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专题79——冰火征文一等奖《说说詹姆》

标签:
杂谈 |
分类: 冰与火之歌 |
上次举办的冰火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今天拿来发到这里。
虽然在另两位评委的手里,这篇文章是第二名,但在我眼中,这篇果断第一。令人欣慰的是最终结果,本文与另一篇并列获得了第一名。
原作者:@守誓的宝剑
我与冰火的故事征文作品一等奖。
(一)
我又梦见了C君。
http://s2/bmiddle/701143a6tbb936861fe91&690
梦中我是现在的我,而C君还是他十六岁时的模样。记忆中那个校园长满了蕨类植物,梦中亦是如此。我再一次目睹C君大大方方的走上聚光灯照射下的主席台,再一次听见他带着自信的微笑说:“以后国赛的江湖上,流传的将是我的传奇。”
他做到了。梦中我似乎能看见未来。我看见在我们所有人拼尽全力守住一方土地的时候,C君意气风发,如骑着世界的骏马般,一个人横扫了五大战场中的三个。“英雄少年”,我听到战友们,和对手们,对他的评价。我更愿意直接叫他“传奇”。
我也看见了这个传奇的结尾。
“不要去W校,”我穿过激动的人群,努力挤到C君身边:“不要答应他们。”
他似乎没有听见。梦中的C君如他十六岁时一般骄傲,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的主意,所有的主意都被立即实施。然而这次的决定让我恐惧,我不明原因的确定W校四年之后,C君将几乎无处可去。
“不要去W校。”我再次央求道,“他们给不了你想要的东西,会毁了你……”
然而C君仍然离开了那间屋子,留我茫然的站在那里。冬日的阳光从积雪的格子窗棂照进来,苍白如纸。下一个时刻,我醒了。
窗帘缝隙中透进金色的晨光,天已经大亮。梦里似乎可以扭转的决定,瞬间成为不可改变的历史。即便是这历史,也已经过去了许多年。C君终究是选择了W校,终究是走进了他不曾预想到的低谷。再次闭起眼睛,关于他的记忆开始不受控制的涌来,包括我自己的,伴随着那段被我默念过百遍的话。
http://s16/middle/701143a6tbb9448dbbc2f&690
“那个少年,从小想当亚瑟·戴恩,但不知怎地,生命拐了个弯,最后成为了微笑骑士。”
(二)
“《冰与火之歌》是从哪儿开始把你吸引住的?”这是一个太经常被问起的问题。不过我认为它很重要。这种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阅读喜好,阅读重点,甚至是价值观的问题,都很重要,无论它听起来多么日经。
我是从卷一布兰的梦开始,决定把这部书读下去的。到现在,这一章都是我最喜欢的单章之一。不是因为那些重要的预言——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预言——只是因为它很励志。看了看七卷书的标题,还觉得它们和这一章的基调都是相对应的。
“飞,都是从坠落开始的。”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活下去了吧?……因为凛冬将至。”
“人唯有恐惧时方能勇敢。”
“我要叫它‘夏天’。”
http://s15/bmiddle/701143a6tbb942dcce02e&690
如此励志,简直是一部出色的美国主旋律大片,剧中人说着:
“A storm is coming, watch your fate.”
“There is no fate but we make.”
