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双魔筷定江山

(2015-11-11 01:42:06)
标签:

历史

分类: 原创

    

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明主。可是有一天,在朝堂上议事完后,他忽然拿出一双别人制作的象牙筷子,请大臣们观看。大臣们看后,都觉得做得精致大方,雕花镂云,颇为美观,为此感到高兴。


一双魔筷定江山

然而,有一位大臣看了这双筷子后,却像见了鬼一样,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众人问他怎么回事,只见他牙颤口抖,就是说不出话。这个大臣,原来就是商纣王的叔父箕子。退朝之后箕子才向求见的大臣们说:“我看到了这双象牙筷子,就担心纣王会变坏呀!”

众臣不解,说一个堂堂国王,怎么能会从一双象牙筷子变坏呢?箕子这才又向众臣们叙说起他自己的看法来。箕子说,列位想想看,这样好的筷子,纣王肯定不会把它放在土制的碗罐上,那会显得难看,也太委屈了这玉筷子。它该配上一些玉制的碗碟,才显得好看。有了玉筷、玉碗碟、玉杯,吃什么呢?用这些精美的器具必然要在这样的碗碟里装上旄牛、大象、金钱豹的胎来吃才感到有味。而有了这些后,他肯定不会再愿意穿粗布短衣站在茅屋草棚下吃它,他就会要人费时织衣,费人盖房,而锦衣广厦了。如果这样长久下去,人们就会对他不满而进行斥骂,他就会对不满者镇压,必然变得残暴。那时候,你我还能站在这朝堂上吗?

谁知这些大臣听了,都不以为然,且无不哈哈大笑。见状,箕子再没说什么,只是摇头,叹气。果然,没过几年纣王就建了肉林,悬肉其中,旁边设上炮烙。还造了一座很大的池子,蓄满了美酒,何时想喝,临池即可长饮。群臣谏议,渐渐地他就烦了,后来就大加刑戮,弄得众臣归周。由于纣王荒淫无道,他最终被武王逼上鹿台,失去了统治。

一双象牙筷子,竟断送了一代江山,如此教训不能不谓之沉痛而深刻。

古人有云:“小善渐而大德生,小恶滋而大怼作。”刘备临终前对其子刘禅之遗训亦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都强调做事必须要谨小,要慎微。

《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乃人之为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一个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便能时刻注意其思想与言行是否符合人伦道德与社会规范,而不会触碰社会与法律的底线。

《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编辑公众号:Sunny10179;作者微信号:Gavin10179)在老子看来,人之所以“常于几成而败之”,就是因其不能始终做到防微杜渐。

《韩非子》亦有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即言事物发展是一个由易至难、由细至巨的过程, 故必须要“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古人有云:“小善渐而大德生,小恶滋而大怼作。”

《论语》有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南宋大儒朱熹亦有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人生在世,总要有所敬畏。心存敬畏是一种价值选择,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人的德性与良知的坚守。只有“心”常存敬畏,才能“行”常有所守。

诚然,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天下之事,必做于细;修身之要,必慎于微。“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古人倡导的这种价值观,揭示了人们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不走偏、不迷航的真谛所在和坚守所在。

古往今来,慎微始终是人们以身载道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不仅能够鉴照出一个人的道德境界、精神追求,更能鉴照出一个人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取向。那么,“微”是什么?“微”是被人忽视的细枝末节,“微”是随手拈来的小恩小惠,“微”是祸起萧墙的那缕香风,“微”是引人入瓮的那丝媚笑,“微”更是自我毁灭的第一粒“甜果”。因此,防微杜渐历来是仁人志士克己修身的第一道台阶。

 

一双魔筷定江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