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医学及其他16

(2022-08-07 16:01:06)
标签:

育儿

健康

时评

分类: 个人日志

关于补钙,每个商家都大肆宣传各自的卖点,什么好吸收、什么高沉积、什么超微、什么分子钙、什么活性钙……八仙过海,各显神。实际上,不管啥钙,都是以离子形式被吸收。

孩子缺钙,吸收的就好,不缺,吸收的就少。

 

明代的《万氏育婴家秘》载“陈氏养子十法”: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

后背有很多的要穴,为避免寒邪伤害,所以要暖;腹部有孩子娇嫩的消化器官;足部经穴交汇,不可凉;头,大脑,身体耗费能量的重要场所,热则神不能清;胸部过热易生心火,导致孩子坏脾气。

 

现在的孩子学习太累了,阳光见得少了,阳刚之气也少了。少了阳光的刺激,近视率也增加了。

据报道:中国孩子的近视率是美国的四倍!

 

寒热,现代医学是无法理解的。

寒冷地带的人的体格、寿命一般要比热的地方的人要好一点、长一点。

 

为啥被保暖“好”的孩子容易感冒呢?因为他(她)们的体表经常是松懈的,毛孔张开的机会比有“凉意”的孩子多得多。一有冷风来袭,孩子就像大棚里的小菜,蔫了。

日本小孩抗生素的使用率估计到不了中国孩子抗生素使用率的十分之一,不像中国这些“病夫”样孩子容易感冒,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接受汉唐时华夏文化的熏陶,日本孩子穿的少。

日本从没有亡过国,而中国却因为蒙古人和满洲人,文化和传统遭到了摧残。

 

临床近二十年了,想想自己走过的这些曲折的路,有时也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有些接近真实的东西往往不被允许说明,这也是医疗界的一个悲哀吧。毕竟,目前的医疗市场还是“钱”在掌权。当钱站起来说话时,所有的真实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了。

 

孩子的病因无外有三种:一是吃差了;二是冷热过度了;三是乱服药。

孩子得的病也是:一是发烧了;二是咳嗽了;三是五脏病了,其中尤其是脾肺受伤多见。

五脏的病常见的原因:

1、肝:西药的滥用,直接伤害了肝的功能。聪明、负责的家长能阅读西药的说明书。

2、心:心在五行属火。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寒性的、压抑机体阳气的)、滥用点滴,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的火力,就像冷水灭火一样。

3 4、脾肺:因为最为常见,所以下面有专述。

5、肾:抗生素、激素的滥用,直接导致孩子的肾受伤,尤其是激素,最直接的就是造成孩子提前衰老。这也是西方医学发达的国家对抗生素(更别说激素了)的控制比控制枪还严格的原因。

 

家长爱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不能以“爱”为借口,戕害孩子!

前几天值班,有个家长孩子发高烧,来了两拨大人,加上孩子和司机,一共八个人。我建议先服药观察,这几个大人开始一顿呛呛,我就安静的看书,等他们研究结果。最后他们决定给孩子输液,理由是:“孩子这么高烧,不输液怎么能好?”

于是我就给开输液,他们要求向点滴里加退热药(地塞米松),我告诉他们那是长效激素,他们又一顿pang pang,结果是不加激素,打小针(安痛定),我告诉他们:安痛定12岁以下禁用,是成人药…….

最后,抗生素加激素、加清热解毒的中药制成物(喜炎平),静滴了…….现在给孩子看病,不是治疗孩子,而是看大人。

 

爱孩子,就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快乐的心情,一个能经历风雨的坚强的性格。金钱、权力、安逸奢豪的生活和这比起来能算什么?

如果你想为孩子着想,请你学点医学,尤其是中医儿科。因为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如果你会一点中医疗法,你的孩子可能到成年也不用输液!孩子不会因为输液伤了五脏六腑。我很多的朋友的孩子从小到大一般都没有输过液,因为我知道一点中医。

 

我望望窗外,有几个孩子在中医院的院内玩耍,虽然天还是很冷,这应该是农村的小孩,镇里的孩子才不会这样呢。因为这两天降温(今天是2015-04-07)。

 

人之初,小孩子的身体清灵之至,有一种清纯的阳气,让孩子的腿不闲着。人老了,阳气衰了,所以腿脚就不爱动了,也不好使了,民间有“人老先老腿”的说法。

 

孩子的脾胃很是娇气,而现在孩子吃的一般都很差。有人说了,我家条件还行,孩子想吃的基本都能满足。

能么?我不信。

您能给孩子吃到非转基因的玉米面饽饽么?你能给孩子吃到没有抗生素残留的猪肉么?你能给孩子吃应时应地的没有农药化肥的蔬菜么?

