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龚鹏程先生会见罗振玉嫡孙罗怀祖一行

(2012-08-14 10:47:07)
标签:

北京大学

传统文化

龚鹏程

国学院

国学

分类: 龚鹏程国学院

龚鹏程先生会见罗振玉嫡孙罗怀祖 

    2012年8月11日下午四时三十分,罗振玉之嫡孙罗怀祖先生等一行三人,专程来到龚鹏程国学院拜访院长、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先生。大家着重就罗振玉先生的生平及学术思想以及书法艺术进行了深入交流,罗怀祖先生还向龚教授赠送了由他主编的《上虞罗雪堂遗墨》,随行的还有来自大连的罗振玉先生之曾孙女及曾孙。

 

http://s8/bmiddle/70106b23tc7310b198c57&690


    2009年,大连召开第一届罗振玉书学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龚先生学思素著,对近代学者多有深入研究,且精于书法,真草隶篆皆善,尝出版《书艺丛谈》。罗怀祖先生此行,即是经《第一届罗振玉书学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辑者萧文立先生介绍,特地来拜访龚先生。

 

http://s8/middle/70106b23tc73173144657&690

图为:罗怀祖先生(罗振玉先生第九孙)

    经介绍,罗怀祖先生系雪堂公(罗振玉先生)第九孙,君羽公(罗福葆)所生,素以教数学为业,为中学高级教师,成绩卓著。目前正致力于对先祖文献遗存的整理与研究。

http://s12/middle/70106b23tc731382b6b5b&690

图为:罗怀祖先生所赠《上虞罗雪堂遗墨


http://s6/middle/70106b23tc7316730d9a5&690

图为:会见后合影


 

附录:罗振玉生平及著作简介

 

罗振玉简介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字坚白、叔蕴、叔言,号雪堂、贞松老人。原籍浙江绍兴上虞,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中国近代金石学家、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又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他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

 

    他曾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农学社, 1897年创办《农学报》,次年创办东文学社。1901年在上海创办《教育世界》杂志。1904年创办江苏师范学堂,后任学部二等咨议官,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督监,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法国大学院公举为东方通信员。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甲骨文的收集研究、铜器铭文的编纂印行、简牍碑刻等古文字资料的搜罗与刊布等方面。在甲骨文研究者中,罗振玉占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即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他的四个儿子罗福成、罗福苌、罗福葆和罗福颐都是成就卓著的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

 

生平介绍:

 

    罗振玉出生于江苏淮安山阴城内一个小官吏家庭(祖籍为浙江省上虞县)。

他5岁入私塾,跟随乾嘉朴学的传人李岷山读书,15岁学作诗词,16岁中秀才。自幼对经史、训诂潜心学习,留意金石名物,尤倾心于经史考据之学,研究经史文字。20岁起专力研读古碑帖,写成《读碑小传》,由此开始著书立说。

1890年,罗振玉在乡间教私塾。甲午战争之后,他深受震动,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增强国力,于是潜心研究农业,与蒋伯斧于1896年在上海创立“学农社”,并设“农报馆”,创《农学报》,专译日本农书。自此与日本人交往渐多。

1898年又在上海创立“东文学社”,教授日文,与梁启超齐名的大学问家王国维便是东文学社诸生中的佼佼者。

罗振玉1900年秋,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后任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上海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并赴日本考察教育。

1903年被两广总督岑春煊聘为教育顾问。翌年,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

1906年调北京,在清政府任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罗振玉携眷逃亡日本京都。期间著述《殷墟书契》前编、后编及《菁华》等,并由王国维协助,撰成《殷墟书契考释》及《流沙坠简考释》。

1919年春回国,在天津举办京旗赈灾事务。

1924年应清废帝所召,入值南书房。同年11月,清室小朝廷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他与陈宝琛将溥仪偷送到日本使馆。

1925年2月23日深夜,在日本公使馆庇护下,陪同溥仪秘密迁至天津日本租界地张园,后因功被委为顾问。1928年末,迁居旅顺。1931年在旅顺火车站西山坡(今洞庭街1号)建砖木结构的三层俄式藏书楼一座,面积300平方米,称大云书库。内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30余万册。

1932年3月,参加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典礼,并代溥仪向外宾致答词。伪政权任命他为参议府参议,后改为临时赈务督办。翌年6月,任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被邀为大典筹备委员会委员,受到“叙勋一位”的封赏。1936年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

翌年3月,罗振玉返回旅顺寓所,继续整理刊行所藏古文物史料。他曾搜集和整理过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者有《殷墟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等。罗振玉以他的博学,先后培养了容庚、商承祚、柯昌济、关百益、孙宝田及他的儿子罗福葆、罗福颐等人,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学有建树的专家。另外他对校勘学、目录学、姓氏学、宗教学、也多有建树并著述留传后世。其一生著作130多种,刊印书籍500种以上。

1940年6月19日,罗振玉病逝,终年74岁。

 

罗振玉著作

罗振玉学术全集
《南宗衣钵跋尾》
《南宗衣钵跋尾卷二》  
《甲云窗漫稿》 
《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序》
《雪堂金石文字跋尾》 
《雪堂书画跋尾》    
《松翁近稿》
《面城精舍杂文甲乙合编》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上》 
《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下》
《丙寅稿》 
《辽居稿》 
《辽居乙稿》  
《松翁未焚稿》
《车尘稿》
《丁戊稿》 
《后丁戍稿》  
《贞松老人外集》   
《贞松老人外集(卷三)》
《辽海吟》  
《辽海续吟》  
《集殷虚文字楹贴》  
《集殷虚文字楹贴汇编》   
《扶桑两月记》
《五十日梦痕录》  
《集蓼编 》
《存拙斋》
《上虞罗氏枝分谱》 
《殷商贞卜文字考》
《读碑小笺1》  
《读碑小笺2》
 《眼学偶得》
《石交录四卷》  
《俗说一卷》  
《俑庐日札》
《石交录(卷三、四)》

 

书法编著
《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
《高昌壁画华》
《殷墟书契》
《殷墟书契菁华》
《三代吉金文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