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拔罐与留罐

(2016-03-28 17:26:22)
标签:

杂谈


拔罐操作

(1)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


(2)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一圈后,迅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


拔罐后,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取罐。取罐时,一手扶罐身,一手手指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不可硬拉或拖动。


拔罐注意事项

(1)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2)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3)常用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4)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


留罐法操作

1.选择部位。 

2.用镊子夹1~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3.10~15分钟起罐。 

4.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留罐法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室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如有晕罐可参照晕针处理。

2.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充分暴露应拔部位,有毛发者应剃去,拔针罐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选好体位,嘱患者体位应舒适,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4.老年人、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

5.施罐手法要纯熟,动作要轻、快、稳、准。拔多罐时罐间距离应适中,过远影响疗效,过近易痛易落。

6.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其局部和全身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