马丁是个威武的编剧。
即便如此,我还是读得断断续续,每到死了重点角色的章节就要把书放下一阵子。我是个脆弱的读者,相信主角都是不死的小强。我不确定在已经足够黑暗的现实世界中,创造一个同样黑暗,甚至更加黑暗的虚构世界是不是让我喜欢。这不是真的,我告诉自己,我是个太普通的人,和身边的人一样,过着太普通的人生。书里人物的经历,一年中就可以快节奏的发生那么多重大事件,我身边的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经历。这个世界很宏大……可是这个宏大的世界离我很遥远。
直到读到詹姆pov的这段话:
“那个时候,世界多么单纯,詹姆心想,身边的人都如新铸的长剑,锋利而明亮。我的十五岁,毕竟是一场梦幻么?大家都进了坟墓……而我呢,那个曾经的少年……他,又在何时进了坟墓?……那个少年,从小想当亚瑟·戴恩,但不知怎地,生命拐了个弯,最后成为了微笑骑士。”
http://s15/middle/701143a6tbb948388959e&690
在被布兰的梦吸引,又磨磨蹭蹭的隔了将近三卷书之后,我终于在这里爱上了冰火。看到过很多人说,冰火里的许多人物,都让人相信是真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冰火世界就是在詹姆的这段话中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大概稍微有些年纪,有些经历的人,都会对这段话有不同的感悟吧。很多人,经过很多年,大概都在一定程度上,在不同的意义上,从“拂晓神剑”变成了“微笑骑士”。
成长中,周围的世界会改变。这是个常理。正因为这是常理,所以我又不太喜欢时下流行的关于“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回忆,觉得那太矫情和无病呻吟。但是这段简单的,除了第一句以外完全不包括抒情和感叹成分的陈述,在“回忆”流行的今天,有些意外的深深的触动到了我。大概就是因为它的简单和朴素。“那个少年,从小想当亚瑟·戴恩,但不知怎地,生命拐了个弯,最后成为了微笑骑士。”如此平静的一句话,总结了詹姆在腥风血雨,曲折起伏中经历的颇不平静的半辈子。如此平静的一句话,带着压抑着的沉重的叹息,总结了多少人在我们这个世界走过的一生。这句话,是马丁不单为了书中人而写的句子之一。
詹姆是个悲剧人物,这种悲剧色彩在很多地方都有精彩的体现。比如说在赫伦堡和美人共浴的那段自白,比如说那段著名的,“我失去了右手,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姐姐,失去了爱情,不久连弟弟也要失去。可他们居然告诉我,兰尼斯特家族赢得了战争。”但是詹姆的悲剧色彩,还是在这句话达到了顶峰。一般来说,对于一段重要时期,一个关键事件的总结,总是会很有分量。但是对于人生的总结,却总是沉重到有些可怖的。
类似于这样对人生的总结,书里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比如凯特琳在鹰巢城的pov里出现的(半预言性质的):“阿莱莎·艾林生前眼睁睁的见到丈夫,兄弟和儿女惨遭杀害……死后她将泪流不止……凯特琳不禁揣测,等她自己死后,她的泪水将会变成多大的瀑布。”是对单个人物悲惨命运的总结。比如珊莎pov小指头说的:“人生不比歌谣,有朝一日,你可能会大失所望。”既和单个人物的性格命运有关,又具有普适意义。包括比这更具有普适意义的:“凡人皆有一死”,几乎是体现了一个方面的世界观……不过这些地方,大多由于出现的时机并不是情节上的高潮,或者由于和个人命运暂时没有那么紧密的连接,所以更多的需要反复揣摩,不如詹姆这句来得如此直接和震撼。
唯一在直接性和震撼性上是一个数量级的,大概就是提利昂卷三对父亲说的那句:“错,大人,我的一生就是一场对侏儒的审判。”一句话写尽了小恶魔的无奈和心酸。唯一遗憾的是,处在对话环境中,它没有詹姆的这段总结显得节奏均匀而优美。
http://s8/bmiddle/701143a6tbb94646f3d07&690