我小时候就能吃到。

那个时候拿个大饽饽,到地里薅一根葱,拿手一撸,就跑出去,到河里抓鱼去了。其实,现在想想那时的肥料是农家肥,蛔虫卵很多,所以年年需要打虫子。现在的孩子肠胃里的化学的毒物太多了,蛔虫都不好过活了。

现在的孩子吃化学的东西太多了,各种香精、添加剂、色素,五花八门,孩子本身就很“馋”,因为孩子的脾胃是“好奇”的,对很多没有感觉过的味道感兴趣,而这个时候,家长给孩子吃那些“邪”的人工香味物质,不是自然界的,这些味道不能正常入五脏,造成孩子一种错觉和过度感受,而对于甘淡的那些入脾的真正的香味不再感兴趣,这就是脾胃最初的受伤

我这几天吃玉米面饽饽,吃着很香甜,我的孩子已经感觉不出这种朴实无华的醇厚纯粹的香甜了。

我们公司今年卖开始卖葡萄酒,莫高牌,我有时喝一些干红,味道很好,虽然低端的只有几十块钱。昨天拿了葡萄酒佐餐,同桌的不喜欢喝,因为他们已经感觉不到草木果实的清的纯的香味了。

他们说葡萄酒酸苦涩,要掺雪碧喝,我没同意。过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哥们喝到了莫高的高端葡萄酒,他说不掺雪碧没法喝,我的鼻子差点气歪了。这么好的酒,好几百元,硬是给糟蹋了。

葡萄酒开瓶时闻一下酒的气味,如果是醇的果木的香味,那是真酒,如果有一种稍微刺鼻的轻飘飘的气味散出来,那就是香精、酒精、色素勾兑的假酒。葡萄酒的“水”很深,大家喝的很多是劣质酒。

 

肚兜,现在少了。这个东西能呵护孩子娇嫩的脾胃

 

常有小孩儿的家长问我孩子吮手、咬手或是其他一些小的不良习惯,因为总有很多的患者等待看病,所以常常不能很好地给患儿家长解释孩子心理的问题。

有的孩子很大了,甚至到了两岁还在吃手,这种情况就表达了孩子的不安,缺乏安全感。多数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或是孩子的父母脾气不好,经常发脾气,或训斥孩子,把孩子吓到了,于是孩子寻到内心深处的本能来安慰自己——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对孩子关心少,接触少,孩子缺乏安慰。这种情况就需要多沟通了。

 

孩子从母亲的子宫里出来,就代表要“独立”了,要独自应对外界的环境。逐渐接触阳光、雨露、风雪了,过度的呵护就是“害”。就像新生的小芽,室外的长得永远比室内的结实。

 

给孩子买衣服尽量不要图便宜,衣服制造过程中只有天才知道还要添加什么有毒物质。穿之前一定要洗,洗衣液要比洗衣粉害处小,洗完最好阳光一下。

 

临床上,我们常见到无汗的发烧,干烧就是不出汗。往往化验血还查不出问题,只好解释成“病毒感染”。我也常常那么干,否则你怎么解释?其实治疗方法就是让他出汗,汗出即愈。

 

刚才接个同事的电话,问给孩子煎中药用电还是用液化气,我告诉她,“火”本身就是一味药。

 

孩子不要吃得太精细,维生素、纤维素少了,对孩子的成长和器官功能不利。

 

保健品不是药,有些好,有些太差,我只能劝大家睁大眼睛,不好发表意见。

我对很多保健品的定义就是十块钱的东西加上二十块钱的加工费,卖到百块钱,我们为何不直接去吃十块钱的东西呢?

 

孩子一出生,产科的医生会给孩子肌注维生素K1。大一点,会告诉孩子家长给孩子吃维生素D的制剂。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去医院查个血常规,主要是看血红蛋白浓度,以确定是不是给孩子补充铁剂。

我想起一例案例,那是在我刚毕业不久(上个世纪),我有一天出门诊,有个很小的孩子因为发烧拉肚子来看病,我看到孩子有些轻微的抽的症状,问孩子母亲,是不是纯母乳喂养,孩子母亲点头,我告诉她:你家的孩子可能是脑出血。患儿的姥姥或是奶奶听了,很生气,抱孩子就走。我追出去,跟她们说:如果不信我,可以换专家门诊看一下。后来中医院脑CT证明了我的诊断。

因为母乳中缺乏上述的三种物质。

 

现在很多孩子患猩红热、中耳炎,于是被建议静脉点滴抗生素1-2周,其后果和对未来的影响为何没有人统计呢?对于上述的疾病,中医药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很少有副作用,为何患者没有被建议呢?

 

孩子晚上少吃,少喝牛奶,这样孩子睡得能好一些。牛奶有助睡眠是扯淡。

 

现代医学是科技,就像CTB超、各种检验,你不需要有太多的医学知识,你只要会看会用那些机器就可以了。

某些外科病、妇科手术等,现代医学看这些有形的病还是很厉害的。其实,我们的前辈看这些病更是神奇,只是失传了,有些我们已经理解不了了。

 

感冒是什么?病毒为何偏爱你?因为是你的身体脏腑功能失调,所以才召来病毒。就像日本为何老是招惹中国,就是因为中国就是羸弱的狮子,强壮的熊他是不敢招惹的。

所以,病毒感染不是感冒的根本原因。对这一点,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看法是不同的,治疗方法自然也不同。

医和现代医学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因为看法的错误,所以现代医学治疗感冒往往使用对症的方法,用些收敛的药。常用此法治疗,会造成体质下降、阴寒被滞留在体内,而造成咽炎、支气管炎、哮喘。

 

当医生需要说实话么?

当医生能说实话么?

当医生敢说实话么?

我常常因为说实话而让患者“敬而远之”,他们总是窃窃:“那个医生不会看病,孩子感冒嗓子发炎了,消炎药都不让用,别找他看病。”

我常因说:“头孢是抗生素、布洛芬是抗炎药、地塞米松不是退热药。”而得罪患者。患者会说:“那个大夫连啥是消炎药都不懂,和别人说的都不一样。”

让医生说实话其实是最难的。

 

轻度的细菌感染可以不用抗生素,靠孩子的抵抗力是可以扛过去的。若症状加重,或发病超过3天,或其他原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华文明
后一篇:情感小语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