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季节性流感

(2015-03-21 20:34:33)
标签:

健康

抗病毒

麻疹

流感

中药

分类: 健康

 新华网香港3月19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19日统计显示,2015年1月以来,香港境内季节性流感死亡病例已经上升至405人,其中成人404人,18岁以下儿童1人。

  统计显示,在18日中午至19日中午的24小时内,新增5例需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成人流感病例,其中3例死亡;有2例已有重症病例抢救无效死亡。无新增18岁以下流感病例。

  自今年1月以来,香港累计报告季节性流感病例达552例,其中甲型H3N2流感523例,甲型H1N1流感7例,未分型甲型流感7例,乙型流感15例。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虽然监测数据显示,香港整体流感活跃程度继续下降,但仍高于基线水平。预计香港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处于冬季流感季节。发言人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尽早接种疫苗以预防季节性流感。

http://s3/mw690/0023cvkFzy6QSrbveBc12&690


为了预防流感,平时要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必须接触时最好戴口罩和分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晒太阳,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未病时,应保持乐观好心情,通过唱抒情歌减压,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动静结合锻炼身体。每天冲凉后擦热皮肤,每晚足浴一次,戴口罩和中药香囊(每2小时闻1次,每次20秒)。

 

  如出现流感症状,可立即刮痧:颈椎正中线向上刮,颈椎两边向下刮至红;或煮“中药十味汤”服用:桑叶10克、银花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竹叶10克、大青叶15克、芦根15克、葛根20克、苡仁15克、甘草5克,同煎服。伤湿膏胶布贴穴位:头部的迎香、太阳、印堂;手部的少商、鱼际、列缺、孔最、曲池。用中药贴敷足部的涌泉穴。用热水袋外包,晚上敷,早上起床拆除。用柑、橘、橙、柚皮或艾叶煲水洗至全身出汗。

http://s15/mw690/0023cvkFzy6QSrgPtkGfe&690


  对风寒、风热辨证施治
 流感的治疗须辨别风热与风寒两种类型。风热型症状多表现为:发热(低热37.5℃左右),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口干,鼻塞流涕,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可用桑菊饮含银翘散加减方治疗:桑叶15克、菊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15克、北杏15克、芦根15克、牛子15克、薄荷10克(后下)、荆芥15克(后下)、淡豆豉15克,一剂,上午首煎,下午复煎,每日服二次。
  风寒型症状多表现为:恶寒无汗,身疼痛,发热(37.3℃左右),咳嗽,口干渴,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浮数。可用麻黄汤含荆防败毒散加减方治疗:麻黄10克、桂枝10克、北杏15克、荆芥15克(后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一剂,上午首煎,下午复煎,每日服二次。3~5天即可治愈。

------------------------------------------------------------

 

http://s6/mw690/0023cvkFzy6QSrj0FWl15&690


索菲娅 抗病毒预防流感、清新空气驱除甲醛、防鼻炎香囊

 

【 功效】散风驱邪,解郁醒脾,避秽解毒。可以控制鼻炎、咳嗽、哮喘不止、预防流感、中暑、晕车。

【主要用途】

清新空气、消灭病毒、杀菌、防霉驱虫、除甲醛味、吸潮防潮、健康身心;可以放置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例如:房间、箱包、衣柜、鞋柜、厨房、汽车、洗手间等。既可以装点手机、挂包、腰链、衣物、车镜、车内、相机、门把、窗帘、柜门等等,既可装扮个人,又美化居室。享受提神醒脑,心定神宁,抵抗流感病毒、保健身心,是男女老少送礼之上等佳品。

【使用方法】

建议每天闻两次,每次靠近鼻腔近距离闻3-5分钟预防流感。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发作时可以迅速闻一闻以缓解症状。白天,可以挂在距离鼻子15-20厘米处,或是放在上衣口袋或纽扣上,晚上,可以放在枕头边,以保证吸收充足的量。香囊内的中药也需要定期更换,以免浓度降低。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次,每次三分钟,晚上睡前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用于芳香避秽解毒、抵抗流感病毒。

【规格】内含两小包,共20克。

在淘宝点击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c.w4004-5052768214.3.YylC8I&id=19672645031即可买到索菲娅医生自己做的纯中药香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