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教案设计
(2018-05-31 16:55:05)分类: 教学资源 |
课题 |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
教学课时 |
1课时 |
|
课型 |
新授课 |
内容 |
|
|
教学 目标 |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
|||
教学 重难 点 |
重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
|||
学情 分析 |
学习 起点 预测 |
在整十数减整十数和2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要先让学生熟练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口算。 |
||
学习 困难 预测 |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会有困难。
|
|||
教学 准备 |
教师:课件 学生:小棒。 |
|||
评价 设想 |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然后互评、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
|||
板书 设计 |
35-2=
|
|||
步骤 |
教学流程 |
|
自主学习 |
1、阅读教材第69页主题图,理解图意。
有_本故事书,借出_本。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有_本动漫书,借出_本。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2.你会解答吗?(列式计算)
35-2的计算方法:先将(
35-20的计算方法:先将
( |
|
导入 |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去图书馆帮叔叔阿姨整理书架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图书馆的货架。) |
|
示标
|
学习目标: 1、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
|
重点 难点 突破 |
一、组内交流,对学群学 组长负责,先同桌互助、交流自主学习,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组内群学。组长安排好汇报、展示的内容及详细分工。 二、展示汇报,引领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及时补充、指导和强调,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及时评价、质疑、补充、纠正。 1、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2、谁来汇报你算出的结果?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方法一:用计数器的方法计算:35-2=33 方法二:先算5-2=3,再算30+3=33 3、研究第二种算法及算理 (1)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学生汇报: 把35分成30和5两部分,先用5和2相减等于3,再把3和30相加。35减2就等于33 (2)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算是你们会算了,那35-20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35-20= 强调利用数的组成分一分在计算。 (3)回顾对于35-2,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减,就是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减,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减。 三、巩固练习 P69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
|
总结 拓展 |
(1)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你认为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最应该注意什么? |
|
做业 设计 |
基础题 |
口算40-10= |
中档题 |
P71第1、2两题 |
|
拓展题
|
李叔叔一共摘了68箱香蕉,还剩下5箱。运走了多少 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