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价值六亿六朝白玉法轮惊现金陵
标签:
转载 |
分类: 林敬超 |
价值六亿六朝白玉法轮惊现金陵
——林敬超珍藏“海外遗珍”六朝白玉法轮巡迴展在南京开幕
【城市网讯】11月9日,林敬超珍藏海外遗珍古玉巡廻展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幕。本次展出的中华高古玉器共有75件,皆为70年代初由台湾籍爱国收藏家林敬超先生于海外重金请回,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其中具代表性的为一件白玉法轮,系六朝时期的皇室佛门至宝,堪称领袖群伦的稀世珍品,六朝法轮带着它的千年光晕回归六朝古都,参观者不禁叹为观止。
六朝白玉法轮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2f588850e33b1350917e5f90ad899caa.jpg
六朝白玉法轮
据江苏省考古学会会长张敏、副会长张照根等著名专家组成的评估团不久前对这批玉器的最新权威鉴定评估报告,仅六朝白玉法轮一件,价值达人民币六亿元!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47d56326796e7f7d1ff9d7e01f1a3275.jpg
林敬超先生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10/6b46dce07d5c3c0a9d87b90cae21c30a.jpg
国家考古界泰斗孙会元鉴赏六朝白玉法轮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10/5065bfbf50bab2ad203cf7a8dcb0d990.jpg
展会期间林敬超在为游客品鉴藏品
林敬超先生是一位资深古玉收藏家、鉴赏家。上世纪70年代旅居美国时,他就开始收藏早年流散海外的华夏古玉瑰宝,1995年,他携带多年积累的收藏回到北京,在北京、辽宁、江苏等地,众多文博界权威包括苏秉琦、孙会元、李伯谦、郭大顺、孙守道、张永昌、秦公、肖梦龙等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学者对其所藏的古玉做过鉴定,皆对此批藏品好评有加,“世所罕见”、“稀有珍贵”、“首次发现”、“堪称国宝”等评述与赞誉纷至沓来 !林先生带着他的珍藏先后应邀在多家博物馆公开展出,所到之处,引起大陆文物界、考古界以及社会各界频频轰动!难能可贵的是,林先生捐赠80件珍藏给北京大学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另又捐献了180件藏品作为慈善义拍,协助筹募少儿基金、南京清凉寺扩建启动基金。捐助祖国的教育及绿化事业等,被誊为“爱国收藏家”传为佳话,中央台春节晚会、新华社等媒体均对林敬超先生的爱国义举做了报导。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ee0b9d51d91ce79135f797e7d3153cd2.jpg
红山文化太阳神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1ceaf2d5d720132b316a5058eeccd8d3.jpg
红山大玉鹰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0ead2146d391bb9312b6387a79969582.jpg
红山文化 马蹄型器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9af518c21fb6e66ca2aa8e0c777e65e2.jpg
红山文化太阳神
http://csjcs.com/d/file/sc/cjzx/2014-11-09/04972b11436efa9decc8f18ec3b59414.jpg
西周 玉鹦鹉
此次应邀展出的是他终生收藏的压箱珍品。年代久远,皆为史前、商周、及汉战六朝玉器,品位高, 品相好, 玉质佳,工艺精,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六朝时期的白玉法轮,由和田白玉精工雕成,玉质温润,黑沁浑厚自然,庄严而神秘,为早期皇室佛门至宝,弥足珍贵。再如一件红山大玉鹰,特选墨玉精雕细刻,高18公分,是目前所发现最大的一件玉鹰,堪称国宝。林先生此批玉器的展出,件件是精品,有的为孤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正如中国红山文化权威学者孙守道先生在辽宁博物馆邀请展序言中所述:“林敬超先生珍藏的古玉精英,特别是一组史前玉器和红山文化玉器,充分体现出这一中华玉文化的渊源之早和精华所荟,感受到先民那长年累月的历史创造,散发出玉文化那幽远、神秘、坚贞与不朽的光辉……”。著名学者、辽宁省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研究员的郭大顺在评论文章中写道:“这批文物,承林先生见示,我们颇感収藏之精,它们选料广泛、种类多样、风格简朴、有些是极其罕见的品类,弥足珍贵……”。
收藏与研究古玉的历程一路走来,前辈学者专家的肯定让林敬超先生倍感珍贵,世界著名考古专家苏秉琦先生在看过他的收藏品后,为他的藏玉题词“海外遗珍”,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会元先生为林先生题赠墨宝“身藏千年玉,胸怀万古情”,这些都是对林敬超先生一生坚持藏玉爱玉所获成就的最具权威性的褒赞!
已逾古稀之年的林敬超先生一生惜玉、爱玉、识玉,对中华古玉文化着实下了一番苦心深入研究,走遍神州大地到各文化遗址探访取经,并向各地名家学者交流请益,可谓藏而专则精,在古玉研究上的成就屡获肯定,曾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博物馆顾问、红山文化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专家鉴定室专家团成员、国史委皇家文化研究院专家学术委员会玉器组组长、中华古玉鉴定中心鉴定师、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专家委员、艺术品投资顾问。作为收藏界泰斗级人物,林先生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同道中人,拜在其门下学习文物品鉴,大家敬仰林先生的爱国义举,为他的学识和谦悲温厚的人品所折服。
本次展览期间,收藏爱好者纷纷前来向林先生讨教,林先生认为:文物、高古艺术品收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没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是玩不了的。现在文物及高端艺术品、字画都价格不菲,在没有这个眼力判断下还是不要轻易出手的好。收藏最好是众乐乐,不要关起门来独乐乐,那样会很危险。平时要多涉猎这方面的知识,还得多请教专家、汲取他们的知识经验。时下的古董艺术品市场及鉴宝环境鱼龙混杂,有的心术不正,有的不懂装懂,都自认自己的最好,别人的不对,有的各结团伙(水军),互相托衬,排挤他人,以达目的,不得不慎。若有需要请教专家鉴定,最好至少要有三五位具公信力的专家,否则容易深陷一言堂,不可自拔!各个领域里所用的3、5、7、9专家团、评审团,以多数人的决议为依据,也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林敬超先生总结的收藏经验所得,供藏友们参考。
展览将于本月23日结束。(通讯员 含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