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识徐州皇藏峪

(2011-08-19 12:05:10)
标签:

旅游

分类: 原创

 

皇藏峪古称黄桑峪,因峪中长满黄桑而得名,后传汉高祖刘邦曾避难于此而改名为皇藏峪。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林木参天,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是苍茫的林海,岭上坡下,繁衍着松柏、黄桑、青檀等146种木本植物、700余种草本植物,好几百年树龄的树随处可见,有的树龄竟达3500多年。

树的形状千姿百态。有一棵“夫妻鸳鸯树”,两树同根而生,男的伸手成拥抱状,他们默守着这片山坡,走过了22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有棵青檀树高35米,已生长3200年了,因受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树竟长出一顽皮可爱的儿童身形,所以叫“顽童攀古树”。还有“子孙满堂树”,有1500多年了,主干下生有二枝,一大一小,枝叶繁茂,犹如“携子抱孙”。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那棵“石破天惊树”,整个树是从一块巨石中长出来的,至今有1700余年了,看了不由不令人惊叹其生命力的顽强。树,是皇藏峪最得意的杰作。

http://www.10179.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191313725976.jpg

皇蒇峪除了自然生态美以外,还有雕梁画栋的人文建筑美,瑞云寺是其中最闻名的一个景点。据《江南通志》记载,寺院始建于南朝粱代,原名黄桑寺,宋代将寺名改为“瑞云寺”。高悬寺门之上的“瑞云寺”匾额,为清代安徽大书法家所题。寺院倚山临涧,左右有山溪环绕,上下有古树伞盖。有两株千年的银杏树,前院雌的那棵树上结满了果子,后院雄的那棵银杏树则一只果子也没有。还有两株桂花树,一名金桂、一名银桂,合称姐妹树,树高约18米,树龄1500年,每逢中秋前后开满繁花,花香四溢绵延不绝。

皇蒇峪的另一特色是诱人的洞泉和山石景观,多在瑞云寺周围。由瑞云寺向东,穿林越谷,约行200米,山道北侧有一天然巨石,其形似床,称为仙人床。传说渡愚高僧睡于其上,活到141岁,后经张果老点化成仙。游人如织,人们纷纷站在或坐在巨石的旁边照相留影。看到他们的神情,想必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http://www.10179.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191313726017.jpg

瑞云寺西南一百多米,峭壁中有一天然洞穴,这便是最著名的“皇藏洞”了。这里形势险峻,但别有情趣,洞中可仰视群山苍翠,可俯视潺潺流水。途中,一巨石迎洞而立,人称飞来石。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霸王项羽追赶至此,突然,一块石头从天而降,封死了刘邦藏身的山洞,从而躲避了一场大难。洞内有三尊铜像,两名带刀卫兵立在刘邦的前面。遥想当年,如果项羽的兵冲进洞内,先死的一定是卫兵,不禁为他们的忠勇而敬佩!

看完皇藏洞,皇蒇峪算是游完了,所以大部分游客坐景区的浏览车打道回府。我们安步当车,多享受了一会免费的氧吧。向东行,在瑞云寺东南有一井,俯视深不见底。据传当年刘邦败逃至此,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其坐骑前趴后蹬,石开泉涌,名曰“马扒泉”;刘邦顾及王者风范,恨这畜性占了先机,于是怒拔宝剑刺向山石,谁知剑拔泉涌,一股清泉汩汩而出,泉口酷似剑鞘,这便是“拔剑泉”。 我们驻足观赏,不由得俯下身去洗把脸。好清凉的山泉水啊,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暑气全无。

皇蒇峪还有“美人洞”等景点,其中有一些美丽的传说,但看看时间已近晌午,便只好作罢。沿着山路往回走,路边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欢快地流淌,有两位少女穿着凉鞋在溪中趟水,好不惬意。

http://www.10179.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8191313726062.jpg

游皇藏峪的最后一道“大餐”是享受皇蒇峪蘑菇鸡,它是皇蒇峪最有特色的一道菜,也是誉满黄淮的名菜,有“不吃蘑菇鸡,白到皇藏峪”之说。公鸡是山上散养的,肉质细嫩鲜美,但需要炖得时间长一些。所以我们来时,先安排好饭店,把看中的鸡点好,然后再游玩。回到饭店,我们已饥肠辘辘了,坐下来,招呼服务员,菜马上就端上来。这里的饭店多是农家人自己开的,服务周到,说话温柔。人善良朴实,菜也实惠,端上来的蘑菇鸡不是一盘子,而是整大盆的。面对此情此景,敞开胸怀,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倍感舒爽!

美景看了,美食吃了,该回去了,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不仅流连这里的景色,更加赞叹这里的民风。在一般的旅游景区,诱劝游客购物是常态的,这里没有这种事,也没有遇到商家宰客的行为。路边守着小摊叫卖的老翁和老妪,本本份份;寺中的僧人虔诚待客,观景、上香随缘随意;打扮入时的导游。

初识徐州皇藏峪,享受了天、人合一的惬意,感受了游子归家的真情。我挥手向皇藏峪说再见,待到银装素裹的冬天再来,待到繁花似锦的春天再来,再来看清晨的薄雾和日暮的雾霭流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