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思维3---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2011-04-17 02:21:24)
标签:

设计思维

创意思维

文化

分类: 设计思维创意方法

      一般认为,艺术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思维则以逻辑思维为主,科学家借助于概念推理和论证假设,而艺术家则以形象表达情感、思想。但是,正如前面证明的那样,思维从来就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复合体,因此艺术思维中必然包含着逻辑思维,科学思维中也同样离不开形象思维。

       首先,科学思维中包含形象思维,虽然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主要使用概念,可是任何概念的推导都需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或符号加以表示,有时甚至还需要使用图表或图示,有时逻辑思维推导后的结果就是一种表象,例如工程师计算的结果可能是一套图纸,并且最终成为具体形象的机器;计算机程序员通过辛苦撰写的大量代码代表他们的概念和逻辑,最终也体现为一个可知觉的界面。

       另一方面,艺术思维同时也蕴涵着科学的逻辑思维。艺术创造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作为实现的基础;并且艺术创作也需运用一定的概念和逻辑推导,其中逻辑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前面提到的左右脑的分裂人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逻辑思维的损伤虽然对于艺术家的整体造型能力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却影响了细节的加工和描绘。如西方古典主义的写实绘画,一方面固然是对真实形象的再现,再现想象与现实形象的比较、修正和完善,但如果没有透视学、色彩学、材料学等相关科学的支持,没有画家对现实的情形进行的构思、选择和组织,也不会有那么栩栩如生的画面效果。摄影艺术中,艺术家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所谓的光圈、焦距、景深等概念,并根据场景作出适当的推理和计算.无法拍摄到理想的图片;现代的多媒体艺术则更加无法脱离逻辑思维的作用,艺术家不得不借助一定的技术、程序、数据、计算完成他们的艺术创造(图6-7),此时,艺术创作是目的,而精密的推理、计划、实施是创作中形象得以塑造出来的保障,在此类艺术活动中,甚至有时整个创作过程都看不到具体的形象,而仅仅是通过程序计算来完成的。

       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虽然区别显著,但两者又相互紧密联系。一方面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复杂的行为活动,设计艺术作为实用艺术或者说艺术的造物活动,就是最典型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密切配合的工作,它既需要借助逻辑思维能力,对面临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概念,并通过测试、比较、评估、筛选概念和方案;而整个设计过程以形象作为思维的材料、手段及最终结果,并且形象思维还反映于最初设计师对于设计目标那种模糊的意象或称为“直感”:另一方面,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还能相互促进,互相激发。美国科学家戴维·玻姆在《论创造力》中谈到艺术对于科学的促进作用时,提到艺术思维作品能“引导他以新的眼光看待结构,直接用感官去知觉它”1,他发现利用艺术的思维方式看待科学研究的时候,能发现一些未经探索的抽象方向始终开放着,而无须继续沿用以往所积淀的习惯模式,做比较的、联想的符号思维。他认为运用艺术思维能将科学家从以往概念的巨大网络中以及一般背景中解放出来,反之亦然,艺术家运用科学的思维也同样能摒弃以往固有的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无论是科技还是艺术史都无数次地验证了这一命题的合理性,科学家通过某个形式貌似不和谐、不对称的公式图标而发现了新的规律,而艺术家则运用客观科学的态度或方式重新感知自然出现了新的绘画形式、内容或风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