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心得体会

(2015-12-04 10:47:55)
标签:

实验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心得体会

郏县第三实验中学    刘亚歌

在我校的2015年“教科研活动月”实施读好书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于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一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吸收了很多精辟的观点。使我充分领会到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怎样打造理想课堂。

理想的课堂,就是最大可能的促进和实现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生是主体的学习理念。这是有效学习的关键点,也是我们老师应该注意学生学习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把课堂的注意力从老师转变到学生的关键所在。它包括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的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和生活以及生命的共鸣。我觉得这三重境界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增长的,是打造理想课堂必不可少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拥有也是共同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地点。新课程标准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素质教育告别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从对老师命令的服从者到学习主体的转变,是让老师从施号发令者向课堂主导着转变的过程。只有打造理想的课堂,实施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学校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打造魅力课堂魅力学校。

第一重境界实现“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到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教学框架体现了教什么和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两大教学元素。是一个既讨论课堂的能帮助我们有针对的描述课堂,又能帮助我们讨论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包括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统一 的体系可参照,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有效和有生命力。它将课堂教学清晰的划分为几个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其核心部分划分不同的小板块。注意每个板块所要达到的目标,严格完成,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能最大限度的被利用起来。这样一来不仅使课堂能够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充实的内容。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于老师提出的:左手教,右手学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对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尽快的进入到练习的角色中。我们教师都知道,我们交给学生知识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平常中能够应用。特别是我们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与别人沟通。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同时练习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我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尽量让学生学完知识点后,多让学生练习,特别是口语的练习。有效的教学框架也提倡老师在思考教学的时候,去思考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教案只写教师教的部分,让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分钟都能有计划,有目的。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获得求知的快乐。理想的课堂的第二重境界是更深一层的境界。在书中于老师提出课堂的中心在于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以及解决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注重这个过程。不是以往我们提倡的机械记忆,而是给学生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有一种参与感和成就感。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和实现的。就我自己感受而言,在英语课上很多学生都很怕说英语,认为说英语很难,特别怕说错让别的同学笑话。我一直鼓励学生不要害怕说英语,大胆的说,可以先是简单的单词,变为简单的句子,再到后来流畅的交流。这都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让学生们成立很多个英语角,学生可以按程度自由组合,看谁有进步,每个学生都会为自己取得的进步而高兴。也为他们能够使用他们学到的知识而 感到由衷的开心,不会觉得学英语没有用,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让学生获得知识的乐趣,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这重境界也是整个三重境界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老师都应该努力达到的境界。在于老师看来,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都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一种教学中的领悟,它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的效果。课堂和社会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课堂和人类的命运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维持和组织好课堂教学,也要认识到知识内在的魅力,并带领学生认识到课堂和课程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我觉得教育的本身就是关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成长。在英语教学中很多的课堂教学也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包括课程的设置,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都在为这个最高境界而精心的安排和实施。我觉得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单词,学语法,还应该去关注外国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打开学生们的思维视野,让学生从横向和纵向都能够思考,然后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中去,不在局限与这一个学科的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产生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间的共鸣,实现真正的对话。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学的很多,需要吸收的东西还很多。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照《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在实践中能够向这三重境界靠近,努力提升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