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0-12-01 00:21:0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工作
硕士生导师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6.jpg 
沈一丁,男,教授,博士, 陕西科技大学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陕西省三五人才,教育部轻工与与食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70多篇,EI摘录8篇,出版专著8部。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完成的科研项目有20多项,其中6项通过了省部级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其它科研成果奖多项,有15项转化为生产力。主要致力于各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轻化工助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8.jpg
张光华,男,1962年10月生,博士,教授,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纳米学会理事,陕西省咸阳市第四届优秀科技人才奖。主要从事功能性高分子与造纸化学品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者正在承担或已完成的纵向科研项目有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轻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报国家专利6项,其中获批2项。已出版专著7本,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2篇。主讲本科生的《应用化学导论》、研究生的《工业助剂》、《造纸化学品》、《水处理药剂与防腐化学品》等课程。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0.jpg
李小瑞,女,1958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高分子科学实验方法》、《新领域精细化工》等4部。97年以来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共5项,获奖3项。研究方向为皮革、造纸化学品的制备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讲“有机化学”、“波谱分析”等四门课程。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有5项:桉木化机浆配用系列造纸助剂研究,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为阳离子松香胶子课题负责人;羊毛脂高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95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第一;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鞣剂的研究,96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排名第二;新型陶瓷用有机材料的研制,陕西省发展基金项目, 排名第三;苯乙烯马来酸酐两性共聚物鞣剂研究,中国轻工总会98年发展基金项目,排名第三。以上项目中负责合成与表征。获奖5项:系列皮革化工材料开发与生产,96年陕西省产学研三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视同省科技进步奖),排名第二;RCF改性结合型加脂剂,9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皮革防水性手感剂HF-SW,中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二等奖,排名第二;WC-913羊毛净洗剂,95年陕西省轻工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RCF改性结合型加脂剂,94年四川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出版三本书:《高分子科学实验方法》,陕西科技出版社(97年),主编;《高分子科学与皮革化学品》,陕西科技出版社(94年),24万字,撰写10万字,第二作者;《新领域精细化工》,中石化出版社(98年),副主编。参编"有机分析",吉林大学出版社(93年)。发表论文24篇.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1.jpg
李仲谨,男,1946年生,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系1970年毕业,陕西省化学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计量学会热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包装材料、环境工程、环境材料、绿色化学。承担项目:氨基酸配合物的研究、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的组成机构与相关性、乙烯基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与皮胶原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玉米淀粉微球合成技术条件、及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抗逆减灾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研究其产业化。论文或著作题目:《粉末涂料光亮剂的研究》、《环境污染的发展及状况》、《丙烯酸树脂与铝配合物鞣剂合成及其应用》、《超细颜料钴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元宝枫丹柠的研究及在皮革、印染上的应用》、《电镀废铬液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Thermokinetics of Liquid-Liquid Reaction of Dy (No3)3 with Histidine(SCI收录)、Two Factors Affecting Chemical Reaction、《三元体系LaCl3-Ser-H2O(25oC)的研究》等。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4.jpg
安秋凤,女,19652月生,博士,教授,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陕西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学科以及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的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自然科学计划发展项目评委、教育部科技发明奖评审专家、陕西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有机硅材料编委、化工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主要从功能性有机硅/氟材料的合成、应用及其基础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计划发展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与美国Dow Corning 公司的横向合作等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获奖四项,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轻工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目前主持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主题)工业项目“新型纳米杂化氟代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的研究与产业化”、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聚硅氧烷超分子膜的自组装、机理与性能”等项目3项。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5.jpg
张敏,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1990年9月至1992年1月进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学习。1992年1月赴日本留学,1996年3月获得日本鸟取大学联合大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10月日本科学振兴会博士后出站。 1996年10月至2001年3月任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昆虫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任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4月2004年8月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部研究员。2004年8月回国,现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40余篇。日本专利6项,日本产业化产品2项,中国发明专利两项(公示中)。主讲本科生《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表证》、《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生《聚合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能》、《环境化学进展》、《环境生物技术》等课程。 
主要承担项目: 
    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
    温州科技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H20080045),2009-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3056),2007-200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03099),2005-2007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技计划研究项目(04JK217),2004-2006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降解机理、环境材料的长寿命化(如老化、劣化防止、自修复等)、环境材料的毒性评价、医用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特色: 
  1.采用环保型绿色催化剂在短时间内合成高分子量的脂肪族聚酯,克服了以往合成聚酯所用有毒有害的催化剂、交联剂、所需反应时间长等缺点,目前已经完成中试实验,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2.针对西北地区土壤条件,模拟自然环境下脂肪族聚酯及共聚酯的降解,并研究其降解机理,降解速度的控制,为生物降解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3.针对高分子材料在使用中受热、光、外力等条件的影响会产生老化,而导致性能下降的现象,研究老化可能的反应途径及自修复的机理。
  4.针对现有环境材料中各种添加剂的毒性、生命周期、应用性能、再生循环、低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综合环境评价。 
  5.利用天然高分子甲壳素、丝素等多糖、蛋白质研究开发新型创伤和药物缓释材料。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6.jpg
顾玲,女,汉族,1962年8月出生。工学硕士,副教授,19828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西北轻工业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先后从事“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精细化学品分析”、“环境检测技术”、“工业分析”、“轻工技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7.jpg
杨百勤,男,1962生,汉族,陕西乾县。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现任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陕西省化学会物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会主席。近年来主要教学情况:每年承担日校生十几个班的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为研究生开设:化学热力学导论、表面化学、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及结构化学等课程。参与省教育厅项目:工科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啤酒发酵母的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国家档案局项目:工程图纸的蓝图显色及底色脱酸、无破损纸张表面pH计研究。近年来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研究论文8篇。出版教材2部,主编《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出版社)、参编《物理化学参考》(高教出版社)。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8.jpg
郭睿,男,1959年10月生,硕
士,教授,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工程专业。1993年在美国BELD进修学习,现任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究。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项,与西安三业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了产品研发中心并任主任。出版或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9.jpg

马养民 ,男,1963年1月生,博士,教授。1987年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 1996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2003年在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来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和有机合成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攻关等各级各类课题近20项,获得省、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2项。主讲本科生的《天然产物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现代分离技术》以及研究生的《药物分析》、《天然药物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花果内生真菌中抑制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20772075),2008.1-2010.12.
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植物内生真菌中抗生素类代谢产物的研究”(208144),2008.1-2009.12
3.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经济林木高效活性成分分离提取技术研究”(2009K02-02),2009-2010
4.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花椒籽油中分离高纯度α-亚麻酸的关键技术研究”(09JK356),2009.7-2011.7
5.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沙棘果渣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XK06014-6),2007-2008

http://huagong.sust.edu.cn/images/11111.jpg

李刚辉,男,1978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会员,《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期刊审稿专家;现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主要从事精细有机高分子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氟碳有机高分子及其无机杂化体系的研究;油田化学品的研究。主讲本科生的《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聚合物的界面与表面》、《制革化学与工艺》以及研究生的《聚合物合成与表征》、《高分子科学实验方法》等课程。

近年来,先后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横向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13115工程、成都印钞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4项的研究工作。现已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23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出版著作1部;2008年度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获陕西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和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07年获咸阳市第三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三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