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沈嘉柯
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提及世界上的颜色,是有细微差别的。色彩学里,会用具体物质将这个世界的表现颜色来标签区分的。有一家日本公司,出品了500种颜色的铅笔,并且给每一种颜色都赋予了一个名字。
那些名字念起来,就有了朗诵诗的感觉:日本海的渔火、杨贵妃的梨花白、彗星的传说、故宫的夜、八十八夜的茶摘、朝露打湿的牧场、京都的屋根瓦、长谷寺的牡丹……
大部分的名字,我都能直接意会。只有八十八夜的茶摘,我不是很懂。当时不求甚解,也就跳过去了。
有一天我买抹茶,里面附带教顾客怎么区分抹茶和普通绿茶,仔细比较辨析了十几种产品。我这才知道,抹茶是要采取特定时期的绿茶来做的。并不是把绿茶磨成粉,就是抹茶。
在日本,立春之后的第八十八天夜里,茶农要抢收新茶。时间早了或迟了,茶叶就达不到最好的口感和色泽。茶树是有自己的生长规律的。
茶叶的色泽取决于叶绿素的含量,口感则取决于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芳香酯类的含量。春天阳光温和,夏天阳光强烈,直接影响这些物质的产生比例。
八十八夜是色泽和口感取得最佳平衡的时间。这个时候的茶摘,可以制出鲜美碧绿味道浓郁的绿茶,再研磨成抹茶粉。
这种真正的抹茶,以水冲开,绿得特别鲜明艳丽。那家日本公司对铅笔颜色的命名,如此细致精确而又诗意美感,令我叹服。
很多美好的事物,是深沉悠远的,也是极为珍贵的,它们的美好不是一下子就容易发现的,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
一个人的心用在哪里,是看得见的。哪怕短暂时间内看不到,年深月久,当我们的心智足够成熟,所知足够丰富,就会越来越能够感知到美,觉察创作者深沉的用心。
小杂志,大语文
“青年文摘•好课”特邀畅销作家,为你呈现中学语文作文的第N 1种写法。附带作家音频问答,帮你掌握作文题目背后不同的审题、立意角度与写法。
【作家小传】沈嘉柯,著名作家、评论家。自1999年起,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和加拿大《环球邮报》、新西兰《先驱报》、美国《侨报》等发表两百万字评论、小说随笔等。作品被选入全国数百种文库读本、年度最佳文选,以及全国各地中小学考试阅读理解题。出版五十多部散文,随笔、诗词鉴赏集,畅销百万册,代表作《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愿你从容地生活》《人生是一场雅集》等。
本期作文习题
植物美丽且有灵气,它滋养了我们的生活,带给了我们快乐。请选取一种植物,写一篇文章。
想看这道作文题作家是怎么破题吗?作家沈嘉柯为什么会钟情“莲藕”?为什么说它既能“熨帖肠胃”,又可“安抚乡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青年文摘·好课会员
听作家写作课,看作家写作文
青年文摘•好课,一堂可以共享的好课
看 名师直播课
听 作家写作课
赏 精品美文课
学 文摘读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