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病不外乎三个原因:一、结构,如骨架、关节、肌腱、肌肉、神经等变形;二、化学反应,如吃、喝、呼吸、接触等物;三、情绪。现今之医学往往忽视了第一种原因,而以第二种为主,第三种为辅。须知"是药三分毒",往往治一物伤一物!
名老中医言:"治肉不治骨,等于没有主;治骨不治肉,必定有遗漏!"人是脊椎动物,脊椎变形,往往是许多病痛的罪魁祸首!
情绪方面: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胃,忧伤肺,是有科学道理的。所以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与自己、家人都大有裨益!
颈椎: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应为“愈”,我认为)在颈.触觉不灵在颈五,肩周痛来找六七,负重不一是胸四,三处管定上肢病.
胸椎: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 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咳嗽原因见五相,张嘴短急气管伤,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腰二里急鸡鸣泻,消渴之源腿易肿,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无它难形成.腰三酸软眩晕症,耳鸣脑涨听不清,站起身来天地转,睁眼看事更不行.阳萎早泄性无能,妇女淤血肚子疼,传宗接代有障碍,胃里返酸秃头顶. 腰四疼痛膝变形,肌肉萎缩单侧重,走路形态罗圈腿,骨桥形成难矫正.腰五坐走蹲起难,髋轴变形生炎症.上楼难把台阶迈,天气变化更严重.
骶尾椎:站走不成蹲着行,咳嗽翻身更加痛,腿长粗细不一样,骨盆不正摔造成.连接全靠四个一,各司其职更甭提,临到末(原文为“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枢机.
要注意:骨桥骨癌加结核,溶合软化与空洞,手法施治应禁止,否则将会憾终生!”(刘鳌骨诊病源歌)
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肾虚,易多汗),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多汗)。触觉不灵在颈五(单侧头疼、脑供血不足、记忆力下降),肩周痛来找六七(颈椎)。腰二里急(尿频)鸡鸣泻(五更泻,易拉肚子),消渴(消渴症)之源腿易肿,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胆结石)无它难形成。糖尿病(症状为古之消渴症之一)与腰二关系密切。
《脊梁正,不生病》董安立,有一章猝死不一定是心脏的事一定要看。
食欲突然大增,能吃能喝,但又怕热喜凉,一定要小心!尤其是中老年人。基本可以断定胸六有问题,容易猝死!平时爱出汗与胸六、腰二均有关系。
从上往下:颈椎七节,颈一为寰(环)椎,颈二为枢椎(相当于门轴,管头部旋转);胸椎12节(也有11或13节的),均与肋骨相连,胸一俗称大椎;腰椎五节(也有4节或6节的);骶椎五节,基本长在一起,长不实者先天无力;尾椎3或4节。
不会平躺睡觉者,胸5、6、7或有问题:右侧睡舒服者左偏,反之右偏。
中老年妇女易发生腰4椎、腰5椎滑脱(滑向肚内,可能与怀孕期间腰椎负重过重有关)。轻者无知觉,重者大小便失禁甚至下肢瘫痪!若不能及时医治,应平躺为最佳。
平时应养成"坐正、站直、躺平"的好习惯。生命在于合理、适度、科学的运动和锻炼!如游泳,吊单杠等。
腰部可以适度牵引,颈椎绝不可过度牵引!尤其一、二节颈椎绝不可乱动!切!切!
骨诊(摸骨知病)后骨疗(正骨,非常细致,不同于江湖上粗枝大叶的正骨)难点在保持。
骨疗的作用就如同一个人摔倒了,自已起不来,需要别人搀一把。人体有些关节受外力变形易锁死,自己很难复原!骨疗就是让其归位。
树长弯了,如何扶直?
人体有神奇的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功能!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悟性如何?全靠自己!至亲至友,善自珍重!
脊椎不正而使人体生病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心、肝、肺、胃、肾等内脏器官由谁控制?由谁提供营养?其实大部分由脊椎中的脊髓及椎间孔分出的脊神经等控制。若脊椎不正造成椎管狭窄或肌肉长时间受力而压迫相关神经造成通路不畅或刺激相关交感神经,人体就会有相关病症。
譬如开车,油路不畅,发动机安能运转自如?
