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

(2011-10-04 08:59:22)
标签:

侧帽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

情感

文化

分类: 闲品纳兰词


http://s13/mw690/6ffaf43cge0b864d20dcc&690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

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

 

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

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蝶恋花》

 

这是当年纳兰容若和所爱的女子在一起时的情景,正是幸福浪漫的时光。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那时,夏夜的庭院里,树叶上落满露水,蝉鸣已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窗纱碧绿如烟,那如烟窗纱外的月亮玲珑如玉。这两句出自李白《乌夜啼》诗云:“碧纱如烟隔窗语。”又有《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并著香肩无可说”,纳兰容若和女子并肩挨着却没有说话。宋人秦观在《蝶恋花·题二乔观书图》中说:“并倚香肩颜斗玉,鬓角参差,分映芭蕉绿。”

“樱桃暗吐丁香结”。樱桃喻女子红唇形似樱桃。白居易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丁香结”本指丁香花蕾,后以之喻心中的愁绪郁结难解。晚唐五代词人李珣《河传》有句云:“愁肠岂异丁香结” ;再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冯延巳《醉花间》:“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都是比喻心中的忧愁。这里是说那美丽女子的樱桃小口轻轻地向郎君诉说着自己心中郁结的愁怨。有人曾经猜测,这“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可能是暗喻恋人之间拥抱、接吻等亲昵欢爱之举。当然,作为现代社会的人这样理解也不无道理。但从纳兰作词的本意来说却不然。王安石有诗云:“殷勤为解丁香结,放出枝间自在春。”正是说的解开心结,欢颜如春。

不过,纳兰和心爱的女子哪怕只是“并着香肩”、“樱桃暗吐”,也已是无限的旖旎风流。是呵,只要她在身边,一切烦恼都如云开雾散,岁月便已静好圆满。

下片“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鱼子缬”是是一种手工扎染技术织物,上有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状图案花纹。唐代段成式《嘲飞卿》云:“醉袂几侵鱼子撷,飘缨长罥凤皇钗。”那个女子忽而笑着卷起鱼子花纹的轻衫,试扑着流萤,却惊起了双栖双飞的蝴蝶。

“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玉腰”是指蝴蝶。据《清异录》载,晚唐诗人温庭筠曾有一联:“蜜官金翼使”,下联请教了很多人也没对上。后来还是他自己想出来了:“花贼玉腰奴”。上联写蜂,下联写蝶,堪称佳联绝对。

那惊飞的双栖蝴蝶腰身纤细,沾满花粉,上下翻飞的身影恰似那女子轻盈可人的身段。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浪漫。而纳兰容若也正好看到了这一幕,……

如今,那双栖双飞的蝶蝶似乎又在眼前晃动,那似乎是一双情侣的精魂所化。纳兰要追着她的芳魂去寻梦,化作一双翩翩彩蝶。

欢乐愈甚,悲痛也愈烈,人生那不相思绝。命运时常无法改变。每一颗心灵却希望找到安顿的地方。所以,纳兰离我们似乎已经很远,其实却又离我们很近。他的文字常常不经意间就打动了现代人的心灵……

http://s5/mw690/6ffaf43cge0b86b4a3c54&690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

 

山花子
  

这是一首纳兰词中比较少见的、写儿女欢情的词,颇有花间风格。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护双栖。”起首两句写得甜软香艳。昨夜的浓香让人分外觉得甘美如饴。而那苍天也似有情,给那双双同宿欢好的鸳鸯情侣以那温暖美好的护佑。“妍暖”形容环境、气候与氛围的美好和暖。

“桦烛影微红玉软,燕钗垂。”“桦烛”是用桦树皮将蜡烛卷起来,应是富人家才用的蜡烛。以“桦烛”称蜡烛,颇有小资的范儿。“桦烛影微”也就是屋内烛光变得暗淡微弱了。“红玉软”,古人常以“红玉”比喻美人的肌肤色泽温润如玉。《西京杂记》卷一:“ 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这是说赵飞燕姐妹姿色美艳,肌肤色如红玉。和凝《临江仙》也有:“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唐施肩吾《夜宴曲》:“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宋代吴文英《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词:“春温红玉,纤衣学翦娇鸦绿。”姜夔也有词云:“如削肌肤红玉莹。”在纳兰《鬓云松令·咏浴》词中起句便是:“鬓云松,红玉莹。”

