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为何要移山?
(2011-01-08 20:39:55)
标签:
王屋宋体大山愚公移山掌声 |
愚公要移的山,叫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他为什么要移走这两座大山呢?历史记载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意思是出入不方便。出入不便,却居住了九十年,为什么不早下决心、早动手呢?也许是愚公经过九十年的人生经历,才明白一个道理: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带领家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理,所以他开始了挖山工程。但致富也不一定在本乡本土啊,可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一展拳脚。可许山上有瓜果梨枣农副产品,别处没有?那也不对,山移走了,特产也移走了,如何致富?再者,出入不便,可以搬家呀,树挪死,人挪活,干嘛非跟大山过不去?即使把山搬走了,手机信号能好些,那也应该由移动公司投资,而不是客户出工出力啊!
但太行、王屋二山毕竟还是被搬走了。在各路神仙参加的成功移山总结大会上,上帝做了主题发言,将移山经验总结为五条:
一是决策民主。愚公先生产生了移山的念头之后,没有凭自己一家之长的地位搞“一言堂”,而是召开家庭会议,让家人各抒己见。对其妻献疑的答复就是一个例子。当时,愚公妻子的思想还存在顾虑,担心力量不够,愚公及时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保证了工程的正常开工。
二是计划周密。移山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工种、多道工序,仅如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方就是一个大问题。这方面,再次体现了集体的智慧,经过讨论,决定“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而且运送土石的工具也计划好了,在没有挖掘机、工程车的情况下,他们用“箕畚”,一趟趟地送往千里之外的渤海。(掌声)
三是得道多助。“人心齐,太行移。”这句话就是从愚公移山来的。经过民主讨论、科学规划、积极动员,移山成为愚公全家人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将全家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愚公精神也感染着周围的人,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刚刚到换牙的年龄,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这就是正义的力量、人格的力量!(热烈掌声)
四是排除干扰。在移山的过程中,愚公也遇到了各种风言风语,比如河曲智叟就笑话他说:“你太傻了!以你的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先生与这种思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只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移山当中,总有一天,大山会被移走!”(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五是以身作则。愚公是一家之长,又有九十高龄,可以说德高望重、身高权重,但他没有脱离群众、脱离劳动,而是铺下身子,率领子孙,叩石垦壤,挖山不止;他从不摆架子,从不搞特殊化,而是与家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睡暖炕,不开小灶,自觉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农,正是这种作风激励了家人的工作热情,他用自己的人格,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更加长时间、更加热烈的掌声)。
愚公正是凭着这种不怕困难、不畏流言、以身作则、民主团结的作风,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终于取得了移山工程的全面胜利,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愚公精神表示敬佩!(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议结束后,上帝与愚公进行了亲切交谈。上帝说:“我让夸娥氏二子背走两座大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你的要求我已经帮你达到了,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你说说到底为什么要移山?”
愚公说:“上帝啊,您帮我搬走了太山、王屋二山,又把我树立成地球级劳动模范,我非常感激,但也心存忧虑。我知道,仅凭我们一家的能力,是搬不走这两座山的,这是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想到的。但我为什么要一定要搞这个工程呢?这其中有多种考虑。首先是为了我们家庭的和睦。我们家人丁兴旺,人口越来越多,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富裕,这时子女们就开始各行其是了,有点无组织无纪律了。您知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为了让人心不散,我必须要找到一个共同目标,这个目标越长期、越宏伟、越激动人心越好,于是我看上了门口这两座山。现在这两座山没了,下一步如何搞好家庭团结?这又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只我的自己知道。邻人京城氏之孀妻的那个遗男,其实不是她前夫的孩子,而是我的儿子!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每当我看到那个男孩的时候,都压制不住地想去抱他、亲他,想告诉他:我是你的父亲!然而不能,我是一家之长,这样做的后果不堪设想!而移山工程开始后,与我心有戚戚焉的京城氏之孀妻,就让他的孩子每天来帮我,这样我们父子就能够团圆了!现在,山没了,我也不能天天看到儿子了,这是横在我心口里的大山。所以说,您帮我搬走了两座大山,但同时又给我填了两座大山,上帝啊!”老愚公泪流满面,“求求你帮我把心里的两座大山搬走吧!”
上帝愕然。
作者: 草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