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阳理论,中医学教材都是错的

(2022-05-14 15:24:13)
标签:

健康

中医

阴阳

分类: 个人日志-药学

四十岁时,想学中医。

都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忽然想了,就买了中医学院的系列教材,打算学学。

翻开书开始看,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看了,我就开始迷糊,说的是什么呢?有些枯燥,还是看看能直接临床的吧。于是翻开中医内科学,看看感冒怎么治疗,更加迷糊了,教材把各种辨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写的很详细,我想,这可怎么背啊?于是又天天喝酒去了。

偶然我的一位老师级的朋友介绍我看彭子益的书,开始看,感觉这还像中医正统,于是又看了黄元御的书,觉得这是也不错。

其实,李可老中医曾批评现在的中医教材很差,还有一位国医说中医教材的基础理论很多是错误的,我想是的。

就拿“阴阳”来说,教材认为阴阳是对立统一的,讲求阴阳平衡,其实这是错误的。

“阴阳”来源于《易经》,《易》是中国文化的根、是源头。

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这是一个从你看不到的理解不了的什么都有的虚空(无极)到有(太极,阴阳分别前的混沌状态),0-1-2的过程,“2”就是阴阳。所以说阴阳是太极分出来的。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种状态,就像我们荡起秋千,我们在秋千最低点的时候是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在最高点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我们可以把动能比作“阳”,势能比作“阴”,这是阴阳消长的状态。怎么能说阴阳平衡呢?

甚至可以这么说,阴就是阳,阳就是阴。中医教材把阴阳活生生的分开了,分开了,学生一定会迷糊什么是阴阳。

《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我翻译下:阴阳是天地运行的法则、规律。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本源。

父母:这里指作根源、起源的意思。

生杀之本始:生,指生长;杀,指消亡;生杀之本始,就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和消亡的根本动力。

神明之府:神,变化玄妙,不能预测;明,指事物昭著清楚;府,物质积聚的地方;神明之府,就是说宇宙万物变化极其玄妙,有的显而易见,有的隐匿莫测,都源于阴阳。

《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唐代的孙思邈真人说:“不知易,不足已言太医。”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曾有过“阴阳消长”的说法。

一天的阴阳是随时在变的。如果阴阳平衡了,就不会有生气了,比如我们学习时,睡觉,阴阳的如果是平衡的岂不睡不着、学不好了么?

子时(半夜)阴最盛,阳渐生;午时(中午)阳最盛,阴渐生。由“生”到“盛”,阴阳一直都在循环变化着的。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