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文创顶刊最快接受纪录!从博士毕业打零工到一鸣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2022-10-21 14:56:23)
标签:

科研趣文

sci论文润色

英语润色

埃米编辑

分类: 科研趣文
论文创顶刊最快接受纪录!从博士毕业打零工到一鸣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关注埃米编辑,科研不迷路~

2013年4月17日, 《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顶级期刊)的编辑收到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声称自己在数学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孪生素数猜想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论文作者叫张益唐,在当时的数学界还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学者。 

论文创顶刊最快接受纪录!从博士毕业打零工到一鸣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国际知名数学期刊,编辑们经常收到很多“声称解决重大问题”的作者投稿,他们已经准备好再次回应这种夸大其词的论文。

然而,张益唐的论文与其他人的不同这篇论文逻辑清楚,论证严密,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编辑马上将张益唐的文章送审。

仅仅过了3周,张益唐就收到了论文的评审报告——这与平常《数学年刊》动辄一两年的审稿周期相比,简直是“一眨眼”的时间,创下了《数学年刊》百余年来接受论文的最快纪录。

“结果是一流的,”审稿人写道,作者证明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定理”

张益唐在2019年苏州大学的讲座上谈到了这段经历:

“我投稿《数学年刊》后,编辑把论文发给了审稿人、解析数论大师亨里克·伊万尼茨教授。他看到我的论文时,第一感觉是'不可能做出来'。

但开始阅读后,他就发现有些吸引点,并不断地给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彼得·萨奈克发邮件,从‘这篇论文值得关注’到‘这里面有个很好的想法’‘非常好的想法’再到‘这个证明有可能是对的’‘非常可能是对的’,一个星期当中,邮件接二连三,评价一个比一个高,语气也越来越兴奋。

第二个星期,伊万尼茨教授把门一关,切断与外界的任何联系,根据对我的论文的理解,把证明重做了一遍。做出来后再与我的对比,他就确定我的证明是对的。

第三个星期,他逐字逐句地阅读我的论文,最后的评论是‘我彻底地研究了整篇文章,我发现,挑出一个最小的差错也非常难’,并强烈建议一定要接受我的论文。”

就这样,张益唐的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在《数学年刊》上成功发表了。他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素数,其中每一对素数的间隔都小于7000万,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的道路上取得了质的突破。

消息立刻传遍了数学界,人们说一位不知名的研究人员取得了重大进展。“当时基本上没人认识他,”蒙特利尔大学的数论学家安德鲁·格兰维尔说,"现在,突然之间,他却证明了数论史上最伟大的定理之一。"

论文创顶刊最快接受纪录!从博士毕业打零工到一鸣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张益唐在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议上

值得一提的是,张益唐23岁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并完成了硕士学位,随后继续去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业上的表现一直很优秀。但是,在1991年博士毕业后,他并没有如愿找到学术方面的工作。他在快餐店做会计、在汽车旅馆打工,大约有7年的时间都在各种朋友的帮助下打零工,有时候还要借住在朋友家。

直到1999年,44岁的张益唐才有了转机。一位朋友介绍他到新罕布什尔大学当讲师。后来,他提交了那篇著名的论文,那时他已经58岁了。

出名以后,张益唐收到了大量关注,邮箱塞满了邮件和邀请函。对此,他表示很不习惯。“我不在乎钱和荣誉”,“我还是想保持低调,过一个非常安静的生活。”

回顾张益唐多年来的科研生涯,彼得·萨奈克表示:“他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不做增量式的东西,他非常专注。” “他能以一种固执的方式做一件事。”

论文创顶刊最快接受纪录!从博士毕业打零工到一鸣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张益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

张益唐说:“当我很小的时候,我想象有一天我会解决一个重大的数学问题”,“多年以来,我的生活不算容易,但我没有放弃。只是继续前进,继续努力。”

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他表示“ 我会告诉他,要坚持,如果真的喜欢(数学),就坚持做下去。”

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共勉

编译/婷婷

参考资料:

[1] McKee, M. First proof that prime numbers pair up into infinity. Nature (2013). https://doi.org/10.1038/nature.2013.12989

[2]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8/429060.shtm

[3]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yitang-zhang-proves-landmark-theorem-in-distribution-of-prime-numbers-20130519/

[4] https://math.as.uky.edu/hayden-howard/yitang-zhang

[5] https://www.news.ucsb.edu/2016/017386/master-math

[6] https://www.ias.edu/ideas/2014/zhang-breakthrough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埃米编辑

埃米编辑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致力于为全球科研学者提供发表支持的专业机构,在美国已有34年从业历史。1984年至今,埃米编辑团队帮助来自60多个国家的学者,累计润色20000+稿件。

关注公众号“埃米编辑”

论文创顶刊最快接受纪录!从博士毕业打零工到一鸣惊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或登录【埃米编辑】官网 www.aimieditor.com.cn,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与论文润色信息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