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选导师是行业大牛还是潜力股?

标签:
论文润色英语润色埃米编辑 |
分类: 科研趣文 |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关注埃米编辑,写作投稿更容易~如有论文润色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哦~
如果你想考虑攻读博士学位,并打算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那么选择导师时一定要慎重。纵观整个博士生涯,导师的选择至关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选择学校。
你未来几年博士生活的质量以及研究成果,都将直接取决于你的导师,毕竟读博期间你主要由导师负责。那该选择什么样的导师?是大牛导师还是年轻的高潜导师?大家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大牛还是潜力股导师的选择,各有千秋,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在于你的个人需求,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找到适合你的导师。
1 大牛导师
这一类导师首先在职称上至少是副教授级别,有的可能还担任行政职务。其次,他们通常手握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课题项目,并在某一领域拥有自己的代表性成果。
1) 优势
声誉好,在发表文章方面有优势,审稿人在看到领域内大牛的文章时往往会给予更多关注,会考虑到其名声所能带来的效益。此外,这些导师在学术界享有高威望,其学生通常在找工作时无需过多担忧,甚至很多时候能够提前获得心仪的职位;
经费充足,做实验没有后顾之忧,尤其对于生化环材等需要实验的学科来说,经费是实验得以开展的基础;
深厚的实验基础,大牛导师在某一领域内已经有一定的建树,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前期数据和资料作为参考,并且具备规范的实验规章制度,使得实验开展相对更为顺利;
课题组成员配备完善,包括技术员和实验员等,学生需要承担的杂事相对较少。
2) 不足
导师非常忙,几乎没有时间亲自指导学生的实验或论文写作,如果幸运,会被分到一个有经验且负责任的小导师。如果没有,学生就需要依靠自己去努力探索和学习了;
很难找到导师的身影,需要导师签字的文件往往要等到最后一刻才能见到导师;
可能脱离科研一线较长时间,对于新兴课题和研究方向的了解可能较少,因此在某些方面可能已经无法给予学生深入的指导。
2 高潜导师
这一类导师通常年龄偏年轻化,相处起来氛围通常比较活泼轻松。然而,由于他们处于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职称可能不会太高。尽管如此,他们在所处的研究领域已经崭露头角,拥有一些自己的课题项目,但数量可能不会太多。
1) 优势
出成果较快,因为老师和学生同样需要发表文章,那节奏就相当快了,在短期内便有可能取得不错的科研成果;
大部分年轻导师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科研作风受国外的影响,会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想法,不会过多限制学生的研究方向;
亲自带教,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多,是课题中的好伙伴,导师在实验技能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导师英语水平较好,可以帮助学生修改SCI等期刊的文章;
竞争相对较小,组内人数较少,同门之间的关系也较为轻松活泼,大家互相帮助、一起聚餐的机会也比较多。
2) 不足
年轻导师往往意味着带教经验相对不丰富,因材施教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他们急于在短时间内取得科研成果,可能会对学生施加较大的压力;
实验条件较为艰苦,实验室内器材不完善,可能需要到处借仪器,甚至面临看他人脸色的尴尬情况;
杂事相对较多,在课题组内不仅要做实验,还可能被分配一些杂事,如报账、采购等;
课题前期基础薄弱,缺少系统性和传承性,很多时候是全新的课题,因此一旦研究成功,有机会发表在高水平的期刊上;但如果研究失败,可能就需要重新开始了。
总之,无论是选择大牛导师还是高潜导师,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选择时,应基于个人的需求和目标进行权衡。
如果读博士可能只是为了稳定地获得博士学位,并希望借此机会积累更多的社交资源,从而作为跳板进入其他领域,那么选择大牛导师可能更为合适。
如果你想在博士阶段得到导师的更多指导和督促,享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并深入学习实验细节,那么选择年轻有潜力的导师可能更为理想,这将为你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但相应地,你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关于如何选导师,你还有哪些体会、看法或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