人的一生,脊椎很难保持不变形,如扛重物、摔倒、撞击(胸部受重击,在肋骨的传导下相连胸椎也会偏位)等,重者骨折、骨裂(明裂及隐裂),轻者脱臼、偏位!现今一般医者及患者往往忽视了后者。
血压是由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心输出量又受心脏舒缩功能、心率、血容量和回心血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外周血管阻力主要决定于血管口径和血液黏度,血管口径又受体液、神经(交感神经)和血管本身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上述各种因素就其对血压的作用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和(或)心输出量,使血压下降;二是通过增加外周阻力和(或)心输出量,使血压升高。在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使血压保持在正常的波动范围之内,如上述某种或多种因素导致减压作用小于加压作用时,就会发生高血压。
高血压按病因分两类:一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约占高血压病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是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
我认为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都是由于胸六椎(中间易变形、受伤)及腰二椎(腰轴之上部,多变化)偏位后压迫或刺激交感神经所致!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我的高血压就是吃药(西药及中药)无效后通过骨疗后痊愈的。
其它像顽固性高血压及妊娠期(胎儿五个月左右)高血压应该都与脊椎有关系(一般医生不知道,孕妇腰部受力大,关节易变形,若本来腰就不好,刺激交感神经,血压能不高?有的怀孕期间有糖尿病可能是同样道理)。
以下病痛若是在医院查不出具体原因或无法根除(症状消失,病根未除,常常反复发作),很可能是脊椎惹的祸:头痛、头晕、脑涨、偏头痛、睡眠不好、视力模糊、耳鸣、牙疼、脑供血不足、记忆力明显下降、面瘫、爱发脾气、手腕疼、胳膊疼、肩周疼、背疼、腰腿疼、心脏不好(心脏本身没问题)、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低血糖、胆结石、胃酸、溃疡、秃头、鸡鸣泻、尿频、肾咳(干咳无痰,夜间加重)、经常感冒、生殖功能不正常、过敏性鼻炎、哮喘、痛风、嗓子不好、胸口疼、肋间疼、岔气、异常肥胖、神经官能症等等!(可精研刘鳌骨诊病源歌)
脊椎受外力变形、偏位等引起的疾病或不适往往有滞后性。原因在于神经与椎管间有一定空隙,比如第一次受力变形较大,但椎管变窄后暂未压迫或刺激到神经,人不会有什么不良感觉,但后来受到很小的力,椎管二次变形很小,但却已压迫或刺激到神经,就会有不适或疼痛!时间久了,相关疾病就来了。中老年人椎间盘开始退化,椎管变小,身材也开始变矮了,再加上器官功能退化,就更易得病了。
有很多人不理解骨诊。骨诊治疗期间要求"站直、坐正、躺平",一天能躺二十个小时最好,三周内不能干活和剧烈运动,能保持3个月效果最好!"伤筋动骨一百天",相对于骨折和骨裂,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需知这期间是人体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期,保持不好效果就不好。
当你有头、颈、肩、胸、腰、腿、的酸、麻、胀、痛时,表明,你的脊椎已经出现问题了,多数情况下,只要你将错位的脊椎正位,症状也将会消失。
如果每一节脊椎骨都处于正常的位置,那么整个脊椎呈现出两个向前的弯曲(颈曲和腰曲)、两个向后的弯曲(胸曲和骶曲)。当脊椎的弯曲度是良好的————该弯的地方弯了,该直的地方都直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脊椎的生理弯曲改变,身体则往往陷入亚健康或是慢性病的困扰。
人体的31对神经分别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并贯穿全身,调节支配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骨盆、脊柱错位后,本来间隙就很小的椎间孔,首先变形,周围肌肉、韧带张力发生改变,脊椎的三维运动(前屈、后仰、侧屈)发生障碍,进一步压迫血管、神经,阻塞经络,引起一系列的感觉运动障碍和脏腑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机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早期的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部僵硬,多梦、失眠,口渴、心烦、耳鸣、耳聋、胸闷、气短,肩胛酸痛、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反应迟缓,腹部胀痛、小便困难、便秘、腹泻,肥胖、消瘦,男性阳萎,女性月经紊乱,经络进一步阻塞,病情进一步加重,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加速了人体的衰老进程,甚至发生癌变。同样,当某一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从脊椎骨上找到其异常之处,且直接通过养护脊椎拔除病根。
错位,就是骨头位置不正。骨与骨之间只要有轻微的错移、不正,就会引起周围正常软组织紧张、紊乱,相应的肢体就会出现的痛、麻、冷等不适症状。
复位就是用手法对骨头的错位微调,以达到筋、腱、骨、肉之间的平衡,从而解除、减缓其紧张和疼痛。
脊椎简介:
脊椎由7块颈椎骨、12块胸椎骨、5块腰椎骨、1块骶椎、1块尾椎(骶椎和尾椎分别是由出生时的4~5块骨头融合而成一块)组成。
