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加文双博士
唐加文双博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864
  • 关注人气:5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公种田VS营销管理

(2012-04-09 06:26: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我的外公是一位农民,种了80多年的田,积累了丰富的种田经验和朴素的人生哲学,在滇中彝寨是有名的“能干人”,外公家年年的好收成和相对殷实的生活也让乡亲们艳羡不已。我作为一名普通高校学术民工和企业管理实践爱好者,常年奋战在奢侈品营销管理第一线,虽然也侥幸取得过一些小小业绩,但总也赶不上外公那种成就感。于是,我试图找出一些外公与众不同的特质,以期能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些许帮助。

勤能补拙

外公身材矮小,并没有强健的体魄,在农事中较之其他乡亲显然没有优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做一个能干人,他的法宝是——勤奋。他常常在鸡未打鸣就起床,做完一天的农活已是月上三竿,可为了能取得好的收成,他从不懈怠。而我在营销管理过程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勤能补拙的精神。对于非营销科班出身的我来说,掌握的营销知识零零碎碎,并不连贯系统,这是我的一个软肋。要在岗位上成为“能干人”,就必须要发扬外公那种勤奋的工作作风。只有勤奋才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种田如是,营销管理亦如是。

重在务实

别人家里人手较多,而外公家只有外公、外婆两个劳动力。然而,常常耕种时节已过,还有很多乡亲没有跟上节气的步伐,外公家却率先完成。我向外公讨经验,外公说,种一垄地有两个结果,看你需要哪一个。一个好看,但耗时太多,对收成没有影响;另一个不好看,但耗时少,对收成也没有影响。为了让我听得更明白,他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收拾的薯地常常不太中看,但效率快、效果好;别人按照“农谚”的要求,收拾的薯地横平竖直、四四方方,宛如用尺子丈量对比过,描绘出来的一幅乡村水墨画,煞是好看,但过于耗时,结果秋收时外公的收成并不比其他乡亲的少。我顿时醒悟,作为一名营销管理人,我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但扪心自问: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又有多少可以真正起到改善销售业绩的作用?大家都在做的就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吗?还是多从实际需要出发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结理论

最近几年,家里条件有所改善,我常劝外公不必做得太辛苦,多花点钱,多施点肥,土地肥沃了,自然就丰收了。但外公笑着摇摇头,他讲了一个让我汗颜的道理:土地对肥料的需求是有限的,化肥用多了不但于丰收无功,还会让土壤板结。如果一垄好田被肥料搞板结了,对农人来讲实在是罪孽深重。听了外公的话,我很是震撼,很新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居然被一个小学未毕业的老农诠释得如此生动。想想营销管理,我们在市场上往往为了取得销量的短期突破而大量频繁使用阶段促销政策,终有一天,我们悲哀地发现再多的政策都无济于事了,因为市场被我们自己过多过滥的销售政策搞“板结”了,很显然土壤会板结,市场同样会板结。

套狼理论

外公家世代务农,到他这一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居然也能在城市里有了栖身之所,乡亲们有的不禁飘飘然,钱财方面虽没有一掷千金,却也多了些放纵之心。这在外公眼里简直是犯罪。外公自小节俭,老了更是斤斤计较。我常给他讲“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理论企图忽悠过关。而当听明白这句俗语后,外公微微一笑:“如果捉只鸡足以套住狼何必非拿孩子去套狼呢?”我顿时无语,想到在营销过程中竞争的双方常常为了争夺一个PR,慷公家之慨,可谓豪气干云,浪费之处又岂在少数?在“套狼”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研究过不用拿“孩子”而用一只“鸡”就可以套住“狼”呢?

外公只是一位农民,他不懂得卖奢侈品,甚至永远也不会消费奢侈品,更不懂得什么营销理论,但他在种田80余年间自然感悟到的朴素哲学,在从事学术研究和营销管理的我看来却是博大精深,永远值得虚心学习、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