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视觉符号的分类及识别原理

(2011-07-24 16:43:25)
标签:

设计意识

符号学

视觉符号

杂谈

分类: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精思巧形 符号学 研究  转载请注明 出处 

视觉符号:
    按照符号学对符号的定义,所有能用视觉看到的能指(形式),只要观看者能够理解其意义,那么它们都应算是视觉符号。主要的几种罗列如下图:
我们看到上面的任何一种视觉符号,都会理解到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是“苹果”这个概念,也可以是一种“可爱的”感觉。

    我们为何会产生两种理解的意义,这要从 人是怎么认知视觉符号来说: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能量与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存在而已,这其中转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千万种视觉形态,已经被我们的艺术前辈归纳成  “圆形,柱体,立方体”等,又用进一步的点线面来归纳表现这些事物的元素,后来,构成学说出现,说明一切的对事物视觉形态的描绘和构成,都是力的构成,我们用点线面(无论是什么材料画出的点线面)构成的就是事物内部张力的结构,(点线面就是描绘力的方式,参见我的博文,《如何看点线面的张力》,我们也是在看到张力的组合之后,才能意识到这是个什么,如下图:

左边的三条线你看不到三角形,但是当这三条线,按照三角形的力的结构组合在一起时(上图右面图形),你就能看出三角形的存在,我们把这个三角形的内部张力结构(形式)叫做完型,我们就是通过记忆完型来,识别事物的,如果这个完型,叫三角形,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出三角形这个概念,如果叫苹果,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出苹果这个概念。

任何一个视觉形态(事物)都会对应一个形式张力结构,因为,看得到的事物都有结构,都有张力,不论是形态(张力),还是色彩(张力),还是质感(张力),但是并不是每个看到的事物你都能叫出名字,有时你只能产生感受,比如;上图中左边的三条线,但是你一定会有感受,凌乱或者无序的。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来描述它,只能对它的形式张力刺激产生感官上情绪的反应。

所以任何事物在视觉上都是视觉张力的构成,如果你能理解出一个概念,如“三角形”,那么记忆了一个力的概念完型,如果你理解不出这个三角,(比如你以前从没有三角形这个概念词汇)那么你只能通过对这种张力组合做出情绪上的感受反应,这样你记忆的就是一个力的结构完型,这个完型直接对应着我们脑海中情绪完型,我们之所以会看到某个画面产生恐怖,愉快的情绪反应,就是因为这个画面中的张力结构与我们脑海中记忆的情绪完型产生了共鸣,这是视觉张力与脑部电磁力的共鸣,这也是我们人类认知得以实现的前期,认知识别就是一种力的完型的相互匹配,我们脑海中会记录两种力的完型,一个是力的概念完型,如“三角形”,另一个是力的结构完型,你对此产生相应的情绪。关于人的认识规律,可以参看我的博文,《认识规律及目的、完型匹配、力的共鸣》


视觉符号就是一种视觉完型符号,不论这个完型是你认知到的概念,还是感受到的情绪情感,它对你都是指代一个意义(概念或情绪),那么它就是符号,力的完型就是视觉符号的指示 和 内涵。如下图:

视觉符号都是对事物的力的结构的描述,不论是事物还是文字,都是点线面形色质在眼睛中的再现,点线面形色质是通过描述力的“完型”来表达概念的。
视觉(完型)符号是力的概念完型 和 力的形式完型的综合体,我们用视觉去“看”,其实就是在左右脑对其进行认知和感受,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有点线面形色质来构成的,他们都是力的构成,构成的都是完型,这个完型就是我们存储在脑中的完型,它们分别对应着概念 和 情绪。(然后由概念形成逻辑理论,由情绪形成情感)

    任何的视觉符号都是视觉刺激,这刺激就是通过张力(对比)和脑中的电磁力形成共鸣的,所以认知和感受,都是通过力的共鸣实现的。
    共鸣就得你我都有,就得用到一种匹配机制,匹配的条件是双方都必须具备同种东西或者类似的东西,没有它我们无法实现共鸣的意义。

    这种东西就是经验积累下来的完型,我们的脑子是如何存储记忆这些完型的呢?



    感受在先,面对一个新的未知的事物,比如你第一次吃苹果,你不知道是什么,那么你看到的,吃到的,都作用于你的感受(右脑)你看到了形态,色彩,质感,吃到了脆的感觉,尝到了甜的,软的……,你接受到了这些感官的刺激,然后也产生喜欢不喜欢的感受,这些形式都会存储在记忆中形成形式完型,(这种形式完型对应着你这次的情绪情感,下次你再吃苹果或者其他东西时,唤起了你的这种情绪情感就是因为你又感受到了这种形式完型)。

然后别人告诉你这是苹果,你就存储了它的概念完型,概念完型与你脑海中的水果的品类概念挂钩。你对它的记忆是一种水果,甜的,有乳黄色果肉的,红黄色的皮等等,下次你遇到这种类似的概念完型时(无论看到还是听到),你会反应过来这是苹果。我们给每件事物命名概念的原因是为了区别和以后的再识别或者使用(传达使用和逻辑思考使用)。

我们的完型得到,是从感受到认知的一个过程,这也是认识发展,当一个人能都形成概念完型时,说明他的理性思维能力已经形成了,我们在儿童时,都是感官感受为主,当我们具备了抽象能力,能都从,苹果,橘子,梨,香蕉这些事物中,找到共同点,并且能概括出,水果这个概念时,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开始形成了,我们可以运用这种逻辑思考的能力,来推断新的和未知的事物。这是左脑的逻辑思维优势。


如果一种力的构成完型你没有存储,那么你将不能形成概念,但是你依然可以感受其力的形式完型,这就是右脑感受的优势,比如,一个抽象图形(视觉符号),你也许不能形成概念,但是你一定会形成感受。这感受对应着相应的情绪,你会接受到刺激,形成情绪,然后根据经验产生喜好厌恶的情绪情感。


我们对视觉符号的认知与感受都来自视觉张力的完型,如果这个完型有概念,那么就会对应概念完型,运用逻辑思考,如果这个完型中文的字符号的概念所指和形式所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