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HCM软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并率先完成中国的本地化研发,随后在中国有了第一批用户。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推广和实施案例积累,SAP
HCM软件的客户群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外资企业在华机构到中外合资企业,然后慢慢发展到本地的股份制和私营企业,最后到国有全资或者控制的企业(SOE)。在企业的行业分布范围上,也在不断拓展,基本上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有SAP
HCM的用户存在。
本文介绍中国本土各行业实施和使用SAP
HCM软件解决方案的企业情况,并尽可能分析各行业的需求特点、行业标杆企业的应用情况,供企业客户在做EHR系统选型、实施推广时参考。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行业标杆企业的情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SAP
HCM在大石油化工行业表现最为优秀,从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化工这些国资委直属大型国企,到云天化(股份和国际)、上海华谊集团、烟台万华化工等省市国资委下属企业,到浙江恒逸化工、壳牌统一石油化工、生益科技等股份制或者私营化工企业,几乎是全面开花,更不用说巴斯夫、宝洁中国等大牌外资企业。
有朋友在微博里问,为什么SAP
HCM在石化行业一枝独秀,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难道SAP HCM针对化工行业有啥特别的优化?其实SAP
HCM产品在石油和化工行业并没有特别的解决方案,关键是中国的顾问群体在这个行业有积累并一脉相承。从最初的中石化济南分公司试点项目、云天化项目,再到中石油和中石化项目,积累的解决方案、项目文档和实施方法等一脉相承,而且在不断优化和提高。正因为有这样的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实施的系统越来越符合中国石化行业企业的特定业务需求,也给后来的客户带来了信心。
2)SAP
HCM在汽车制造和轨道装备制造业也有不俗的表现。一汽大众汽车、上海大众汽车、奇瑞汽车、华晨宝马、东风起亚汽车、宇通客车、福田汽车等汽车制造厂商都是SAP
HCM的客户。唐山轨道客车、齐齐哈尔轨道装备等轨道装备制造企业新近也实施了SAP
HCM,后两家是北车集团客车和货车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
3)SAP
HCM在钢铁制造业也有一些客户。早期的客户包括石家庄钢铁、杭州钢铁、昆明钢铁、涟源钢铁等,新近上线的鞍山钢铁集团,实施和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已计划推广到和鞍钢集团合并重组的攀枝花钢铁,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新标杆。目前正在实施SAP
HCM项目的唐山钢铁,曾经去鞍山钢铁参观学习,不过实施效果还要看最终的结果。
4)在工程机械制造业,几个重量级的标杆企业如徐工集团、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等使用的是SAP HCM软件,但山推股份使用的是PS
HR。
中联重科2010年9月起在17个经营单元全面实施人力资源SAP系统。项目一期实施范围包括组织、人事、考勤三个核心主干模块,并在建筑起重机械公司进行薪酬模块试点。SAP
HR系统的实施,旨在为公司建设一个集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及领导决策支持于一体的统一平台。一期项目结束后薪酬模块是否推广和全面上线不得而知。
5)在医药和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制造行业,有深圳稳健医疗集团、广州王老吉药业(名字有变化,需确认)、太太药业(需确认)、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诺华制药、诺和诺德制药(中国)等成为SAP
HCM的客户。
6)在食品饮料制造行业,SAP HCM的客户有顶新集团(康师傅)、农夫山泉、旺旺集团等。
7)在服装纺织制造行业,SAP HCM的客户有维可多制衣、美特斯邦威、深圳富安娜家纺、上海罗莱家纺、安莉芳集团等。
8) 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SAP HCM在本土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百度使用的是ORACLE HRMS,腾讯去年选择的的PS
HR,阿里巴巴和搜狐使用的PS
HR,拉手网、完美时空和美团网等团购网站新近也都选择和实施了PSHR,新浪我不是太清楚,据说是自己开发的EHR系统。
个人以为这些企业选择PSHR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企业都有很深的美国渊源,或者是其主要的创始人团队是美国留学回国创业的海归一族,或者是投资来自美国,或者是期盼与在美国上市,对美国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软件产品比较青睐。当前,SAP
HCM亟需一个标杆企业来证明自己在这个行业的适合性,打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其过时、僵化的印象。
有朋友说,现在互联网行业人才紧缺而且员工跳槽频繁,HCM软件里面那些以管住人而不是服务员工和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的功能都是鸡肋,有很多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很多,比如股票期权管理等。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的几个HR软件,以SAP
HCM的二次开发是最麻烦和最费时的。而且在中国,HCM云服务解决方案暂时还不具备用于大型公司的土壤。
互联网等新经济类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确有它们的独特之处,如企业的历史普遍不长、员工以知识型和管理型员工为主,自身业务流程也在不断形成之中,故此不够稳定,或者说成熟程度不高。由于这些企业对市场和人才高度敏感,往往需要灵活多变的政策和制度应对市场的挑战和变化,甚至可能因部门、岗位或者因人而异而临时变更和调整政策制度。人力资源部门更多的是注重如何服务员工而不仅仅是管理和控制员工,等等。
