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cience:科研人该如何(认真地)读论文

(2025-09-08 17:07:07)
标签:

埃米编辑

论文润色

英语润色

读文献

读论文

分类: 研究及论文准备

打开一篇SCI论文,读了两段就开始眼神涣散,直接进入“我是谁我在哪”的懵圈状态。最后除了知道标题,啥也没记住?别看了说的就是你。

今天咱们直接来扒一扒顶刊Science的文章,看看那些科研大佬们都是怎么读论文的,顺便打造一套适合咱自己的阅读秘籍。

Science:科研人该如何(认真地)读论文

1 不同学者的读论文秘籍

1)摘要筛选+重点跳读——肯塔基大学昆虫学系教授

先看摘要判断这篇论文有没有价值,有用就接着往下看;要是这篇论文主题和你的研究方向比较贴近,继续阅读引言并且要重点关注引言的最后一段,抓住论文的核心问题;接着看图表和结果,最后阅读讨论部分。

2)目标导向+参考文献——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科学家

先明确自己要看啥信息,是对比结果还是要借鉴方法,再针对性阅读。还可以看看参考文献,这能帮你快速判断论文相关性,了解同行参考了哪些文章。

3)按需阅读+聚焦关键——塔夫茨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员,波士顿学院访问学者

阅读策略取决于论文。先浏览论文,看相关性强不强,如果相关,仔细阅读;重点关注图表以了解数据,最后再去阅读结果和讨论里的对应信息。

4)边读边写+文档整理——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项目博士

读的时候同步进行整理:读背景信息就把相关句子保存在Word文档中,顺便记下得到的新想法、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想了解实验方法,就用Excel表格总结不同团队的实验思路,后续不用再翻看原论文。

5)阅读要先快后慢——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物理学教授

第一遍快速读,只判断论文是否与研究相关;如果是,第二遍放慢速度,专注于阅读细节。

6)摘要先行+多方辅助——Science期刊主编

先看摘要,再查有没有相关报道或观点,快速抓精髓;接着读论文其他部分,按“引言→结论→扫图表→通读全文”的顺序读论文。

2 我们该怎么读论文

别看学者们方法五花八门,其实底层逻辑都是:先略读筛选,再精读重点!我们完全也可以这样做:

1)阅读要逐渐深入

先快速判断是否值得读,再决定要花多少精力读。

论文结构不等于阅读顺序,不要拿起论文就从Introduction读到Conclusion!

推荐的阅读顺序: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尤其是最后一段)→图表→Results→Discussion→Methods。

一篇有用的论文建议至少读三轮:

第一轮:2分钟快扫。阅读标题和摘要,判断论文和自己课题的相关性,知道这篇文章在干啥、值不值得精读。

第二轮:20分钟细看。浏览研究问题,看图表,读结果,弄明白研究逻辑和核心结论。

第三轮:1个小时深挖。要是你认为这篇论文很重要,就全文通读并记笔记,搞清楚研究细节、方法、局限性等。

2)带着问题阅读

阅读时不能只是被动接受作者的观点,最好能批判性地带着问题阅读:

作者的核心假设是什么?

实验设计能不能验证这个假设?

样本量足够吗,统计方法合理吗?

有没有对数据进行过度解读?

如果是我来做,会怎么改进?

3)要随手做笔记

在阅读时,可以适当做些笔记。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做得怎么样,并记下这三部分内容:

创新点:明确方法、理论、数据的新颖之处;

局限性:可以是作者提到的还有你发现的;

启发:能用到自己研究里的idea、可复用的方法,甚至能借鉴的论文句式。

推荐使用康奈尔笔记法或者思维导图,以后找起来方便,整理也省事。

Science:科研人该如何(认真地)读论文

其实读论文就像拆礼物,不能上来就暴力拆箱,得一层一层慢慢拆才能品出里面的门道。记住“先速读摘要+再看重点内容+带着思考挖细节并记好笔记”这个高质量阅读公式,不仅能把论文内容记得更牢,还能把论文逻辑了解得更透彻。

Science:科研人该如何(认真地)读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