“燕钗”是古时女子插于发髻上的一种燕形钗。元代杨维桢《题杨妃春睡图》诗:“蟠龙髻重未胜绾,燕钗半落犀梳偃。”《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洞冥记》:“元鼎元年,起招灵阁。有神女留一玉钗与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共谋欲碎之。明旦视之匣,唯见白燕直升天,故宫人作玉钗,因改名玉燕钗,言其吉祥。”说的是神女赠给汉成帝一枚玉钗。成帝赠给了赵婕妤。后来宫女们准备将这玉钗砸碎,谁知玉钗却化为白燕飞走了。后来宫人们仿其形制作钗,改叫“玉燕钗”。

这里的“桦烛”与“燕钗”以精美名物寓意华贵美好,以烘托此良宵春夜的氛围。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这几句这两句化自明代王彦泓《鳏绪三十二韵》中的两句:“悔多翻自笑,怨极不能羞”。纳兰改动得很是生动,写出了情热欢好之际情人间那种欢嗔啼笑的神态。他和她有时看上去好象有些愁怨,却忽而又笑了起来。本是欢乐无极之时,却又似乎在哭泣。对闺中小儿女似嗔实喜、欢极而泣的情态,观察和描绘得可谓纤毫毕至。

“央及莲花清漏滴,莫相催。”“央及”是请求、央求之意。“莲花清漏” 也是对更漏的美好说法。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唐代张乔《寄清越上人》诗云:“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这两句是正处在两情缱绻、情浓心热之中的情侣真想求那时间不要过得太快,那更漏的声音不要催得那么无情。

 

有人认为纳兰这首《山花子》可能是写新婚之夜。从上片看确有新婚的氛围。但是下片中的“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却非新婚之夜的情形。古时新婚之夜男女多半初经房中之事,多是羞涩难当。很难想象会这样纵情地喜嗔啼笑。

不过,纳兰容若学词是从花间词从手的,也写过一些香艳词。如一首《鬓云松令·咏浴》格调就不甚高雅:

 

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晌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写的是一位美艳女子沐浴后鬓发蓬松、肌肤温莹的娇慵情态。一句“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微见艳俗。可见纳兰容若的早期词作受“花间体”和那晚明王彦泓“艳体诗”的影响颇深。

 

http://s5/mw690/6ffaf43cge0afa5636de4&690

    纳兰容若的爱情词篇篇幽怨,如令人销魂的精致古玉。对纳兰词的品读便如玩玉赏玉。此书主要通过意象和用典分析,佐以各类历史资料还原词文之场景,细细品味纳兰容若爱情词作近八十余首。尤其对“金井辘轳”、“玉钗敲竹”、“盈盈”等一些纳兰词中前人很少注意到的特殊意象进行了独特思考与深入阐发,笔锋直抵古典爱情在浪漫与浮华之下的人性底蕴与情感内核。词人的情感内蕴一经道出,作品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每到晚间万籁俱静,一灯如豆,这时候最爱的仍是那感怀身世、寄情别思的纳兰词。往往一读便沉湎其中,轻吟浅唱,浑然忘我。

 

当当网购地址: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778843#ddclick?act=click&pos=22778843_3_1_q&cat=&key=���&qinfo=30_1_48&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30613145519320301130856654157890&ref=http://www.dangdang.com/?_ddclickunion=536-534-hao360ming|ad_type=0|sys_id=1&_utm_ad_id=30269&rcount=&type=&t=1371991823000

亚马逊网购地址: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88LGJKS/ref=s9_simh_gw_p14_d0_i3?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4&pf_rd_r=18NW3S73M3G5KM8KH1TQ&pf_rd_t=101&pf_rd_p=58223152&pf_rd_i=899254051

京东商城网购地址: 

http://book.jd.com/1101513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