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1/mw690/00234OGnzy6LmS218Aa3a&690
今天是圣龙树菩萨的生日,可巧笔者正在学习龙树尊者的著名《中观论》。十几年前,笔者曾请得一本译成汉文的《中观论》,但因艰涩难懂,难以深读,只好作罢。自从学习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又不能不重拾《中观论》,借助多识仁波切的解释和华锐大师的讲解,目前总算初步了解了格鲁派的观点。
中观,按多识活佛的说法,是一种相对论的哲学,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一体多面,多面一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注意,这个空色一体,可不是某些教派的说法,而是从二谛角度所言的。二谛是什么呢?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胜义谛是从空的角度说的,世俗谛是从有的角度说的。承认世俗谛的存在,同时也承认胜义谛的存在,这才是对二谛的正确认识。
笔者认为,二谛好比手心和手背的关系,翻过来是手心,翻过去是手背,但手心和手背都是手,而非其他的各自分立,故此是不可分割的。空与有是对立的统一,所谓空中可以生妙有,并非是神秘不可破解的理论,而是说空与有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已。按照多识活佛的解释,空就是不真实的,凡是不真实的就都是空的。故此,这个空见绝非顽空断见。
宗喀巴大师被誉为“雪域说空第一人”,这个空见实在是不神秘,也好理解的,但需要下真功夫才能证明的真理。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及宇宙,都处于成住坏空的轮回之中,纵观与横视,哪有永恒不坏的东西呢?因为没有永恒不坏的自性,才说万法皆空,而无自性被《中观论》归入了空的范畴,那最后连空也找不到,徒自的“空'名,也不过是为了阐述空性才人为规定的名称而已。
认识和证悟空性的根本,是为了了解宇宙和生命的本质,如果将不真实的东西误认为是永恒的,那就是执着,就是无明,就是烦恼,就是痛苦。而欲解脱所谓的轮回,唯有证悟空性方能了结,为此一大事,佛陀才来到世间创立佛教,并说法49年而没说一个字!诸位大德,你们可是明白了耶!
谨以此小文,纪念中观创始人圣龙树菩萨,并至诚顶礼二胜六庄严!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