詹姆这个人物,用来设计写人生真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应该说,书里两个大的主题,人生和人性,詹姆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点之一。马丁自己都说,写这个人物很具有挑战性。而他挑战成功了。十五岁的梦幻这段话的出现就是例子之一。在起承转合的故事中,在大部分重要情节发生之后,接近合却又不完全是合的部分,把重要的总结供了出来。想象一下,这段话还有几个可以出现的地点。1. 赫伦堡揭露弑君真相(情节的重要发展阶段),回忆“生命的拐弯”;2. 熊坑救美人一章(情节高潮)的前半部分,想象着招待过他的酒店老板可能对他的鄙视,基本上已经有了这句抽象总结具体化的雏形;3. 和“失去了……”排比一起,出现在本卷詹姆pov最后一章,“合”的部分。但是前两处,附近都有激烈快速的情节发展,不适于需要放慢阅读节奏的总结语句;而放在最后,又会影响了“由他自己走”这处关键的“扬”的收尾;于是它只有出现在它现在所在的地方,才是最合适的……马丁总是很会掌握某些话出现的时机。
唉,我真无聊,一段话比较来比较去,还说了这么久。
(三)
撑起十五岁梦幻这段总结的,是詹姆pov里大量的回忆。从某些方面来说,詹姆的回忆也在映证小指头送给珊莎的那句话:“人生不比歌谣,有朝一日,你可能会大失所望。”很有趣,冰火里,做着理想主义美梦的不仅仅是珊莎,还有少年时代的詹姆。只不过在书中的故事发生的时候,珊莎的“人生不比歌谣”还在现在进行时,而詹姆的已经成了过去完成时。看,就算是在说明“人生不比歌谣”这个道理的时候,马丁的例证都是多层次的。
这就造成了在“回忆”这个主题上,不同层次的人在方向上都是不一样的。狼家几个孩子的pov,包括早期的丹妮在内,在经历痛苦的现在的时候,回忆中满满的都是温情。艾莉亚在红堡吃饭,想起临冬城饭厅围坐在一起的一大家子;珊莎在下雪的鹰巢城想起小时候和艾莉亚玩雪;琼恩想拥抱艾莉亚,弄乱她的头发,叫她“我的小妹”;丹妮那个大红门的“家”……这些经典的暖色调回忆达到了它们出现的目的——衬托出这些孩子从天堂坠落人间的哀伤,加强读者对他们的同情。
和他们不同的是,成年的詹姆和提利昂,生命中重大的挫折已经发生,他们的回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重大挫折发生之时和之后写。詹姆和伊里斯,提利昂和泰莎,这些回忆基本上都是暗色调。
他们也不是没有暖色调的回忆,在卷四詹姆pov中,看到奔流城下雪,想起小时候和瑟曦,提利昂在雪地里玩耍的场景。但是这回忆稍纵即逝,结束得比雪花融化的速度还要快。而提利昂,仅有的一些温暖的记忆大多是詹姆给他的,小时候拿玩具给他,命名日送他好马……大多是一两句话。这些回忆,温暖程度完全不下于狼家孩子的回忆,但是兄弟俩身上负面重大事件的发生,明显对于更早的正面的记忆有覆盖作用。就像卷五提利昂回忆起詹姆,多是从卷三末而来的愤怒;而詹姆想起提利昂,温暖也会被苦涩取代……于是,在大量暗色调回忆中,几抹匆匆出现的暖色调,让詹姆和提利昂身边的黑暗更加显得浓重了。正像一个人从顶峰跌落,开始还是能看见峰顶,于是“跌落”的感觉会非常强烈。但是当跌入谷底,在谷底走了很久之后,就不再会有强烈的“坠落感”,身边只有无尽的黑暗。
走在谷底的时候,回想“坠落”的过程,是很可怕的。面对身边的黑暗,是更加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当你还记得阳光的味道的时候。从故事的一开始,提利昂就已经在谷底。生理上的缺陷,使他从小就认识到面对现实的重要性。“这脑袋就是我的武器。”他对琼恩说。“大部分的人宁可否认事实,也不愿意面对真相。”而詹姆在卷三前,经历了心理的“坠落”过程;卷三,又经历了生理的“坠落”过程,这对一个曾经十全十美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所以才会有,“即使是现在,过去这么多年,回忆依旧让他感到苦涩。”才会有多次的梦中双手完好的感觉。
詹姆从来不是圣人,坠落来临的时候,他也有消极和回避的态度,这种真实恰恰是他的可爱之处。更可爱的地方在于最终他都学会面对这些现实。曾经尊敬的黑鱼一次次鄙视的叫他“弑君者”,他忍了下来;黑夜中,他浑身青紫的和伊林派恩练习左手剑。这都是詹姆最感动我的地方。人生最难做到的,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勇敢的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做个硬汉子。对比奈德在君临的黑牢里痛哭失声,詹姆的表现坚强的让人由衷的敬佩!
