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博后生存指南:如何让导师成为你的“神助攻”?

标签:
导师英语润色论文润色埃米编辑 |
分类: 科研趣文 |
读博/博后,就像一场修行。导师,既是你的引路人,也可能是你的“磨难”。
一篇好的论文、一个成功的项目,固然离不开导师的指导。但糟糕的师生关系,却足以让你怀疑人生。
Nature Careers 邀请了几位过来人,分享了他们的 “驭师” 心经。赶紧来看看吧~
1 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开诚布公:
“在与导师的第一次谈话中,我就明确提出了自己在实验和编程技能方面的需求,以及对博士毕业的要求和预期。”
—— Suhas Eswarappa Prameela,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
目标明确:
“我们明确讨论了项目的预期成果,包括论文数量和会议报告。这让我能够高效工作,并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 Pol Capdevila Lanzaco,巴塞罗那大学海洋生态学博士后
换位思考:
“导师很忙,所以我学会了策略性地提出需求。我会了解导师的优先事项和时间安排,并据此计划我的请求。”
—— Daphne S. Ling,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生
坦诚相待:
“我向导师坦白,我可能需要很多帮助才能入门。他也非常支持我,并帮我找到了学校的额外帮助。”
—— Soudabeh Imanikia,阿斯利康分子诊断科学经理
2 如何化解与导师的矛盾?
直面问题:
“遇到困难时,我会先尝试找出原因,然后诚实地向导师表达。传达问题通常足以表明你正在努力改进,并给导师一个帮助你的机会。”
—— Capdevila
有效沟通:
“导师有很多想法,我曾因为无法跟上他的节奏而感到焦虑。后来我意识到,他只是在头脑风暴,而不是期望我全部尝试。这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和压力。”
—— Giovanni Di Mauro,维也纳大学有机化学博士
坚持自我:
“我想要进行一些导师认为没用的实验。我最终还是按照他的方法做了,但同时也偷偷进行了我认为有价值的实验。他最终也认可了我的做法。”
—— Imanikia
寻求帮助:
“当我对论文方向感到困惑时,我向委员会成员表达了我的迷茫。最终,委员会开会讨论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 Sara K. McBride,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科学中心研究社会科学家
3 如何获得导师的支持?
展示你的努力:
“为了说服导师同意我使用一项新技术,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演示,强调了它的优势。提供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比只提出问题更有助于进行有效的讨论。”
—— Eswarappa Prameela
积极主动:
“在博士初期,我经常会因为实验失败而感到沮丧。导师告诉我,失败很常见,不应该让我陷入困境。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励我继续前进。”
—— Eswarappa Prameela
展现你的优势:
“我总是避免使用术语,并努力使我的科学报告更具吸引力。导师称赞了我的能力,这让我意识到,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展示科学,做个‘异类’也没关系。”
—— Ling
相信导师的判断:
“我曾希望在博士实验室做博士后,但导师告诉我:‘你必须去寻找自己的道路!’这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 Imanikia
保持沟通:
“导师经常会问我整个过程的感受,并强调我的能力,让我觉得自己很独特,很有价值。”
—— Di Mauro
4 过来人的忠告
选择合适的导师:
“选择那些你尊重其工作,并且是好人,愿意帮助你成功的人。向你的研究圈子打听可以帮助你很多。”
—— McBride
拓展人脉:
“一个导师可能无法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在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向其他研究人员寻求帮助。”
—— Capdevila
保持沟通,寻求支持: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在学术界内外拥有好朋友,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找导师。当我和导师发生冲突时,我会从关心我的人那里获得支持。”
—— Ling
及时止损:
“如果你的导师很糟糕,请记住,这不是你自身价值的体现。离开也没关系。”
—— Ling
团队合作:
“重要的是,要尽早确定导师和学生是一个团队,而不是相互竞争。沟通和透明度是关键。如果这还不够,请寻求客观的帮助来解决冲突或指导你找到下一个最佳选择。”
—— Imanikia
博士/博后生涯,是一场与导师的合作共赢,也不乏“斗智斗勇”。
愿你能找到合适的导师,获得你需要的支持,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