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不死——读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

(2011-01-02 19:23:15)
标签:

威海

步入中医之门

宋体

汤头歌诀

药性赋

分类: 读书

 

上次读书沙龙,有一位朋友坦言《文化的迷宫》这本书他努力看了,但实在没办法,三分之一没看懂。他的坦诚和风趣给沙龙带来了阵阵笑声。今天我也坦言:《步入中医之门》这本书我也努力看了,但实在没办法,只要提到药方,我全看不懂。在韩国学习期间听过一次讲座,绝大部分同学是哑巴听雷,之后大家交流,有一位同学说他每句话能听懂一部分,同学们大惊,他说:“每句话的语尾都听懂了。”韩国语每句话都有语尾,作用是标志对听者的尊敬程度,做讲座全部使用最高尊敬级,他说每句都能听懂的,其实只是一两个语尾。我也可以说,大部分都看懂了,除了药方,而看不懂药方其实是什么也没看懂。但我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还是看出点眉目,就象狂人从史书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我从中看出了四个字:中医不死!

这本书的内容本是在网站上发表的一篇篇的文章,因深受欢迎,有出版社找上门来出版了。如果我有点中医基础,一定会好好读这本书。我相信中医,对“告别中医”之类的惊世骇俗之语嗤之以鼻(具体见这里),这本书也是同样的观点,他举了很多例子,都是自己或导师治过的病例。显而易见,中医疗效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人提出“告别中医”这种不推自倒的观点的?

我想还是学中医的人不争气,同时国家培养导向也有问题。学中医是件很难的事情,有大量内容需要机械记忆,《药性赋》要背下来,《汤头歌诀》要背下来,还有大量的成方需要背诵,而中医院的学生们早晨起来背什么呢?背英语单词!英语对中国人时间精力的消耗,不亚于一场战争!你中医院的学生学英语干什么?到国外传授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跟外国人解释什么叫“清热通风”?扯淡嘛!结果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包括硕士、博士,能用英语写求职信,却开不出药方!

传统中医往往是家传,家传固然不利于推广,但家传的好处是从小培训,“从娃娃抓起”,小孩子的记忆力好,从小把中医歌诀输入到大脑中,终生会受益。父亲小时学过中医,有时在家里念叨几句,我也耳熟能详地能背几句“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菊花明目而清头风”,尽管我根本搞不清楚“心热”、“头风”是怎么回事。而现在学中医者,往往是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才开始学习,以前对中医一无所知,而需要背诵的内容一开始便铺天盖地如潮水般涌来,《药性赋》还没背下来,应用的课程就接上了,拔苗助长,基础不牢,效果怎么可能会好?

所以应该告别的,不是中医,而是中医生的培养方式。据说全国能开中药方的医生只有几万人,这其中有造诣的中医生更是寥寥无几。长此以往,恐怕不用我们告别中医,中医先告别我们了。

 

 

 

作者: 草根儿   发表日期: 2007-12-30 威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