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谋定而后动

(2012-07-26 06:37:36)
标签:

财经

分类: 原创

 

从未来发展看,我们也许并不缺少有头脑的梦想家,也不需要无头脑的行动者,只有那些胸有谋略、动有章法的“谋定而后动”者才会真正成为功勋卓著的人。

“谋定而后动”所蕴含的管理理念能为身处困惑、迷茫中的企业家指引出豁然开朗的前进方向。对于大多数企业家而言,在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贫乏的矛盾中,往往背上了理论的包袱,沉重地在实际管理中迈不开脚步,而“谋定而后动”告诉了我们一个实用的管理逻辑,或者说是一个管理工具,它开阔了视野,教会了我们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

“谋定而后动”离不开“谋”与“动”两个层面。

“谋”是思考、规划、研讨、反思的过程。“谋”的起点是认清自己,梳理现状;制定新的运营分析模板,推动运营分析,目的就是要还原一个真实的管理现状,看清自己真实的问题。认清自己看似简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往往是极为艰难的心理跨越。因为在梳理现状、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很容易不自觉地被自我保护、自我优越意识所左右。很多人往往习惯性地举起历史辉煌的大旗高喊口号,标榜自己,把过往的成绩视作介绍当下自己的名片,这无疑会为客观地认识自己增加难度。这是我们做好“谋”要克服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只做历史中的英雄,而要努力做改写未来的战士,前提是我们要先认清现状,真正客观地看清自己的问题和优势,从而才能找准自身定位,找到有强有力的管理支点。

思而无方必无果,“谋”也要有方法和模板,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能天马行空,任意妄想。

从宏观上来看,“谋”离不开战略、运营、体系、团队四个层面;从微观来看,“谋”可以从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回报,也可以从客户、产品、价格、数量、时间等多个维度来具体展开。战略立足于明晰企业未来的目标和路径,而运营旨在监控战略落地的过程,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系则是立足于职能部门的专业性,发挥职能的专业驱动力,而团队则是具体执行者,是行动的保障。有些高速成长的企业这些年来围绕战略研讨、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团队建设系统地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管理举措,如制定战略研讨模板、运营分析模板,推动战略研讨和运营管理,同时推动各职能部室制定专业工作模型,加强体系延伸和渗透力等等。这些都是在有方法、有逻辑地提升管理水平,同时也是在宣贯一种思维方法,教会我们“谋”的维度和路径。

“谋定而后动”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动”。

其实,“谋定而后动”是一个辩证的管理逻辑,它既要求“谋”,更要求“动”,否则我们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空画蓝图的误区。“谋”是基础,是蓄积思想力,而思想迸发的威力要靠行动来实现和验证,只有把思想力转化成行动力,才能真正使愿景落地。“动”也是为了寻求改进,是在现状基础上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它基于对现实的不满,源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一种永远追求更好、不断解决问题的执着态度。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陷入寻求安逸的误区,出现问题时也太容易原谅自己,给自己退路,做事前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失败的借口,善于为失败找出合理性,习惯于为各种问题做解释。但却很少真正地面对问题,更谈不上积极行动解决问题。现实中我们也许会经常碰到这种尴尬局面:一个项目规划得炫目迷人、一片光明,让人憧憬期盼,但实际执行中有了偏差,却全是借口和解释,以期博得同情和理解。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就是我们不切实际的“谋”的能力太强,而按照规划方案“动”的能力太弱。

作为有使命感、有追求的企业家,我们不能只做睿智的战略家,更要做务实的实践者。从未来发展看,我们也许并不缺少有头脑的梦想家,也不需要无头脑的行动者,只有那些胸有谋略、动有章法的“谋定而后动”者才会真正成为功勋卓著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