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佛国行(五)—同仁县,吾屯下寺

标签:
佛学旅游文化 |
分类: 十方世界 |
2014年8月4日 第五天, 阴
早晨7点半起床后,昨天连绵不绝的雨终于停了。昨夜我和花花,楚劼共宿一床,床很宽大,我们三个大男人睡在上面一点都不显的拥挤,可以说是出行以来睡得最舒服最安稳的一夜了。
我是被一阵铛铛的钟声叫醒的,推开房门,院子里面静悄悄的,大家还都沉浸在梦乡里。雨刚停,地面还是湿的,空气凉爽湿润,混杂着泥土与青草的芳香,沁人心脾。举头仰望,目光透过吾屯下寺门口高高竖起的两根旗杆,可以看见远方高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纯净的雪域高原向我们展示出他友好的一面。
这时,才让多玛抱着孩子出来了,他们的孩子还很小,不到一岁。长的黑黑的,虎头虎脑的,似乎对家里面突然出现了陌生人感到好奇,咿咿呀呀个不停,有着很强的自我表达欲望。门外的钟声又铛铛响起,我推开院门走了出去。在吉泰家门口的右手边,有一个小庙,钟声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庙门关着,只能从外面看到里面的斗拱飞檐,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汉式建筑,在藏民村落里面显得有些突兀。
我索性信步走出来四处闲逛,由于昨天晚上到吉泰家的时间已经很晚,四周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清,现在才看清村庄的模样,每户家庭的院子都有用夯土垒成的墙,土墙里面还掺杂着杂草,草的作用估计和现代建筑中钢筋的作用是一样的,起到固定和牵引的效果。几个小僧人嘻嘻哈哈从我身边跑过,也有很多藏族妇女刚刚从寺院做煨桑回来,她们穿着藏袍,一手里提着袋子,里面鼓鼓囊囊装的是今天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手拿着佛珠不停地拨弄,低着头口中念念有词,遇到我,抬头看一眼,神色平静的从身边走过。由于在藏地全民信仰佛教,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强大的信仰的力量,他们的内心十分平静,清楚地知道每天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对外界的变化和刺激毫无兴趣,因为那些都如过眼烟云,无常变幻,对于自己的解脱之路,没有什么帮助。
我去车里拿了包烟,点燃了,慢慢悠悠走回去。一进院子,好不热闹,所有人都起来了,有的忙着洗漱,有的在逗孩子玩。我跟吉泰商量了一下,说今晚我们找个宾馆住,9个人住在家里太乱,还有孩子,会影响休息的。吉泰一再强调没有问题,坚持让我们今晚继续在这里住,但我们主意已定,就不多做牵扯了。所有人洗漱完毕,我们开车出发,吉泰送出门口,一再强调晚上一定要回来。
我们挥手告别,为了弥补没有去西宁市青藏民族城买藏饰的遗憾,我们决定上午先去同仁县县城购物,下午去寺院。在热贡桥头的一家以前几经光顾过的小饭店吃完早饭,把姑娘们送到了县城。黄南藏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也在同仁,以热贡桥为界限,一边是县城,一边是州政府。同仁县县城不大,只有一条主要大街,每天这条街上热闹非凡,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卖特色藏族用品的有很多。到了街口,所有人都下车了,我和楚劼商量了一下,料想女孩买东西应该不会很快,于是决定我们先去找今晚住宿的地方,然后去上师寺院。我俩从主街出来四处瞎逛,突然看到了一个“赞巴拉青年旅社”,进去一看,大喜过望。房间干净整洁,宽敞明亮,还有独立卫生间,价格也不贵,每人50元,还有院子作为停车场,这是我们这一路来住过的最好的青旅,随即决定就把今晚的住宿地址安排在这里。
http://s2/mw690/00234OGnzy6LJ16Xrm9f1&690(同仁县街景)
这个青旅的老板是上海人,同仁县并不属于旅游热门线路,但也许是着迷于此地的淳朴风貌与浓厚的艺术氛围,他决定留在这里并开了这家青旅。门口挂满了周围经典的照片与线路图,在这里可以写明信片寄给家乡的好友,还有一只叫史努比的萨摩耶犬,跑来跑去的极为招人喜爱。
我们交了300元定金,随即去上师的寺院。早晨九点的寺院,僧人们的早课还没有结束。刚到大门口,就听到了从大经堂传出的诵经声。僧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极为规律,除了早晚一起诵经以外,每天还要有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格鲁派最敬重的人不是活佛,寺主,而是通过严格的考试而获得格西学位的大格西们,这是从法王宗喀巴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规矩,所以格鲁派的寺院看起来更像是一所学校。格鲁派的教主叫做甘丹赤巴,在西藏甘丹寺有一个法台,纵使是达赖班禅也没有资格坐,只有甘丹赤巴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而且甘丹赤巴这个职位不允许转世,每经过一段时间,整个格鲁派会从层层考试中选出最有学问的那个僧人作甘丹赤巴,不问出身,不问影响力,只看有没有学问。
我们绕过大经堂,拐了一个弯就到了上师住的院子。藏传佛教的出家人基本每个高僧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小院子,带着自己的徒弟住在里面。与我们汉地不同的是,藏地寺院不负责出家人的生活,他们所有的生活费用都要靠自己解决。我和楚劼一进院子,就看见上师坐在房间的门厅念经,院子里面沿墙坐着四位小僧人,也在用高亢嘹亮的嗓音念经,念得快速又准确,只可惜我们听不懂藏语。我们一进院子,小僧人都停止了念经,好奇的看着我们,这时上师也看到了我们。
我们进到屋子里,盘腿与师父面对面坐着,师父亲切地问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来,昨天晚上休息的如何,我俩一一解答着。随即我向上师汇报了我们在郑州建立共修小组的事情,也说了成立共修小组以后遇到的一些困难与问题,师父说他们现在正着手写法本,打算把从皈依以后应该学习的内容与修行的具体指导作成一本书,现在正在找对藏语,汉语,佛教都非常了解的人来协助完成这项工作。与上师的聊天轻松又自在,他流畅的解答着我最近在学习佛法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不知不觉间,2个小时过去了。上师让我们中午在这里做饭吃。我和楚劼又开车,先接到上师的弟子,老朋友久美更登,又把大家接到寺院,原本安静的院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来近距离接触藏传佛教寺院,更是第一次来到出家人生活的地方,对哪里都感到新奇。
久美笑称现在他的权力很大,掌握着寺院各个大殿的钥匙,那我们自然不能放过他,下午,在久美带领我们参观完寺院的各个大殿以后,皈依仪式就要开始了。
皈依,虽然在外表上看起来只是一个仪式,但是却代表着一个人开始接受佛陀的教育,一个全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开始,包含了世间与出时间的一切学问,对于这个仪式不论你重视与否,都会在每个参加皈依仪式的人内心种下与佛结缘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皈依仪式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实际上,即从我们接受皈依戒的那一刻起,直至我们成佛,都是一个皈依的过程。让我们在通往获得真正自由解脱的道路上,找到依靠,走向归途。
在每个藏传佛教寺院的门口,都有高高的两根杆子,这是世俗谛与胜义谛的表法,代表着佛陀在世间法与出时间法教育上的完美无缺。就如同我们每个人从牙牙学语的孩童慢慢走向成熟一样,当真正了悟了世间宇宙万物的自然道理以后,也就真正明白了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明白了作为大自然中的渺小一物,应该如何进行当下每时每刻的生活,如何证得真正离苦得乐的境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