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证实: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卷到抑郁!看看这6位科研同行如何成功自渡~

(2024-05-14 17:25:54)
标签:

研究人员

心理健康

英语润色

论文润色

埃米编辑

分类: 科研趣文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关注微信公众号,写作投稿更容易~如有论文润色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哦~

科研界正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危机,而这并非仅限于科研界,全世界各个职业阶段都可能有类似问题。如今的科研者时常承受着成果产出、毕业指标、课题申请、职称评定等多方面压力,所处环境直呼“太卷了!”。在这种持续的职业压力下,难免会感到焦虑。事实上,已有学界专家研究证实,相较于普通人群,研究人员更有可能经历抑郁和焦虑。

研究证实: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卷到抑郁!看看这6位科研同行如何成功自渡~

在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健康科学中心指导研究生生物医学职业发展的Teresa Evans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提到,41%的科研者存在中度至重度焦虑,39%患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是普通人群的六倍。

 研究证实: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卷到抑郁!看看这6位科研同行如何成功自渡~

面对近年来高居不下的科研焦虑,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该如何做呢?可能道理我都懂,但臣妾做不到啊!因此,让我们来借鉴一下同为科研者的他们是如何应对和处理的吧~

1) Annelies Van de Ven,天主教鲁汶大学考古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人员心理健康观察站网络大使

我在攻读硕士学位之初,由于我对学术的过度追求,导致我出现饮食失调。那时,我很害怕寻求帮助,认为这是失败的进一步表现。但最终,在朋友和家人的建议下,我决定回家待了一个学期,并意识到情况有多糟糕。

最后通过取得的小成就来不断肯定自我,以平衡内心的焦虑,并时常提醒自己,休息能让我恢复健康,最终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当然,我也曾经历过心理健康再次下滑的时候,但那时我已经能更好地识别各种迹象,所以我可以立即调整状态,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2) Michelle Pleace,比勒陀利亚大学经济学博士

我最想做的职业就是在学术领域工作,因此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缺乏归属感,这让我感到特别焦虑。当我面临这种压力时,常常会过度专注于我的事业,导致工作时间不断延长,几乎忽略了其他所有事情,这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我的焦虑。追求卓越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工作中的任何小失误都会被放大,引发一连串负面的自我对话。

虽然我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消除这种负面的自我对话,但我开始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了应对与职业有关的压力,我开始更多地与同龄人接触和交流,因为他们能够理解我的担忧,并给予我支持,使我的焦虑更容易缓解。

3) Francis Aguisanda,10x Genomics公司技术交流部

多年前,我感觉自己在学术界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我认为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设定明确的界限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提醒自己,是否已经关闭了手机上的工作邮件通知。为了缓解全天的工作压力,我发现在日历上留出专门的时间来发泄和担忧是很有帮助的,这样我就不会觉得需要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关注这些情绪了。

4) Sarah Warbis,巴斯大学心理学博士生

当我感觉自己变得心烦意乱或焦虑时,我通常会尝试在短时间内交替完成不同的任务,而不是选择做一些较为轻松的事情,或者更频繁地休息。然而,在情况更为严重时,我会停止工作,把笔记本电脑放在看不见的地方,以便能够专注于自己,排解情绪。但实际情况是,我大概率会倾向于批评自己,质疑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为何不能像最初期望的那样迅速完成每一项任务,这往往会让我产生负罪感和懒惰感。

5) Anna Schueth,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计算大脑连接实验室助理教授

在我上大学的头几年,由于父母无法供养我这个第一代学生,因此,我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余还兼职多份工作以维持生计。那时的我感到自己像是父母的负担,几乎看不到出路。我独自承受着所有的压力,多年来都未曾向人倾诉。

但现在,我选择勇敢地说出来,对朋友倾诉困境,对心理医生敞开心扉。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逐渐走出了困境。如今,我感觉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我对自己的学术和个人未来充满了信心。

6) Marie Anastacio,亚琛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后研究员

当别人对我有所期待,而我因为其他事情而无法尽快完成时,我就很容易紧张。我正在努力了解自己的极限,避免过度焦虑。尽管如此,我也非常重视并保护自己的私人时间。我可能会在办公室多待一个小时,但我还是会和家人共进晚餐,聆听女儿分享她一天的点点滴滴,给我的狗抓抓耳朵,逗逗我的猫。

总之,科研界目前的大环境确实充满了挑战,但大家也都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并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从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极限开始,逐步减轻工作压力,为自己设定压力警报线,并积极寻找各种减压方法。同时,也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当意识到心理健康状态可能超出承受范围时,不再忌讳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也愿意向家人和朋友敞开心扉。

你认为还有哪些有利于科研者心理健康的方法吗?

研究证实: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卷到抑郁!看看这6位科研同行如何成功自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