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
(2011-01-05 16:30: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教学 |
1、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分别概括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关系。(字数不超过45字)(3分)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才。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和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造性思维是解决如何形成创新的愿望、理论及设计的问题;创新能力是解决如何把创新的愿望、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可见,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所谓的创新能力也不过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干,甚至是徒劳而无功的蛮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所要求的三方面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
评分标准:要点“基础”,1分;要点“最核心的要素”,意思相近即可,如“最重要的要素”等皆可,2分。字数若超出了,扣1分。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语段整体结构与内容,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按题干的要求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提炼、概括、压缩及表述。
考查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先给文段句子编序号,大致把握各个概念的含义,从而发现“创造性思维”在几个概念关系中,起到衔接或促进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文中的第一句话,概括出“创造性思维与创新人才的关系”的答案: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所要求的三方面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系”,可根据关键性句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得出答案: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2、
下面是某班同学为这次公益活动拟写的口号,请就其中的一条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表达效果。(4分)
①绿色世博,“椅”我为荣!
②环保长椅纸盒装,绿色世博大家创!
③环保长椅告诉你废弃纸包可以倚!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通过“椅”与“以”谐音相关,巧妙突出了环保长椅对于创建绿色世博的作用。
②通过对偶的修辞手法,“装”和“创”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感受到绿色世博的创建可以从小事做起,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③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绿色世博理念,又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评分标准: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特点各2分
命题意图: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修辞的理解和把握。首先,考题出示的三句口号都有修辞手法,考查考生准确的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其次,将修辞手法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评议,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作用的理解;最后,修辞类的题目,高考中很多都以仿写的形式出现,注重对修辞的运用,这次从创新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有修辞的赏析。
3、2010诺贝尔文学奖终于颁给了一位众望所归者,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0月7日晚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第107位获奖者。假设他把获奖后的全球巡回讲学的首站选在中国,讲学完毕他想游览中国的四座城市:北京、上海、西安、杭州。请你为他安排一下路线,并说明理由。(字数不少于150字)(5分)
尊敬的略萨先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祝您在中国过得开心!
参考答案:
(一)首先是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名胜古迹令人应接不暇,著名的有长城、故宫等。下一站要去的是西安,西安同样是一座文化古城,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且西安人杰地灵。随后我们推荐您去上海,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联系着各地的贸易,在上海,你不仅可以领略到外滩的柔美和东方明珠塔的壮观,还可以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浏览了这三个城市之后,杭州便成了我们这次旅行的终点站,走了半个中国不免有些疲倦,杭州正是个惬意舒心的地方,清风吹拂过西湖水,泛起层层涟漪,断桥残雪,相信会令你流连忘返。
(二)我想你对我国的文化一定已经有所了解,对于中国的悠久历史,我建议你从西安开始,西安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整个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接下来你可以浏览一下杭州,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会来杭州,为此地的风景所感叹,留下影响千万人的诗篇。离西湖较近的上海可谓中国目前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夜景一定会吸引你的眼球。最后一站北京为中国的首都,它不像上海那样华丽,却会给你一种亲切感、一份中国人的热情。
评分标准:四座城市的游览顺序有一定的逻辑性,2分,能抓住各大城市的特点,语言准确鲜明生动,2分,语言有文采且字数符合要求,1分。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的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连贯、准确、鲜明、生动等考点。首先,考查的是学生语言运用的连贯性,考题已经部分出示此次发言的开头和结尾,考生的答题部分必须做到上下文的连贯。其次对四个城市的游览流程的安排的表述,可以考查考生观点的鲜明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对四座城市特点的了解以及对前后游览次序内在逻辑性的把握。最后在语言表达方面注重一定的文采,使表达更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