说着“回忆”,不由自主的想起另一部以它为主题的奇幻作品——《提嘉娜》。书中,对提嘉娜的回忆对于每个提嘉娜人来说,几乎都是“a blade in the soul”,说这句话的亚列桑如此,不说这句话的黛娜拉也是如此。其实提利昂对泰莎的执着的回忆,也接近这个水平了……而当这种回忆过了头的时候,就变得不是那么美好:比如布兰汀对提嘉娜的仇恨,比如亚列桑强迫捆绑了巫师埃尔雷恩……对于冰火来说,“回忆”并不是马丁写作的目的。不过马丁却写出了对回忆掌握的最有度的人,那就是詹姆。
也许回忆也是詹姆心中的一把利刃,但是他从没拿它伤害过别人。
(四)
我一直认为詹姆是冰火里最温和和善良的人物。他的温和和善良的表现手法,并不是类似于好丈夫好爸爸奈德那样的直接描写:“他的微笑好温柔。”(卷一凯特琳pov)而是通过一些巧妙的对比……
比如说来自他自己的对比。
“谢天谢地,我还留着木桨。等她游过来,当头一敲就永远摆脱掣肘。”
“他发现自己却把桨向水面伸了出去。”(卷三詹姆pov第一章)
看到这里我笑了。这是詹姆第一次让我觉得异常可爱的地方。马丁很会把这些地方写得幽默,詹姆的行动,还有他的说话,往往会配上没有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而且它们并不一致,甚至是相反。但是多次的事实又证明,詹姆和提利昂都是那种,前一秒心理还在骂着人家该死,并且设想各种可以简单快捷的把人家弄死的方法,下一秒就不顾自己的安危舍身去把那个傻瓜救了。这种可爱,是无论做不做事,口中都念叨着荣誉的奈德不能比的。
再比如别人的评价和他自己的行为的对比。
“‘弑君者暴躁易怒。’布林登叔叔对罗柏这么说。”(卷一凯特琳pov)
可是翻遍詹姆自己的pov,却很难找到一处他“暴躁易怒”的地方。相反的,他多次压制住自己的脾气。
“‘又来了。’詹姆懒散地拧着铁镣。‘你究竟哪里不对劲?假如我没健忘的话,我可不曾伤害过你呢。’”(卷三詹姆pov)布蕾妮反复的叫詹姆“弑君者”,要么就是根本不理他,要么就是冷言冷语的批判他,到了詹姆pov的第二章,他已经累了,不想再去和布蕾妮争。这段话把詹姆的恼火,疲惫,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就这样他都没有发火。
回到君临之后,詹姆卷三的最后一个pov,和瑟曦在白剑塔内吵架。最后瑟曦得意洋洋的说提利昂就要被斩首了。
“最好快走,瑟曦,你让我生气了。”
姐姐把他惹成这样,也就是“你让我生气了”这样一句话。
詹姆在心里抱怨的时候,确实有过“要是布蕾妮那傻妞儿不是那么固执,我们就不会被逮住,我也不会失去右手”的想法,事实上……似乎也确是如此,要是没有那场争斗……不过发生的事情就是发生了,詹姆不是那种爱说“都怪雷加找小三”,或者“都怪布蕾妮要和我pk”的人,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对布蕾妮有一丝责备的意思。
卷四,詹姆送泰温的灵柩出城,被凯冯叔叔极尽讽刺挖苦。刚守灵结束,累得头痛欲裂的詹姆,被叔叔这样说,也只是一句心理活动:“怎么了?叔叔,我得罪你了么?”
最后,在卷四末尾,面对送给詹姆这句“暴躁易怒”的评价的黑鱼布林登,詹姆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侮辱。一句一个的“弑君者”,“正如你对伊里斯发的誓?”“我说你是个残废。”这些全是詹姆心中最深的伤疤,布林登毫不犹豫的一次次戳了上去。我对布林登在前三卷积累起来的全部好感,也在这里丧失殆尽。对于这些,詹姆虽然心理难受,但是依然努力控制着脾气,保留着礼貌。这次对话,对比着先前黑鱼对詹姆“暴躁易怒”的评价,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不过如果是黑鱼,不了解詹姆也就罢了。可惜提利昂对詹姆的评价,看起来也不那么准确。
“我老哥的确傲慢得很。“提利昂·兰尼斯特答道,“我老爸则根本是贪婪的化身。至于我那好姐姐嘛,迷恋权位就和呼吸一般重要。”
詹姆是有些小骄傲的。这是当然,他有什么不能骄傲的呢?出身,相貌,武艺……但是詹姆还有另外的一面。
断手后的第一个pov。“夜,怎可如此的美?他扪心自问,星星竟舍得为我洒下光辉?”
熊坑救人一章,前半部分。“詹姆望着烟囱里的野草,不禁怀疑在这战乱岁月,店家还有没有孙子。他会告诉他们,弑君者就是在他这儿喝啤酒,吃奶酪和苹果的吗?这会不会成为他一生的羞耻?”
