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中表和图的制作原则

标签:
图表制作英语润色论文润色埃米编辑 |
分类: 论文图表设计 |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关注微信公众号,写作投稿更容易~如有论文润色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哦~
Table & Figure是呈现复杂数据较好的方式,图表配合使用可让论文的结果显示得更加全面。图的特点是直观,表的优势在于准确反映数据大小。
它们作为一种视角表达工具,如果制作妥当,能够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视觉元素,投稿时提升论文评审的通过率,如果制作不当,则会混淆读者,降低论文质量。
本篇为大家整理了制作Table & Figure应遵循的原则,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总原则
1)
2)
3)
4)
举例:
×:图2所示,32%的受试者选择了方案1,12%选择了方案2,10%选择了方案 3,46%选择了方案4。
√:图1所示,我们发现只有 24% 的病例治疗有效。
5)
6)
7)
2 Table原则
1)
2)
3)
4)
5)
例如下面表格:
标题明确说明了表格的内容。
数据分门别类,清晰明了。
自成一体,即使不参考整篇论文,也能很好地理解表格内容。
3 Figure原则
1) 制作原则
清晰:确保图片所有部分都清晰可读,并符合目标期刊对图片的技术性要求,例如分辨率、大小、字体、线条粗细等要素。
解释关键信息:利用图例来突出中心信息,并解释缩写和符号代表的含义。
注意有些具体信息,避免误导读者:例如地图中需包含比例尺、纬度和经度,数量需有单位等。
合理运用流程图:例如结果部分流程图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结果是由哪些关键步骤得出的,如下图。
2) 常见图片类型
作者可参考如下内容,来判断自己的研究内容适合用什么类型的图来呈现:
- 散点图
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 线图
常用于绘制连续的数据。线图中点与点连成线,暗示了数据间的联系以及数据的趋势。它可以在同一张图上显示多个因变量。
- 条形图(柱状图)
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用于显示数据分布,长度越长,数值越大。
- 直方图
能反映某个变量的分布情况,显示产品质量分布、平均水平和离散程度。
-
饼图
适用于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比例的展示。
-
箱线图
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常用于展示一组或多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与分散程度,由五个数据节点组成:最小值、下四分位数(Q1)、中位数(Q2)、上四分位数(Q3)和最大值。箱子不同部分之间的间距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偏斜程度。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掌握图表制作的基本原则。你在论文写作投稿中,关于作图做表,有啥小窍门或印象深刻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