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模仿这个套路,3天写完一篇论文

标签:
埃米编辑论文润色英语润色模仿写作论文写作 |
分类: 论文写作指导 |
还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吗?老师总让我们多看好文章,多学别人怎么写。写论文其实也一样,硬憋不是办法,要多看多模仿。
首先要明确:模仿可不是直接复制粘贴人家的研究内容,那是抄袭,是严重的学术不端。
真正有用的模仿,是带着脑子去“偷师”,学习优秀论文的结构框架、论证逻辑、句式表达和图表呈现方式。目的是打牢论文写作基础,然后一步步融入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你自己的风格。
其实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
要么是把之前的研究补得更全面;
要么是拓展了研究范围;
要么是用了新的技术手段……
这些都离不开理解、模仿和再创新。
1 四步模仿出优秀写作
1) 找到高质量对标论文
不是随便搜一篇还可以的论文就叫对标论文,得找高质量、有参考性的。
优先选近3年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Web of Science等平台搜索关键词,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量,要注意和你研究主题的契合度。
关注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及其团队近年来的论文,找和你方向贴近的。他们的研究往往代表了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
导师及其合作者之前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可能和你的课题方向高度契合(毕竟课题大概率是导师定的),还能帮你更深入地理解课题来源和研究设计,可以好好研读一下。
如果已经想好要投某本期刊(比如学校有要求的要投几区),那就直接去期刊官网中搜索关键词找论文。这类论文的写作风格、结构、图表更贴合期刊偏好,能帮你提前摸清期刊的发表要求。
注意:尽量避免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除非是理论支撑),这类文献中的研究方法、技术大概率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学术发展。
2) 拆解模仿结构
先看对标论文的整体框架,把它的一级、二级标题复制下来,再根据你的研究内容改一下。
再看具体的段落是怎么写的,每段是不是开头就点明主题? 段和段之间怎么衔接的? 可以多积累一些连接词、过渡句。
3) 模仿每部分怎么写
摘要:用几句话讲清研究背景、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和结论。按照逻辑填充你自己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逻辑连贯。
引言:分析对标论文是怎么从大背景慢慢聚焦到具体问题(研究空白),写清研究价值的。跟着“谈背景→找空白→提问题→说意义”这个逻辑写。
方法:重点学习怎么写清楚研究设计、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这部分要详细准确,得让别人能看懂,能重复你的过程。
结果:学习怎么用数据、图表、文字有条理地呈现结果。你的结果部分应突出关键发现,简洁明了,清晰直观。
讨论:模仿怎么解释结果、和前人研究进行比较,说清研究的局限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或实际建议。
4) 打磨论文细节
学习在论文中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引用的文献必须和你研究紧密相关。
观察人家图表的风格、配色、布局和标注,学习如何让图表清晰、美观又有信息量,确保读者看得明白。
注意论文表达的客观、精确、简洁,避免口语化表达。
2 怎么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创新?
1) 将大话题换个小角度
很多人写论文喜欢选大方向,这样容易泛泛而谈、缺乏深度。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大方向中找到一个具体且新颖的小切口。角度越具体,越容易深入分析,也越能体现出你独特的思考,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和他人的选题重复。
2) 以批判性思维阅读文献
模仿不等于你要全盘接受别人的内容。阅读时可以多和自己对话:
这个结论是否靠谱?
研究方法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如果哪个变量发生变化结果会不会变……
多思考多质疑,可能就会发现研究的不足或空白之处,而这正是你可以创新的地方。
3) 创新不一定要多大
方法上用小新技术、换个研究对象、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场景应用都可以是创新,关键要说清楚,要把你的创新切切实实地展现出来。
多模仿,就能从模仿里琢磨出自己的东西,慢慢就有了自己的写作风格。论文再也不是硬憋出来的,是在模仿中积累、在思考中创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