短短的几句话,透出的竟是让人揪心的谦卑。就更不用说他对于伊里斯铁卫时期的兄弟们的崇敬了。
这些对比的运用,一方面是强化了詹姆身上和别人的评价相反的品质,告诉你,“不能从表面上看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体现了“人和人之间永远不能相互理解”的主题。詹姆和小恶魔是这个主题的两个主要表现者,詹姆尤甚。除了布蕾妮,恐怕詹姆在其他世人眼中都会永远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形象了。这又回到了十五岁梦幻的最后一句话。詹姆自己也明白,他恐怕永远也做不成世人眼中的“拂晓神剑”,带着“微笑骑士”的名声直到最后,也许就是他的命运。说起来残酷,但是这个命运,正是詹姆在小说中存在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正因为如此,好像是补偿般的,马丁把书里达到浪漫主义之美的极致的一笔,慷慨的给了詹姆。仍然用了经典的詹姆式的对比。
“无数讥笑浮现在脑海,一个比一个残忍,但最终詹姆只耸耸肩。‘因为我梦见了你。’”
(五)
说到对比,詹姆被讨论得最多的大概还是断手前后的对比。有一些说法是,詹姆以前只会用剑不会用脑,断手之后,学会用脑子了/詹姆以前是个混蛋,断手之后,变高尚了。诚然,断手之后,是有很多詹姆学着用脑的段落,也有很多詹姆英明神武的做好事的段落。不过,在这些方面,我倒是觉得詹姆断手前后都还是那个他,从来都未改变。断手前,他就能看出店家把他们引入密林的企图,说明他有思考的能力。而在卷三的前两个pov里,多次从布蕾妮的话语中敏锐的觉察到她内心的弱点,更是体现了詹姆无敌的细心和善良。
不过断手确实是个转折。是他从“微笑骑士”重新走向“拂晓神剑”的转折,是和刺杀伊里斯相对应的,人生的第二个转折。詹姆本人没有变,转变的,是一个选择,一个类似于“失去了之后才想把握住”的选择。其中,无论是他自己的思考,还是布蕾妮的促进,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个已经讨论太多了,说点与这个情节有关的别的吧。
在我看来,詹姆断手这一幕,用一种很奇妙的方式把他和布兰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这是诸神对詹姆推布兰下楼一举相应的惩罚(其实我也并不这么想)……那诸神(应该说是马丁)也设计得太完美了:詹姆和布兰,成为书里仅有的两个失去了实现人生梦想的生理条件的人。
J.K.罗琳那句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人的人之间的不同并不在于能力,而在于选择。”不过在冰火里,人物命运变得不可预测,大多在历史的洪流中变得渺小,选择也愈发艰难。从奈德在卷一劳勃死后,是乔佛里还是史坦尼斯的选择,到琼恩是否坚守守夜人誓言的选择,到卷四艾莉亚是否藏起缝衣针,接受无面者训练的选择,到卷五丹妮面对船队去留问题的选择……是史塔克?还是葛雷乔伊?这些人都有他们的目标和梦想,都想去实现。但是有些时刻,选择确实太过艰难,以至于根本就没有什么选择。
但是,实现梦想的生理条件的失去,所谓的“能力”的失去,毕竟和根据外部条件的选择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布兰从小就想当骑士,成为御林铁卫,但是摔断双腿,让这个梦想彻底破灭。从卷一到卷五,布兰一直在问:“你能治好我的双腿吗?”
回答一直是:“不能。但是我能教你飞翔。”
于是布兰终于学会了飞翔。所以那句话也有了意义:“飞,都是从坠落开始的。”
詹姆呢?
我想起卷四亚莲恩pov的一段话。
“‘我的家族历史可以追溯一万年,直至黎明之纪元,’他(暗黑之星)抱怨,‘为什么我那个亲戚是唯一被人们记得的戴恩?’
