因应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只要孩子不超重,身体健康,不必太多控制。
最后专家告诫家长们:
1、读懂孩子、宽心养儿、智慧养儿。
2、养与育:关系与教育;影响与教育;感动与教育。
3、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接纳,不要比较。
4、你的关注点——优点或缺点?忽略或强化?
5、我们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激励孩子合作的情感世界,关心自己,关心他人。
讲座的最后留出了提问环节,有些家长针对自己家孩子的情况,向专家进行咨询,专家都一一做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