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小时候知道钱学森这个名字,那是一个光辉伟大的形象。那个时代的影视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建国初的那些归国科学家们大约都会有这样一些事迹,放弃外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归国、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如何倾慕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归国、归国后如何克服简陋的条件、凭着记忆带回了在国外的全部研究成果等等之类。长大后才懂得,影视作品的艺术性表达,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距离会有多么远。
网络的发达,终于让一些声音冲出影视作品的浪漫化表达和官方的政治性宣传,说出钱学森这样那样的错误。让人不禁慨叹,中国的知识分子呀,怎么会这样!曾经和一个前辈总工聊起钱学森,老总工评价钱学森的错误有两方面,一是科学家不应该从政,二是术业有专攻,钱不该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坏了名声。
当时,对老总工之言深以为然。过了这许多时候,再仔细想来,似乎也不尽然。科学家就不能从政么,谁规定的!科学家从政是否有成功案例,不知道富兰克林能否算一个科学家,如果算,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当算成功案例之一。我不多的知识确实无法证明科学家是否应该从政,不过,想来科学家不能从政的道理无非就是白白浪费了一个科学人才的技能、而政治家完全可以让那些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干,谁也不能说科学家就一定没有政治家所必须的素质。对于第二点,术业有专攻自然没错,然而触类旁通虽然难、但并非不能说绝对没有,科学家中跨越几个专业在若干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也有不少例证。
其实,钱学森的错误不在于离开本专业,而在于,他在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专业,弄出了许多太过离谱的论断,远远背弃了一名科学家的素质。看起来是这样,果然是么?!
我们知道,看一件事物,必须拉开足够远的距离才能看清楚,眼睛紧贴着事物就什么也看不见。一个历史事件,不放到足够长是时间空间中去看待,是看不明白的,没有足够的时间,人类也难以理解一件事情的真正原因。年初文明史的阅读,给我留下一个印象,严谨务实只不过是我们强加于科学家的素质,历史上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绝不缺少大嘴巴之流,很多科学家的言论在最初也与异想天开无异,抱歉,我记不得例证,有兴趣者可以承担举证的责任。是的,非常多的科学家具备天才的想象力和严谨求证的务实精神,所谓的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但是,也同样存在只会大胆假设的科学家,把小心求证的工作扔给其他人。在其他人小心求证后,历史同样也会尊重那些只会大胆假设的科学家。
那么,钱学森真正的错误是什么呢?我以为,真正的错误在于社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种声音,而没有其他的声音与之抗衡,只让大胆假设的人说话,而漠视了小心求证者的声音。那么,这是钱学森的错误么,当然不是,他只不过为一种错误的制度代言而已。没有一个开放的空间,不能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最终的结果只能一边倒的错误。如果现在我们转而批评钱学森的错误,只留下那些严谨务实的,恐怕若干年只不过就是另一番局面,整个学界毫无生气,学院派的森严壁垒彻底禁锢了人的想象力,如黑暗的中世纪。想起一句话,“笼子里关着各种动物,去掉了坏的,笼子里就不热闹了”。人类的发展正是由于生命的多姿多态,做真实的自己,有时比做对的事情更重要。
钱学森距离太远,具体的事情不甚了解,不过,感觉这位老先生多少有点像我们通信行中的李世鹤。李世鹤也是嘴巴大,什么都敢说,不管懂不懂。但是,另一方面,行内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没有李老先生的勇毅和执拗,TD-SCDMA也绝对走不到今天。毕竟,通信制造业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行业,不可能只是一种声音唱独角戏,所以李先生不着边际的言论不会引导行业走向歧途,而一些有洞察的远见却能成为付诸实际的创新行为。两相对比,可以说明一些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