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夕照寺

北京市广渠门大街往南就是夕照寺街,这条街得名于坐落在夕照寺中街的夕照寺。夕照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雄宝殿、大悲殿、方丈院、后院砖塔等组成,其山门殿上有石额,上题“古迹夕照寺”。在明正统年间,兵部尚书于谦曾经到过此寺,寺僧普朗请于谦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作《中塔图》题诗,题诗墨迹后来收在乾隆年间所刻的《三希堂石渠宝帖》38卷中。
夕照寺原为南城大寺。该寺的始建年代虽然不详,但据各种史料看,夕照寺可能始建于元末或明朝的前期正统、景泰年间,爱国民族英雄兵部尚书于谦曾多次去该寺。当时夕照寺已成规模。
寺为西山浙僧分院。寺名“夕照”取自燕京八景里的金台夕照。据赵吉士育婴堂碑记云:夕照寺清代顺治初已毁,仅存屋一楹,雍正年间文觉禅师元信退居于此,将殿宇整修一新。
夕照寺在乾隆年间曾进行修缮,清嘉庆三年蓄款重修,庙占地约20余亩,殿房共108间。
这幅古松图还有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