每一节椎骨与相邻的椎骨之间都是通过复杂的关节、韧带以及椎间盘相互连接的。椎间盘就仿佛是脊椎缓冲压力不可缺少的"海绵垫",它的秘密其实埋在中央,那里有一种弹性极强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中,水分占了80%,所以它像果冻一样可以随着外界的压力而改变位置和形状。为了不让"果冻"四处滑动,在它的四周,还环绕着厚厚一层纤维,纤维环就像桶箍一样牢牢地把"果冻"锁在最里层--因为一旦这颗"果冻"溜出纤维环,就会压迫到从椎骨中央穿行的脊髓神经,产生各种痛苦的症状,也就是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类型。椎骨之间的其他小关节、韧带也同样有可能在我们每天的行动中发生各种损伤。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只是很微小的细节,不足为奇,实际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破坏脊椎整体,乃至影响全身的健康。例如,某一节颈椎错位,极有可能压迫到与之相连的脊神经,导致其下方脏器功能的失调,因为穿过颈部的脊神经往往要通往全身各处,所以全身功能都会因此而受牵连,高位截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某一节腰椎间盘突出,则有可能导致位于它上方整个脊椎生理弯曲发生改变,继而压迫椎管里的脊神经,不但引发剧痛,还影响脏器功能。
我们的头、颈、肩膀,如同树枝一样,它们与脊椎这根主干是不能分开的整体。严格来说,头部甚至可以认为是脊椎的延伸,因为头和脊椎从我们还是胚胎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连为一体、共同生长了。所以脊椎的姿势会直接影响头部,而头部的活动也直接影响脊椎,影响全身功能。连接头与脊椎的是我们的颈部,如果您姿势不当,例如习惯头部向前倾、下巴过分内缩、肩膀耸起等,都会造成颈部肌肉紧张与僵硬,长此以往不但肩膀会感到疼痛、麻木,整个背部甚至都会感到不适,乃至全身健康水平下降。
那么骨盆呢?骨盆牵制着脊椎基底,影响它的自然曲度,如果骨盆过于往后、过于往前或者两边骨盆一高一低,都会导致长短腿现象的发生,进而使脊椎侧弯、脊髓受到压迫,最终使得与脊神经相连的脏器功能下降。
错位可能导致那些疾病?http://s5/middle/6b5b5612n94227909f7b4&690
http://s15/middle/6b5b5612n94227b56cd9e&690
http://s3/middle/6b5b5612n94227ec34ad2&690
颈椎1 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
颈椎2 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
颈椎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
颈椎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
颈椎5 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
颈椎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
颈椎7 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痛
胸椎1 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
胸椎2 气短胸痛
胸椎3 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胸椎4 胸背痛、胸闷、长叹气
胸椎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
胸椎6 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胸椎7 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
胸椎8 免疫功能低下
胸椎9 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
胸椎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胸椎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病
胸椎12 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
腰椎1 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腰椎2 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腰椎3 膀胱、月经不调、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
腰椎4
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
腰椎5
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
骶椎 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
尾椎 尾骨痛
你可以对照上图或上表,检查自己的那块脊椎骨错位了,或自己有什么症状,检查相应的脊椎骨是否错位,用正骨的方法将错位的骨头正位。
怎样简易检查:
1.被检查者最好是穿一件薄衣,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一侧;
2.检查者两手都取出食指和中指,靠近被检查者头部的一手横向按住脊椎的上段;另一手与脊椎方向竖直平行,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中心线的两旁。顺着脊椎用大约两分的力量往下滑动。
3.看脊椎是否正直,一方面通过手下直接的触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衣服上留下的滑动轨迹,这也是建议穿件薄衣的原因。
也可以这样自我检查:
用一筒保鲜纸,中空处用木棍填实,外再卷一张浴巾,仰卧在硬床上,用该棍卷从腰至颈在背上逐节抵压,有痛处即是。(也可以代替保鲜纸筒)
脊柱定位:
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不能转动的是胸一;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正骨的方法需要正骨医生施治。轻微的脊椎骨突起,可用两只大拇指叠加按压凸出的脊椎骨,按压时可在脊椎处,先用生姜去皮后涂抹药酒再按压,压平为止。内凹和侧弯比较难自己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