互联网行业需要基于人力资源数据的分析,其实对行业数据分析的支持各类企业都是需要的,只是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行业高科技互联网企业需求更为迫切。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还好做,但与同行业数据的对标分析就不容易做了,特别是只是局限于一家企业范围的系统和数据。HR云服务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接受度高一些,传统企业需时间来慢慢适应和接受,目前来看比较适合云计算化的服务领域有网络学习、网络招聘、素质测评等。
还有就是软件系统架构的一致性问题,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员工和直线经理使用基于同一WEB界面和后台架构的软件系统,由于符合互联网人士的喜好和习惯,而且易于实施和维护,容易得到互联网企业的青睐。
至于各种商用EHR软件定制和增强开发复杂度问题,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需要找到专业的实施团队,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9)在目前传统制造业艰难度日、江河日下的情形下,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是除了互联网行业之外另外的一支独秀,SAP
ERP/HCM要在银行业大力拓展,攻城略地,不过前景如何还要靠从业者的努力,成功案例尤其重要。
目前中国国内本土银行使用SAP
HR软件的有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还有一家城市商业银行----锦州商业银行。浦发银行SAP
HR项目我参与过前期过招投标和早期的实施,浦发银行这些年也一直在不断深化和优化应用,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国内保险业使用SAP
HR软件的有中国人寿等,但阳光保险选择的是PS HR.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会是EHR软件供应商和实施商博弈的重点领域。期待SAP能有新的收获、新的突破!
10)近年医疗卫生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医院逐渐进入SAP
HCM的客户群体,如解放军301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等,虽然应用的业务范围还比较有限,客户满意度如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也代表了一个发展方向。
我本人也是一位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过七年的前医药卫生人士,而且是具有药剂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SAP
HCM咨询顾问,去年曾经应合作伙伴咨询公司之邀去过北京的一家国内顶级医院做EHR系统建设的交流。从交流情况来看,客户的管理和系统建设需求是有的,但迫切程度并不高,而且要他们接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系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当下中国的事情变化很快,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总有开路先锋。301医院和西京医院就已经走在前面,是真正的业务需求驱动还是跟风ERP项目上的HR模块,不得而知。不管怎样,有探路者,总是好事,行业的应用实践能够积累和传承对后来者能形成有益的借鉴。
11)在高等教育行业,目前已知的只有上海大学使用了SAP
HCM软件,这个领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客户群,但要发力尚需时日。高等教育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覆盖范围,从狭义上是指高等教育机构中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从广义上也可以包含在校的各类学生的学籍、学业成绩和日常事务管理,后者SAP
ERP中有单独的校园管理模块(Campus Management)。
国内所有大学中,上海大学是第一家并且是唯一一家实施SAP ERP系统的。通过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科研系统等的应用,上海大学运用SAP
ERP已经比较深入,SAP的价值在上海大学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体现。但据上海大学对外提供的案例报告显示,最主要的问题是SAP
HR系统所采用的工资人事管理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上海大学对SAP
HR的流程重新进行了梳理,通过参数配置和增强开发,招聘、人事调配、职称管理、考核等业务都得到较好的覆盖,SAP
HR系统的运用很大地改变了上大人事系统的工作流程,SAP
HR在上大的价值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
12)在政府及其公用事业部门,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使用SAP HCM软件的,不过尚需确认。多年前我在ORACLE担任ORACLE
HRMS产品经理和本地化需求分析师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系统实施了ORACLE
HRMS,不知道后来实施、推广和应用情况如何?目前是否尚在使用?
SAP
HCM解决方案中针对政府及公用事业单位(Public
Sector)推出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在亚洲太平洋部分国家也推出过本地化解决方案,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不过对中国目前还没有提供Pubic
Sector的HR本地化解决方案。
(未完待续,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期待业内人士阅读和评论,欢迎就事论事的建议和意见;各行业的SAP
HCM用户名单如有遗漏也请补充,提前致谢!)
参考资料:
1) 徐伟,上海大学信息化办公室,《案例:上海大学SAP ERP HR系统》,畅享网选型中心;
2) 中联重科启动HR SAP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中联重科官网新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