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各种能力发展标准
(2011-09-13 17:45:44)
标签:
杂谈 |
中班幼儿各种能力发展标准
一、日常生活
1、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进餐。能安静进餐,能保持桌面、地面清洁,学会收拾残渣及餐具,
饭后漱口、擦嘴。
14、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能听信号集合、分散、排成
四路纵队。
16、会利用球、绳、棒、圈及其它废旧材料(易拉罐可乐瓶、报纸、棒等)开展体
育活动,进行一物多玩。
18、在游戏中,能遵守游戏规则。
3、能主动、有礼貌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情绪愉快,喜欢阅读图书,欣赏和表达文学
作品的内容和情境。
4、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话和回答问题,声音响亮,速度适中,会运用较多的名词、动
词、形容词,理解并运用常用的副词、连接词、重叠词、反义词等。
5、会看多幅图片和情境表演,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图片和表演情节的过渡,
并讲述整套图片和情境表演的内容。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回忆讲述生活趣事或
围绕主题进行谈话。能在各类讲述中,学会运用新词。
6、能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欣赏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会用
语言、动作、表情表示对作品的理解。会独立背诵诗歌,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在教师指
导下会进行故事表演。
7、会独立地翻阅图书,能理解和讲述图书画面的主要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8、关心周围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并理解其含义。
9、喜欢在集体中说话,发音清楚,声调较准确。
社会
1、能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2、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学会和同伴交往、合作:学习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并
学习谦让和分享。
3、
日生活常规。
4、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
5、初步形成诚实、助人等良好品行。
6、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并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爱集体、爱家乡。
1、能主动地参加科学活动,大胆地探索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
2、会照料自然角的动植物,关心爱护动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积累周围环境中自然物或明显的自然现象与人们关系的具体经验。
5、了解周围生活中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能正确安全地使用简单工具做小实验
和小制作。
6、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主要特征,具有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并会按照一定
(指定、自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7、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1、能注意和发现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关系,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2、会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尝试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一组物体进行
分类。
3、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4、感知和体验10以内的数量,学习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初步
体验等量关系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5、认识1-----10的数字,理解其实际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6、认识长方形、梯形,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学习将长方形变换、组合,初步感知形状的
守恒。
7、认识上下、前后、正确运用上、下、前、后等方位。
8、在日常生活中,能理解并会运用昨、今天、明天等词表示时间。
9、在集体活动中,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己选择数学小组活动,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
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1、
的快乐。
2、
曲,吐字清楚,能跟着歌曲的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喜欢自己唱歌和在集体面前唱歌,并
注意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相一致。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歌表演,学习为熟悉
、工整的歌曲续编、改编部分歌词。
3、
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在联想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和知识经验,改编舞蹈部分
动作和做象征性动作。
4、
音色,选择相应的节奏型和乐器为音乐伴奏。能集中注意力看指挥。养成良好的取、放、换
乐器的习惯。
5、
、摇篮曲、舞曲的不同性质,在感受中能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并有积极的外部表现。
美术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有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2、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与主要特征,能围绕主体安排画面,确定
和处理主体与添画物的位置及上下、左右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3、认识多种颜色,有目的地选用颜色,并能小面积涂色。
4、能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欢用折、剪、贴等玩纸方法和捏、粘、接等泥塑手
法进行简单的造型。
5
极关注周围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
6、参与创设艺术化环境的活动,感受创造美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