‘他是个伟大的骑士。’亚历斯·奥克赫特插话。
‘他有一把伟大的剑。’‘暗黑之星’说。
‘还有一颗伟大的心。’“
詹姆曾经有一把伟大的黄金宝剑。连鄙视他弑君行为的巴利斯坦,都说他是最出色的剑士之一。但是他现在失去它了。虽然苦练左手剑,但是恐怕连普通的侍从都难敌。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詹姆的心灵才脱离了剑术的掩盖走了出来。
帕格尼尼有一把伟大的琴。有一次演出的时候,嫉妒他的对手偷走了他的琴,在舞台上放置了一把破琴,期待着帕格尼尼出丑。帕格尼尼走上舞台,拿起琴,只是微微的笑了笑,照常开始演奏。优美的旋律从那把廉价的琴上飘出……真正美妙的音乐,不在于琴,而是从人的心里流淌出来的。
詹姆熊坑救美人和西里欧保护艾莉亚是书里最让我感动的两次行动。两次,救人者对被救人都无所求,而救人者也都陷入了致命危险。当詹姆毫不犹豫的跳入熊坑的时候,被世人认为已经消失殆尽的骑士精神在他身上复活了。若在以前,詹姆右手握着他的黄金宝剑跳进坑,至多也就是能力范围之内的小case。但在只剩下扔骨头都扔不准的左手时,跳进坑的一霎那就显得相当震撼了。我不乐意把这叫做“救赎”,因为詹姆的骑士精神一直保留在他身上,虽然有时候他自己都忘了;我更愿意把它看做在除去黄金提琴的遮挡后,詹姆仍然选择了继续表演,因此而释放出来的,被人们看见的心灵之光。
没有了伟大的剑,我们却看见了詹姆那颗和拂晓神剑一样闪闪发光的心。这也许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坠落之后开始的飞翔。布兰是孩子,需要人在旁边鼓励着他,催促着他飞翔;詹姆是成年人,有布蕾妮的鞭策,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选择了飞翔。布兰与詹姆,作为剑与魔法的两端,却有这样相呼应的设计,真是具有独特的美感。
不过布兰和詹姆的pov真是越写越像了(注1)。布兰pov是把小说的空间时间往深处推进的主要功臣,远至黎明之纪元,森林之子,先民,近到错误的春天,都是由布兰的章节讲述的。作为未来连接一切的大法师,这么设计还是有章可循的。另外一个用来写历史的合适pov,当然是爱好读书的小恶魔。不过在卷五里,詹姆pov忽然出现了历史片段。
“总有那么一个时间点,从它再往前,所有的日子都变得模糊而混乱,而历史的真相也就成了笼罩着一层薄雾的传奇。”——简直是在向魔戒致敬。
“所以说,当凯岩城还在凯斯德利手里的时候,你们就已经开始为了一方从另一方手里抢走王位的事情打仗了?那就是一切的根源?为了一个消失了几千年的王国的王座?”他笑着,“那么长的岁月,那么多场战争,那么多位国王……应该有人站出来促成和平。”
“有人这样做了,大人。很多人。我们和布雷肯家达成了几百次和平协议,很多都由联姻完成。每一个布莱克伍德身上都流淌着布雷肯的血液,而每一个布雷肯身上 也都流着布莱克伍德的血液。先王的和平条约通常会持续半个世纪,然后新的争执便会发生,于是旧伤撕裂开来,再次血流不止。我父亲说,这就是一直以来都在发生的。只要还有人记得祖先的屈辱,就没有持久的和平。就这样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我们憎恨着布雷肯,布雷肯憎恨着我们。我父亲说这永远也不会结束。”
(以上为自家山寨翻译,请自行批判……注2)
这一小段关于布雷肯和布莱克伍德家族恩怨的讨论,在詹姆pov把现实向历史的深处推进,也完成了马丁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的吐槽。写历史以前都是布兰pov的任务。不过当这个任务交到詹姆手里的时候,梦幻般的色彩一点也不比布兰差。这样的议论,在詹姆pov还是第一次,是个突破,马丁的用意么……我也搞不清,但是值得研究……
说回詹姆和布兰pov共有的,从“坠落“到”飞翔“的过程。想想看,这几乎要成为小说人物的主旋律之一……珊莎,丹妮,席恩,身上几乎都有这句话的影子。而这些人物,从失去一切,坠落到人生的低谷开始,也都和詹姆一样,重新开始由自己书写自己的人生。
(六)
……
快要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爬上校内,看到C君在线。我有些想呼叫他,对他说:“嘿,昨晚我梦见你了。对了,我还把你写到征文里去了。”可是又有些犹豫。剩下的,我该怎么说呢?“我由你写起了詹姆·兰尼斯特?”那他一定会问:“我哪儿像詹姆·兰尼斯特?”
