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一半,导师跳槽了,我该怎么办?(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专家)

标签:
跳槽sci论文润色英语润色埃米编辑 |
分类: 科研趣文 |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关注埃米编辑,写作投稿更容易~如有论文润色需求,可以联系我们哦~
当下,高校教师跳槽现象已成为常态。人们往往更关注高校人才跳槽后的光鲜待遇,与原单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关系,却鲜少有人留意被“遗忘”学生的困境。
导师跳槽后,学生会面临换或不换导师的抉择,以及学习环境变更、实验经费中断甚至新课题团队融入困难等多重挑战。“导师走了,我该怎么办”,成为这些学生的心头之问。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南大学喻海良教授为这些学生指明了出路:
1)如果导师特别强,学生可以跟着导师走。研究生阶段,已经不是看学校品牌,而是看导师是否是品牌。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为在国内,研究生归属权全部属于学校,导师跳槽时很难带走其学生。
少见并不等于没有。这不,清华大学三位博士研究生就跟着导师跳槽到了南科大。
2)如果学生更在乎原学校的名声,学籍可以留在原学校,但跟着导师走,相当于联培。如此,学生可延续之前的研究课题。
3)当然,也可以选择换导师,这在国内比较常见。如果在前期换,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如果在中后期换,很可能会面临这种情况,即新的导师对学生“不冷不热”。学生也可能需要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如果运气不佳,可能会“延期毕业”。
国外学生遇到导师跳槽,会怎么处理呢?
国外高校的研究生更多地属于导师名下,由导师个人给硕士生、博士生发放奖学金。如果博士生导师跳槽去其他高校,在征求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他可以把自己的项目、基金包括博士生一起带到新学校。
Jessica Toothaker 是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博士生,也是耶鲁大学的访问学生。在读博期间,她的导师Liza Konnikova从匹兹堡大学跳槽到了耶鲁大学。为此,Jessica Toothaker将这段经历写成文章,最终发表在Science上。
起初,我很冲动。当导师告诉我,她要去耶鲁时,我不到30秒就答应了搬家。“我喜欢我的导师和我的项目,我会转学,并将新学校的名字写在简历上。”当时,我只考虑到了职业发展。
几天后,我开始接受现实。我意识到一些问题:如果我跟着导师搬家,它需要符合我的个人生活和职业抱负。搬家会对我的另一半有什么影响?在一个生活成本更高的新城市,我的津贴能否维持生活?我真的想转学,重新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吗?同时,我了解到,转入新学校需要重新参加资格考试,并完成相应的课程要求。这至少要多花费一年的时间,我感到很困惑,变得越来愈不确定。
最后,在朋友、家人、另一半和导师的帮助下,我决定执行原有计划,成为新学校的访问学生,但还是从原来的学校拿到我的学位。尽管不时遭遇各种“挑战”,但我仍然相信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对我自己来说。
Claire Kisamore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导师离开的消息宛如晴天霹雳,我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之中,不知道自己目前从事的项目能否继续进行。在经历一番挣扎后,我决定摆脱被动局面。
首先,我见了我的辅导员,并主动前往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室,向他们寻求相关的帮助。这让我在混乱的时期保持理智。
平复情绪后,我仔细分析了自己的处境,面前有几条路可以走:如果选择离开,是跟随原导师去新学校继续读博,还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新学校,并在原学校拿到博士学位。如果选择留下,是寻找一个有新项目的导师接收我,还是和一个做相近研究的人合作,打造一个交叉项目(因为我的项目太小众了)。
理清现状后,我列出了我目前生活的优先事项:我不想和我的丈夫分开,我渴望完成博士学位,我希望能够尽量按照原计划毕业。
最终,我选择了留在原学校,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新导师。
如果你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我想说的是,你应该找到一个在职业和个人方面都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记住这一点很有帮助,就像我的导师向我保证的那样,不管怎样,你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参考资料:
[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370.6519.1006
[2] https://thephdplace.com/how-i-navigated-my-mentor-switching-institutions-during-my-phd/
[3] https://mp.weixin.qq.com/s/cfsELA-bw39-IRL9_69LAQ
[4] https://mp.weixin.qq.com/s/J5q-yLziyYKX3J3YqI9DWQ
关于埃米编辑
埃米编辑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致力于为全球科研学者提供发表支持的专业机构,在美国已有34年从业历史。1984年至今,埃米编辑团队帮助来自60多个国家的学者,累计润色20000+稿件。
关注公众号“埃米编辑”,或登录【埃米编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