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掌灯人-儿童阅读聚合平台
掌灯人-儿童阅读聚合
平台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86
  • 关注人气:4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2种高智商特征,留意孩子身上随时闪现的创造性火花

(2014-04-07 23:26:26)
标签:

宝宝

故事会

教育

育儿

杂谈

网络选编 

http://s16/mw690/0023f083gy6HVyNXQXtef&690

有对爸妈一直在抱怨他家儿子太顽皮,破坏力太强(比如拆东西摸拖线板屡教不改),太啰嗦,一个晚上可以把一个故事讲10遍,他的爸妈都受不了。

 

最终测了那个孩子智商,超高。。。

 

啰嗦是因为语言能力极度发达,破坏力是因为孩子在不断探索规则的边界。

 

直到最后他爸爸才说,原来是这样,我们错怪他了。(因为他爸有时忍不住就打他了。。。)

 

所以,看看下面的文字,想想你家的宝宝是不是高智商宝宝吧!想完了先别得意,而是想想有时候一些行为不是孩子淘气任性,而是他们在探索和尝试,别错怪宝宝哦!

 

 

“最具有创造性的人群是谁?不是科学家,甚至不是艺术家,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孩子。处于知识接受期的孩子,由于思维是高度开放的,往往会有许多匪夷所思的想法和创意。但这些创意往往是昙花一现,不为成人所重视。殊不知,正是这些创意,代表了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观察、发现孩子的创意,让这种思维不断得到发挥,那么在孩子的创造思维培养上,我们会收获很大。”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

 

    1、在倾听、观察或做事时,精神高度集中,以至听不见别人的说话或忘了吃饭等。

    如“哦,我没听见你叫我吃饭。”

 

    2、异常的活跃、难以安静。

    例如他会说:“我正在思考问题,我不能坐下。”

 

    3、说话时喜欢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别致。

    如“我觉得自己像一条即将变成蝴蝶的毛毛虫。”

 

    4、有向权威思想挑战的倾向。

    如“为什么书上说的都对呢?”

 

    5、有追根究底的倾向。

    如“妈妈,我查看了所有的参考书,也看了电视的特别节目,而且问过老师,可我还是不知道上帝在哪里!”

 

    6、观察事物很仔细。

    如“嗨,这只蜈蚣只有41条腿。”

 

    7、渴望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别人。

 

    8、即使在闲暇的时间也不放弃创造性活动。

    如他会说“休息时,我做了样东西。”

 

    9、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形象的联系起来。

    如“嘿,妈妈,你的新帽子简直像个飞碟。”

 

    10、坚持把自己的某种想法付诸实施。

 

    11、对各种事情表现出好奇,并渴望了解它们。

    如“我就是想知道从这个院子的房顶上看出去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顶。”

 

    12、自发地运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

    如“我以为面粉加颜料就能做成橡皮泥,结果都发霉了。”

 

    13、有做各种试验的习惯。

    如“我往洗鸟池里放过清洁剂,可是没有一只鸟来洗。今天我想试试泡沫洗衣粉。

 

    14、忠实于真理并强烈地探求真理。

    如“我觉得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么妖精。”

 

    15、有独立的行为。

    如“让我一个人想一会儿可以吗?”

 

    16、敢于提出新观点。

    如:“我觉得应该允许儿童投票表决。”

 

    17、不易分散注意力。

    如“我还不能出去,我必须等我的试验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

 

    18、善于获得物体间的新组合。

    如“就用线和铅笔做圆规吧。”

 

    19、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雪融化后,白色到哪儿去了呢?”

 

    20、有寻求变通办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倾向。

    如“这只旧皮鞋可以做个花盆。”

 

    21、能自觉地独创性地学习。

    如“昨天我去图书馆把所有关于蚊子的书都查过了。”

 

    22、乐于思考或提出一些调皮的问题。

    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宠物,会怎样呢?”

 

    父母不能指望以上22个特征会在同一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但只要注意观察,就能不失时机地发现孩子身上随时闪现的创造性火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