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梅雨潭

(2010-07-21 09:31:05)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今早路过清华园“荷塘月色”去林荫下木质秋千椅上晨读的时候,不经意间想起伊写梅雨潭的名篇——猛然间唤醒了我对梅雨潭的清晰回忆!

三年前我刚到清华任教后不久有一次应邀到浙江大学讲课,顺便到温州拜访了一下几位学术界的朋友。还记得准备离开温州的那一日,因为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很想寻个儿去处,增加些对温州的记忆。温州大学的叶老师盛情推荐并乐意当起了导游带着我去访梅雨潭。梅雨潭几个字,一下子把我扯回了中学时代,朱自清笔下的《绿》,曾经让正处于“爱上层楼”的我对那“杨花”、“少妇的裙幅”、“女儿绿”生出了多少联想。

可能是周二的缘故,游梅雨潭的人很少,似乎除了我们一行3人,没有别的游客,这正合了我的心意,可以任思绪游走在少年与接近不惑这样的时空转换里……天气不错,薄云笼罩,前两天的淋漓细雨让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山路依然湿润着,一边拾阶而上,一边揣测着朱自清当年的心迹,一个是初夏,一个是“薄阴的秋天”,都是四季中最清爽的时节,心是欢快的。

朱自清其时只在温州生活了一年,但这一年于朱氏来说,却是由一个诗人转为散文创作,并写出了诸多散文佳作的一年:《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脍炙人口的佳作都诞生于此。也许跟他的生活境遇有些关联吧:颠沛的生活暂时得了些安逸,虽然是独自挑着生活的重担,却第一次在异乡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心灵的宁静和对教育的热情,使他在温州十中的课上得有声有色,毫无羁绊,很得学生的喜爱;更欣慰的是结识了同校很有艺术才情的好友马孟荣和马公愚伯仲,马氏兄弟来自温州的书香世家,其祖父马兰笙曾有印曰:“琴画传家二百年”。马孟荣国画造诣极高,是学校的图画教师;马公愚是英语教师,长于书法篆刻。朱自清与这二人相互切磋,不胜欣喜,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平恬”,难怪他写信给好友俞平伯说:“我们不必谈生之苦闷,只本本分分做一个寻常人罢。”

温州山水形胜,佳处极多,单是名字就让人向往,诸如雁荡山、罗浮山、楠溪江、江心屿之类;梅雨潭所在的仙岩,据说就是黄帝曾经修炼成仙、乘龙飞升之处,所以得名“仙岩”。仙岩山下古寺钟声,山上则是瀑声轰鸣,仙岩素有“五潭二井之秀”的美誉,从下至上依次是:三姑潭、梅雨潭、雷响潭、玉函潭、龙须潭,潭水都是由瀑布形成的。从这些瀑布的名字就可以想见其气势之不同。龙须瀑水流太细,雷响瀑却是地道的雷公电母之声,只有梅雨瀑是惹人喜爱的适中。原本那里只有一个观瀑的梅雨亭,而今因了朱自清的《绿》,在梅雨亭的下面多了一座自清亭,亭中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绿》。(这个做法与我校清华大学别无二致,呵呵~

朱自清是跟好友马公愚一起坐船沿水路去的仙岩,在梅雨亭赏瀑时,他对那潭水大加赞赏:这潭水太好了。我这几年看过不少好山水,哪儿也没有这潭水绿得这么静,这么有活力。平时见了深潭,总不免有点心悸,偏这个潭越看越可爱,即使掉进去,也是痛快的事。这水是雷响潭下来的,那样凶的雷公雷婆怎么会生出这样温柔文静的女儿来?朱自清独独爱上了梅雨瀑的潭水,只因为那份活泼泼的绿意:“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我们也俯着身子静静欣赏这潭水,这就是朱自清眼中的“女儿绿”了。她不是雁荡山里清澈见底的潭水,也不是深潭特有的暗绿,确如绸缎般的碧绿。朱自清何以偏偏要用这么多跟女孩儿相关的美好意象来作比呢?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他曾经在秦淮河里荡桨时遇到歌伎的尴尬不安,在他看来,一方面正人君子是不能邀歌伎来取乐的,而另一方面,那些做歌伎的女孩子,也是失了美好的人生,是值得哀怜的,他这样的纠结终于使得满船重载的历史换成了满船的惆怅;他还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笑的历史》,故事里那个原本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在嫁人之后终于在婆家的蹂躏下失去了笑意而代之以悲哭;让他更觉黑暗的,是在温州城里所见的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被家人七毛钱就卖掉了,他因此而写了一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那小女孩虽然只有五岁,朱自清却仿佛已经看到了她终将不幸的一生,他叹息着:“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现实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在朱自清眼里就是对美的毁灭,是对这个倡导新文学的作家的内心最强烈的撞击。

朱自清理想中美好的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终于在大自然的山水中找到了答案与慰藉,眼前这梅雨潭水释放掉了朱氏心里压抑的情怀,她活泼的颜色、灵动的眼眸,不正是最美好的青春生命的写照吗?自然的美好要比现实的扭曲可爱的多、纯净的多,他是一定要赞美这样的生机、这样的女儿绿的。

时间的仓促,让我们无法在梅雨亭里久坐,但梅雨潭的绿已经如“明油”一般涂在我们的肌肤上,又化作“温润的碧玉”,镶嵌在衣服的褶皱里……

下山的路上,梅雨瀑的哗哗水声已经留在身后,渐行渐远,心里却着实感激叶老师的引领。叶老师不是温州本地人,却对温州的山川草木、历史掌故、文人佳话了如指掌,一个人对他的栖居之处如此熟稔,大概正是因这有情的山水厚待了异乡的游子,确如朱自清当年所评价的:“温州山清水秀,人物俊逸。”

 

 https://ayg7la.bay.livefilestore.com/y1moZA_UMc1Gdo6g8cdwcDu4k1N5_sylGd1wknGPDbb4t-Mu03Y8c9uC8yvd2vsUHK13MPmGEn7Pp7H8RcIwAtFbGr2AFqZnnWPNC7QY65bI7-BhNf4eL28Z3bWM0F3ikqBRQCrmpyhR2wCKq_kyAcDKg/DSC_0168.JPG?psid

(荷塘月色)

 

附:朱自清写梅雨潭的名篇《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https://ayg7la.bay.livefilestore.com/y1mbNjI6iQ8JhtyCTGjiaVZ6U65M_oTOwnJbpEAcYfUr2INRx_A3tctDhuxU2RvSkWT6uYm9TGnrrWNE2MMvY5ZerRE0aEhFO24bFBrntnJDobKhE1YbhQ2BZnp9qpRVlWha3wjx9T6q3HVidYki5yE-g/4.jpg?psid 

(梅雨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