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上个月,老妈兴冲冲的那个小花盆回家,我瞄了一眼,问:又拿个啥草回来啊~“薄荷”老妈很高兴:楼下大妈给的。我看了一眼那瘦瘦弱弱的两根小草,撇了撇嘴。
一个月过去了,上周日去阳台突然看到一个花盆里半人高的“野草”茂盛的长满花盆,我问老妈“这什么啊”?“薄荷啊!就上个拿来的结果一个月长了一花盆,又高又大的,看来是要分盆儿了········”老妈老唠叨的说着。
下午静静的看着老妈从楼下挖了一小花盆土,把半人高的薄荷先横腰截断,插在装满水的透明瓶子里,剩下的分了根种在另一个盆里。一些大的叶子被老妈减掉,用清水洗干净,伏在我们每个人脸上,清清凉凉的很舒服,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老爸正牙疼,敷一会居然消肿止痛了。
翻开药典你可以看看薄荷的功效: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看似薄荷用处很多,但力量其实很小,通常都是和其他药物配伍,用小剂量作为引经药(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诸药直达病所”,即将不归该经的药物接引到该经病所的药物。根据其引使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十二经引经药、六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局部和穴位引经药。也就是1——3克小剂量的引药到病所)但也有特殊的时候,让默默无闻的薄荷成为一个方子的最大剂量用药,如川芎茶调散:【方剂名称】:川芎茶调散(《中国药典》)
【组成配方】:川芎120g, 白芷60g, 羌活60g, 细辛30g, 防风45g, 薄荷240g,
荆芥120g,甘草60g。
【方剂制法】: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用量】: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g,一日2次。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方剂摘录】:《中国药典》
这也许是复合方中薄荷用的最大一次吧~让默默无闻的配角放了一次光芒。它不是党参、黄芪受患者、医生爱戴,即使不是生病没事煲汤也要放一些,也不是大黄、附子那样猛烈,几克下去就立竿见影,更不会像甘草那样左右逢源,调和诸药关系以解配伍之毒副作用。引经药~默默无闻,几克把管用的药带到他要去的地方就好。如血压高、闭经用少量的牛膝引血下行,胃火牙痛用少量的葛根、白芷让去火的药到牙,两胁胀痛用少量的柴胡、香附,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品,“可为诸药舟揖,载之上浮”。如参苓白术散,借桔梗载诸药上浮,引归于肺,益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
仅仅几克却四两拨千斤,这就是引经药的左右。却常常被君药(君药又称主药,是在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邀功到不见了踪影。不知道如薄荷这样的在生活中可感觉纠结与尴尬?
最近越发的感觉作为一个小老百姓的人微言轻,在这里我身边的老百姓都是弱势群体,没有话语权,常常走投无路,茫然相伴。还好我是个穆斯林,始终相信安拉是公道的,即使在今世亏欠了,后世还会补偿我的,常常这么想也算没有崩溃。也就是因为是穆斯林,无助时有那么多穆斯林兄弟姐妹伸出援手,在精神上物质上帮助我。感谢安拉,让我觉得有信仰真好。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永远做不到像黄芪、党参这样高大上的,也不是白芍、当归这样白富美,更不是大黄、黄连这样的中坚份子,做个薄荷、木香、砂仁也就勉勉强强。我觉得我连薄荷都做不好,更别提做个甘草(国老)了本身自己就有自己的功效,还能给高大上、白富美牵个线找个房·······呵呵,好像来我这里看病的单身男女很多,也常给这些年轻男女保媒拉线的,但一个都没成。
从小住的环境就是一个严谨、踏实的环境,现在我们住的楼叫院士楼,好多科学家啊,小的时候常常看着邻居阿姨大本大本的翻译俄文的冶金专业书籍,邻居不是博士、就是博士后、要不就是博士导师,大家穿的多为旧衣服但干净整洁,没有人高傲自满,越是老教授越是享受国家津贴越是低调,那个时候总是被老爸骂我学习不认真,吊儿郎当的,不踏实·······我那么不服气,我在班里也算是名列前茅啊。多年后发现除了被这些学究们影响的较真、极端、过度负责任外还真是学习不扎实。15年的临床还算小有所成,虽然被老爸嘲笑着,但也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对患者110%的认真了,不管是态度上还是医术上也不差在哪儿去吧。但最近半年发现,我被老爸说中了。
一直自己身体不太好,老爸嘲笑,我还回嘴:知道医不自治吗?三月份遇到了国医大师许润三,虽然400元一个号,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即使是最近能跑400米了我还在去,我已然不知道自己是在看病还是在反省。第一次去,7味药立竿见影。摸摸自己的心,有把四大经典吃的那么透彻吗?有没有不管妇科、儿科、内科来了,经典方剂几味药立竿见影?一下午看五个患者,没有一个患者的方子是一样的,每次去,换的方子也都完全不同,虽然写的是妇科专家,但是内妇儿的患者都是张仲景的经典方剂!敢不敢一张方子黄芪70克加茯苓100克吃下去心率从110三付药降到80的?
惭愧大于震撼。虽然老人89岁、虽然他是国医大师级的,但他的医术,他的那种温文尔雅、谦逊、和蔼没有傲气但有傲骨的感觉绝对是从年轻扎实的医学基本功练就的。这让我后悔,我青年的大好时光没有扎实的打下如此坚实的基础,真到了50、60岁岂不是只是吃了经验的老本,而真正的中医精华能用多少?这吸引我一次又一次的去见他,去反思,去下定决心重新学起。
从小老爸在学习打基础上就严之又严,想想他研究生毕业时平均成绩94.5,数理化满分,我自愧不如。虽然多年学习也都是优秀,也就是80多分而已,照他以前说:睁半个眼睛都看不上我。这句话我记了好久的仇,以至于多年后我们家大鸟都忍不住说他们对我的教育太苛刻了。但现在看来我做的还是很不够。
今天老爸说:他在反思以前对我抓的太紧了,让我一生都觉得对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严谨,要负责任,这也使我经常走极端、固执、撞南墙、让我受的伤害太多·······女孩子真的应该富养,需要疼爱,以至于我背负太多,在婚姻、学业、事业上压得喘不上气,他说他错了。以后要好好疼我,让我放轻松下来。我笑了笑没有说话。
如果是去年可能我还会觉得老爸反思的对,但身为医生的我现在觉得人命关天,我自始至终也不要做那种对生老病死麻木的医生。因为人在生病的时候是最脆弱的时候,和现在的我一样是弱势群体,当我受了这么多磨难是父母、朋友们的不离不弃,积极帮助、耐心安慰怎能忘怀。我又怎能在我的患者生病找我时不竭尽全力的救治呢。所以,我虽然我现在很缺钱但还是的决定减少工作量把时间更多的用在和老专家学习上、多看书、研究经典、总结这15年的工作病例。对患者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不管将来我做茯苓、黄芪也好、薄荷、菊花也罢,用好了就是好药用不好就是废物!http://s12/mw690/0023cvkFzy6UqPQ63Nx3b&690
主麻到了,求主引导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小D姐姐给我发了个图片让我天天念,我觉得很好,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