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12-10-02 22:20:08)
标签:

《月夜忆舍弟》

中秋夜致母亲

月是故乡明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分类: 油菜花开

----2012年中秋假日记怀  

   

    中秋假期我回安徽老家看望妈妈,并打算把妈妈接到北京来和我们小住一段时间。自己从1983年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然后工作,至今已经快三十个年头,但一想到要回老家,还是有点归心似箭。回家的感觉总是那么美好,不论是对懵懂少年还是耄耋老人,不论故乡是在穷乡僻壤还是在繁华都市。其实最为牵动我们思乡之情的是在家乡的父母亲,微博上的一个朋友说,母亲在哪里,心就往哪里。这句话的确道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

 

    中秋当天在安徽和县和妈妈哥嫂姐姐一起过节,晚餐后一家人在一起闲坐喝茶吃月饼,聊聊各自的工作生活情况。其间,哥哥悠悠的说了一句:有一天如果妈妈过世了,你还会像现在这样时常回家看看吗?我一时哑然,没有勇气直接作答。但我知道,故乡还是会思念,也会偶尔回去看看,但估计频度上肯定会下降不少。妈妈就曾经抱怨过,自从父亲去世后,我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比以前少了。

 

    第一次没有和妻子儿女一起过中秋,才离家两日,心中对他们的思念就像这中秋之夜清朗的月光,长长绵绵。杜甫在《月夜忆舍弟》诗中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京的月,故乡的月,都是心中的惦记,哪个都在心头,都难以割舍。平日里在北京生活,时常挂念在家乡的父母亲;一个人回安徽老家探亲,不几天又会记挂在北京的妻子儿女。人生有时就像一块翘翘板,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可能偶尔会有平衡之时,而这样的时刻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中秋节翌日,和母亲一起匆匆返京。从家乡驱车到南京南站,然后乘坐高铁到北京南站。因为北京南站周边地形路况复杂,不易停车,妻子第一次开车接我,我们就没能接上头。此后几次从上海或者南京坐高铁返京,都是她把车开到宣武门地铁站等我。这次也是如此安排,但乘坐地铁的过程中,虽然一上车就有一个好心的姑娘给妈妈让座,但从火车站台到地铁站台,地铁站台再到地面,或乘坐自动扶梯或步行,几上几下,母亲有点劳累的感觉,气喘吁吁,大城市确实不太适合老年人生活。

 

    每次回家,看着妈妈不停地忙碌,家里忙里忙外,给我忙吃忙喝,还不怎么觉得,但这次妈妈来北京,一路旅途劳顿,有点体力不支,和十一年前来北京时的情形大不相同,感觉妈妈是真的老了,心里有不免为之心酸和悲凉。这么多年我在外面打拼,还是觉得自己蛮年轻,至少心态上是如此,但现在看到妈妈的逐渐老去才意识到自己也已经人到中年了,岁月不饶人,尽孝需趁早。

 

    妈妈来北京之前就和我说,她这次来北京不想出去玩了,说自己已经七十五岁了,年龄大了,腿脚也有点不灵便,长时间走路有点力不从心;只想呆在家里和孙子玩玩,在小区里和周围转转看看。不过至少三代人能够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就像翘翘板处于短暂的平衡阶段,确实是弥足珍贵。

 

    今晚看到一个诗人朋友在博客里写的中秋思念母亲的诗《中秋夜致母亲》,也撩拨着我的心弦。一时突发奇想,觉得再煽情再美丽的诗行,也不如实际的行动。想把母亲接来北京小住一段时间的念头一直在心头,最初是客观条件所限没能如愿;后来爸爸有病不能自理需要妈妈在家照顾,妈妈一直没有办法出远门。去年爸爸刚去世,妈妈心里悲伤,也不愿意出远门。现在终于如愿以偿,看到老母亲和小孙子一起嬉戏时开心的样子,晚上就寝时听到女儿和奶奶在自己房间里一起说悄悄话,其乐也融融;晚上一家祖孙三代一起坐在餐桌上吃饭时说说笑笑,其情也浓浓。

 

    其实接母亲来北京小住,我也是有顾虑的,担心她的身体不适应长途的旅行,也担心她到北京后会不习惯北方的气候、饮食和周围环境,会吵着要回家。老人有时候就像儿童一样,有什么想法也会不管不顾,所谓老小老孩。不过这次征求妈妈意见,她一改以往不愿出远门的态度,说愿意和我一起来北京,估计八成是因为思念小孙子的缘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社会的人们,因为求学深造和事业发展的原因,已经不大可能呆在父母身边不远游了;而且当年轻人建立小家庭后,与父母共同生活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也已经很少了。即便因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必须远游异国他乡,如果能够时常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自由,但也需要一点担当和勇气。有些事情,做了也就做了,不后悔就行。

 

 

杂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