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诺贝尔奖的颁发总是“迟到”呢?——(埃米编辑-SCI论文润色专家)
标签:
诺贝尔奖sci论文润色英语润色埃米编辑 |
分类: 科研趣文 |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埃米编辑】。关注埃米编辑,科研不迷路~
关注诺贝尔奖的同学会发现:
诺奖授予的研究成果似乎都是多年前发现的,获奖者也大多为高龄科学家。
1981年10月,屠呦呦代表研究团队向世卫组织汇报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2015年10月5日,85岁的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4年《自然》上的一篇研究表明, 1985年以来,有60%的物理学奖、52%的化学奖和45%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都在原始研究发布的20年后才授予研究者。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是因为诺奖评委更信任有资历的科学家?
当然不是。
一项发现只有经过漫长的验证才能被确认为真理,这是现代复杂科学的本质。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斯文·利丁认为,“我们想确保奖励的是那些真正打开第一扇门的人,这意味着自然会有延迟……一般需要20年”,“这样做也可以避免匆忙授予突破性成果,然后却发现这些成果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好。
举个例子,1989年,两位科学家宣布发现了一种“冷聚变”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接近室温的温度下进行核反应,如果被证实,将永久解决世界上大多数能源问题。几十年后,这一观点依然没有被完全证实。
“每年都有许多惊人的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惊人,”斯文·利丁说,“在我们鼓掌欢呼之前,谨慎一些是个好主意。”
不过,2022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诺贝尔奖“延迟”颁奖的时间间隔正在迅速增加。这一发现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中更明显。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获奖者的预计平均领奖年龄可能会超过他们的预期寿命。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可能在排队领取诺贝尔奖的时候不在人世了(身体健康很重要啊!)。而诺贝尔奖不会颁发给已经去世的科学家。
2011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生物学家拉尔夫·斯泰因曼在宣布获奖结果的三天前去世。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比利时理论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获奖原因是他们从理论上预测了万物质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存在(相关理论在1964年提出)。 然而,在颁奖时,研究最初的贡献者之一——罗伯特·布劳特博士已经去世了。
因此,有研究者建议,应当考虑把奖项授予已经去世的科学家。也有研究者认为,成立其他奖项,鼓励年轻科学家和新发现会更有用。
不论如何,获奖并不是科研的目标,更不能据此判定研究的价值。历经千万次磨砺才柳暗花明的惊喜和满足,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编译/婷婷
参考资料:
[1] //www.most.gov.cn/ztzl/tyy/mtbd/201510/t20151006_121875.html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508186a
[3] https://www.thelocal.se/20141005/nobel-delay-risks-making-prize-irrelevant-scientists/
[4] Polemis, M.L., Stengos, T. What shapes thedelay in the Nobel Prize discoveries? A research note. Scientometrics 127,803–811 (2022). https://doi.org/10.1007/s11192-021-04241-1
关于埃米编辑
埃米编辑是一家来自美国的致力于为全球科研学者提供发表支持的专业机构,在美国已有34年从业历史。1984年至今,埃米编辑团队帮助来自60多个国家的学者,累计润色20000+稿件。
关注【埃米编辑】微信公众号
或登录【埃米编辑】官网www.aimieditor.com.cn,获取更多SCI论文写作资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