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编辑《圆明园辞典》,所以逐个对圆明园的一些重要景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考察很研究,其中就包括长春园的重要园中之园---思永斋。在编写辞典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思永斋的细节是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在此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思永斋。
思永斋位于长春园含经堂西面的小岛上,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思永斋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修建了静便趣、思永斋、鱼池、山色湖光共一楼等建筑。南面为方形建筑,而北面则为圆形建筑,整体建筑十分有特点。
思永斋分三次修建,最早是乾隆十二年(1747),主体建筑基本建成,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回京后,仿杭州西湖南岸汪氏宅院在思永斋东院修建“小有天园”,小有天园内“叠石成峰,激水作瀑,泠泠琤琤”,是长春园五处仿江南园林中最小最别致的一座,到乾隆二十七年(1762),又将思永斋进行了改造添建,至此,思永斋达到鼎盛时期。
思永斋正南宫门为五开间,檐下悬乾隆御笔“静便趣”。宫门面水而建,前有平台及石砌台阶深入水中,可供游船停靠,皇帝可直接从码头上岸进入景区,宫门后为一方形小院,院内种植了大量玉兰花。正殿是一座工字形大殿,前殿七间,中间穿堂三间,后殿为五间,前殿外檐悬挂乾隆御书“思永斋”匾,思永斋内设有宝座及皇帝休息的床,是长春园内皇帝寝宫之一。殿内有小型戏台一座,与故宫重华宫内小戏台很相似。思永斋内还收藏《重刻淳化阁帖》和《西洋楼铜版图》各一套。
思永斋后为一圆形鱼池,池中有泉眼,在冬天也不会全部封冻。池四周修有游廊,名曰:“迎步廊”。迎步廊向北走到头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阁楼,阁楼外檐悬乾隆御笔“山色湖光共一楼”黑漆金字匾。阁楼居高临下,是消暑纳凉的好地方,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位皇帝都很喜欢这里。
思永斋东南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仿杭州西湖汪氏宅院修建的小有天园,小有天园以假山叠石为主,小巧玲珑,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里,先后写有14首御诗。
思永斋遗址是长春园保存比较完好的园中之园遗址之一。至今遗址上还存有大量叠石和柱础等遗迹。
http://s1/bmiddle/6ff8be85t967a7ecd0e30&690张宝诚绘思永斋复原图
思永斋不为人知的细节及新发现有:
1、思永斋东西曾经各有过一座小型西洋水法,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
2、思永斋藏有《重刻淳化阁帖》和《西洋楼铜版图》各一套,是圆明三园藏有此二卷的二十处之一。
3、思永斋乾隆试马图石碑至今还在原址,此石碑立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因为碑文被破坏,所以很难被人注意到。
http://s14/bmiddle/6ff8be85t757299a3ed0d&690
4、思永斋内原悬挂仁宗孩提像一副,此画在嘉庆二十年(1815)被人摘下存入宫中,并留有详细记录。
http://s4/bmiddle/6ff8be85t967a1fa7f293&690
5、思永斋北面冷然阁内曾经挂过贾全绘仿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一副,仿品应该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中被焚,原品现存故宫博物馆。
http://s8/bmiddle/6ff8be85t967a7352e827&690
6、思永斋清理遗址时出土的青花瓷地砖(现保存在圆明园展览馆内)
http://s3/bmiddle/6ff8be85t967a7c6a4a1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