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韩国 6、厕所里的婴儿座
(2010-12-27 23:10:19)
标签:
韩国宋体饮水机婴儿座草坪文化 |
分类: 感受韩国 |
如果一个人背着或抱着小孩出门,一时内急,孩子怎么办?孩子不能自理,又没有婴儿车……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问中国年轻妈妈们,也没得到完美解决方案,反而多有难言之色。尽管这种情况出现的机率不是太高,但确实会给人带来很大的不便。而在韩国时,我看到厕所里设有婴儿座,可以把孩子放在婴儿座上,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它典型地体现了韩国对人性的关怀。
“五谷轮回之所”人人都要去,对残疾人的关心也可以从厕所看出来,几乎所有公共场所的厕所都有残疾人专用位,这从复杂的不锈钢管设施上看得出来。有的地方,比如E-MART商场,还有独立的残疾人专用房间,与男女厕所分开的。
社会上有一些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民间机构,有专门的从业人员,其资金主要来自于社会捐赠,他们每年还搞很多活动。我们参加过一次天安市的志愿服务者集中活动,其中很多内容是针对残疾人的,比如组织正常人与残疾人一起玩游戏,教正常人如何推轮椅上下楼梯等。志愿服务者还用种种方式教育孩子们不要歧视残疾人,比如我见到一块板子上写着:“如果你的班级里有残疾同学,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下面有两个选择,一是“愿意”,一是“不愿意”,板子前来来往往不少小学生,每人发一颗不干胶小星星,志愿者在旁边讲解,孩子们把手里的星星自愿贴到板子上。当然听了讲解,大部分孩子是贴在“愿意”栏里,我注意到“不愿意”栏里也有小星星。
安全是人性的基本点。电影开演之前,不是加演广告,更不是农业科技之类加演片,而是本影院的逃生演示,用电脑3D模型动画展示了影院一旦失火如何找到安全门,以及出了安全门之后如何逃生,类似飞机起飞前的安全逃生演示。
小小的饮水机也体现了人性关怀。一般在热水出水孔上有“防止烫伤”的提示,而国内的饮水机提示多是“第一次使用时需要热水孔流出水后才能通电”之类,更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怕产品坏了给自己打麻烦,而不是为使用者的安全着想。公共场所的饮水机冷水孔推开挡板水就流出来,而热水孔多需要两个步骤才能出水:先推开挡板,然后按下出水按钮(或同时捏住上下两个小扳手),确保饮水人不因误操作而烫伤。
学校里面人性化设施也不少。比如篮球架,两米以下的部分是用软皮革包起来的,运动时不小心撞上也不会出大问题。学生多,喝水是问题,学校在教学楼、图书馆都安装了饮水机,配备了饮水纸袋。我要说的是这个纸袋。如果光有饮水机没有杯子,喝水不方便;用公用杯子显然不卫生,用一次性纸杯太浪费,也不利于环保。这个纸袋的发明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喝水的人走到饮水机边,取下一个纸袋喝水,喝完之后扔到旁边的垃圾箱里,方便、卫生、节约、环保。
图书馆是学校最好的建筑,楼前的大草坪是学校最壮观的风景,但在草坪中间却修了一条石子路,确实不美观,但也确实有用,来往省了不少的脚。而且草坪是可以踩的,有人在上面躺着、坐着,有人在上面踢球,没有人管。校庆时,甚至演出的舞台就搭在草坪里,学生就在草坪上席地而坐,三天校庆,也没见草坪破坏多少。
湖西大学因湖得名,这里的湖边也有草坪,排椅就在草坪上。地理位置所限,出入口比较狭窄,出入口处草坪踩坏了不少。他们不是插上“禁止通行”的牌子,而是铺了一层防护垫,确实不好看,但确实给休闲的人提供了方便。
在学校,考试是最平常的,但这平常中也有不平常。考试过程中,有人先答完,有时是不允许先走的,因为这样会影响别人。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后来问韩国老师,他们说小学生往往要求这样,但随着年龄增大,这样的情况渐渐就少了。我们还发现试卷不仅要求写姓名,还要求写密码,当时很不解,后来公布成绩时明白了:考虑成绩不好的人的心理,成绩表上不写名字,而写密码,这样自己知道自己的成绩和名次,不愿意告诉别人的话,别人不知道自己打了多少分,也不知道排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