我在想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世上只有一个我”和“我想成为传奇”的自信,骄傲和霸气?因为那种懒散直率的气质?因为毒舌?因为傲娇?因为那种特殊的谦卑?因为那被所有人都看见了的天赋,和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善良?因为,你也是一个渴望成为“亚瑟·戴恩”,最后生命拐了个弯,成为了“微笑骑士”的少年?都有那么点像,但是又都不是。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中,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特殊的,世上确实是只有一个詹姆·兰尼斯特。
可是为什么我仍然如此固执的把C君和詹姆放在一起去想呢?我忽然明白,不是因为经历,不是因为性格,也不是因为我大清早的脑袋糊涂了……我差点忘了我最爱詹姆的那一点了:在那个残酷而现实的世界中,只有他在遭受了各种打击,甚至失去了实现梦想的生理条件时,都仍然记着梦想,并且那样努力的去实现;在那片冷风吹起,黑暗渐长的大陆上,只有他几乎是无所畏惧的点亮了黑暗中微弱的光明。詹姆是勇士,C君亦然。
当年队里将近二十个人,开始大家都在一条路上,慢慢的就都离开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条路真是不好走。最终,只剩下C君和我两人。我没经历过C君那样的坠落,而关于那段日子,我也只知道表面上的事实,并不知道他内心的感受。但是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境遇中,C君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守住这让他付出代价的梦想。“我们最终都被我们所爱的东西害了。”大熊这么和丹妮说。知道如此,你是否还敢去爱?必须敢,这是C君用行动给出的回答,也是我的回答。
“GRRM太黑暗了。你喜欢黑暗的东西?”我的美国同事问我。
“不,我当然喜欢光明的东西。但是只有黑暗中,光明才愈发显得珍贵,让你更爱它。哪怕这光明微不足道。哪怕这光明明天就有可能熄灭。”
就像詹姆,就像布蕾妮。就像C君。
我忽然想,其实这些人之间距离也没那么远。詹姆,布蕾妮,还有许多角色,共同书写着书中的“冰与火之歌”。而C君,我,我们所有人,也在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一曲属于我们自己的“冰与火之歌”。这现实版的“冰与火之歌”中没有龙,没有冰雪长城,没有异鬼,战争和杀戮,却也有危险,斗争,背叛,坠落……这些怎么可以避免呢?但是那里面仍然有勇气,坚强,梦想,高尚和爱。它们没那么多,我知道。它们有时候也很微弱,我也知道。但是它们仍然值得人为之而活着。我喜欢詹姆·兰尼斯特,说到底,还是最喜欢他带给现实生活中的我的意义。说实在的,有时候我真不知道纳博科夫在胡扯淡个神马。
不过最终我还是没和C君说这件事。那些金戈铁马,或者失落低沉的日子,都已经是过去。C君也许觉得,那个十五岁的想成为传奇的他,也已经进了坟墓。其实没有。冰火的故事写到第五卷,十五岁梦幻一段的重点,终于从“最终成为了微笑骑士”,重新移向了 “那个少年,从小想当亚瑟·戴恩”。而早在C君在困难日子里坚持把梦想握在手中时,他就从那个自废武功的大学生,又做回了国赛上的英雄少年。
http://s6/bmiddle/701143a6tbb942dd4bb45&690
我不知道詹姆能不能在冰火的故事里生存到最后。正如我不知道C君在十年后,二十年后,是否能重回巅峰。凛冬的寒风也许会吹灭这微弱的火光,但是它为我保留的,仍然是一个春天的希望。
注:
1. 布兰和詹姆pov在卷五氛围相近是我在 http://tieba.baidu.com/p/1177453832 这个贴说过的一点内容……不过这里说得有点不一样,总之还是贴出来吧。
2. 自家山寨詹姆卷五翻译也是我和(贴吧ID)托曼·兰尼斯特翻的,这段正好是我翻译的部分……虽然烂,但是不是抄袭啊>.<
评语:
鼓掌!用力鼓掌!
另一篇文也是写的詹姆,我觉得那篇文章的作者确实是用了心写的。但这篇文章则不仅仅是用心,而是用情、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含着泪写的。
我不知道作者与c君的关系,但是,作者用c君当年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的选择来对比少年詹姆,则能体会到作者对那次选择真实的感受。
文中数次罗列出了全书中的各种章节,说句实话,我最尊重的就是这样的考据帝。作者对詹姆的解剖已经达到了全方位立体的地步,从詹姆的转变到他的性格、命运、年少成长历程以及他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
冰火的宏大,让人对写书评几乎无从下手。每一个人物都能写出洋洋万言的分析文字,而对于詹姆的挖掘,这篇是我看见过最精彩的,果断满分!
——baozhenyuawa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