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当74岁高龄的林子旭自己骑着三轮车回到东光县秦村镇林桥村的家时,乡亲们都惊呆了,这个年前因脑栓塞瘫痪在床的老人被外甥接走后,没想到还能活着再回来,而且还是自己骑着三轮车。看着林子旭老人脸上洋溢的微笑和上车、下车稳健的动作,人们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
挚爱惊天地 大孝泣鬼神
--农家女单凤琴几十年如一日用大爱演绎人间真情
单凤琴,女,生于1962年,河北省东光县大单镇大单村人。这个1979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农家妇女几十年如一日勤劳朴实,内孝公婆、外敬邻里,用大爱诠释大孝,演绎人间真情...
...
“我死后变成鬼也忘不了你对我的好”,这是婆婆临走时留给儿媳单凤琴的遗言
也许是公公早在爱人五岁时就离开人世的缘故,1988年单凤琴嫁到东光县秦村镇崔站村的崔家时,家里经济条件非常艰苦,大哥远在东北谋生,两个姐姐早已出嫁,比爱人小四岁的弟弟还在上学,生性勤劳的她便早早的和爱人崔瑞桥撑起了这个家。
1990年春天,婆婆患上了严重的肝浮水,经县医院大夫诊断为肝硬化或肝癌晚期,已经无力回天,并判处了最多能活到麦收的“死刑”。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婆婆,单凤琴将婆婆接到了夫妻二人在大单镇上经营的“兴隆饭店”(冀东大酒店的前身),爱人每天一大早要赶集上店购置饭店的生熟物品,并兼任着饭店的大厨,是饭店名副其实的顶梁柱,这样自然的照顾婆婆日常生活起居的重任便落到了单凤琴一个人身上。
婆婆的肝病虽然被县医院大夫判处了极刑,但单凤琴并没有放弃对婆婆病情的医治和挽救。经多方打听得知,大单镇洼里杨村的乡医杨殿军大夫对肝病有独到的见解与研究,堪称土专家,于是便把延续婆婆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了杨殿军大夫的身上。经杨大夫诊断,婆婆的病为“肝浮水”,虽然病情很严重,但并不绝望,只要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愈很有希望。听了杨大夫的诊断,单凤琴一家人脸上的绽开了久违的笑容。于是,不论刮风下雨,不管饭店生意多忙,单凤琴谨遵医嘱,每五天就用自行车驮着婆婆到杨大夫的诊所检查诊疗一次,并包回下一个五天的药。
那是农历三月的一天下午,单凤琴去镇上结账回到饭店,忽然发现婆婆因“淋水”身体严重浮肿。虽然外边的天气已经有些阴暗,但事不宜迟,单凤琴立即决定带着婆婆去洼里杨看杨大夫。就在去诊所回来的路上,天空下去了小雨,虽然早有准备带上了雨衣,但乡间土路,坑坑洼洼,当时身怀六甲的单凤琴推着自行车驮着婆婆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的行走着,本来只有三四里地的路程,竟然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婆媳二人终于平安地赶回到饭店,单凤琴抚摸着自己已渐渐隆起的大肚子,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在杨殿军大夫准确诊断、医治和儿媳单凤琴精心的护理下,婆婆的病情日渐恢复。看到婆婆身体慢慢痊愈了,单凤琴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春节刚过,婆婆走路不慎摔倒,致右腿骨折,在住院治疗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单凤琴要哺乳刚刚几个月的女儿,不能每天在医院陪床伺候,最后就坚持把两个大姑姐在医院伺候婆婆的所有费用都承担了下来。
1993年农历三月十九和1996年农历七月十四,婆婆又先后两次摔伤右、左胳膊。尤其是第二次摔伤胳膊,虽然不是很严重,在大单镇医院治疗包扎完毕后当天就返回了崔站家里。可当第二天,心里始终装着婆婆病情的单凤琴回到崔站老家看望婆婆时,发现婆婆受伤的胳膊肿得跟村里盖房的小檩条一般,当机立断,单凤琴立即骑上自行车,驮着婆婆感到了大单镇医院。后来才听医院大夫说,因为包扎后淤血造成浮肿,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会造成股骨头坏死,后果不堪设想。经过这件事后,单凤琴在也不敢马虎,在大单镇医院出来后,直接把婆婆安排在饭店里,直到婆婆受伤的胳膊痊愈为止。
2000年的冬天的一天下午,当接到家里电话急匆匆赶回崔站老家时,婆婆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经过县医院大夫的紧急抢救,婆婆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也正是这次大白天的煤气中毒,致使婆婆留下了小脑萎缩的后遗症,精神出现紊乱,言行不能自控,生活起居更是离不开了儿媳单凤琴的照顾。
婆婆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可稍不留神就会带来诸多麻烦。日常生活的穿衣喂饭、端屎接尿自不必说,平时里婆婆给邻里街坊带来的麻烦更是要单凤琴好脸相迎、好话多说,甚至更要财物补偿。为了能让婆婆心情更加愉悦,单凤琴特意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只要能挤出时间,就拉着婆婆赶集上店、到两个大姑姐家走亲串门。直到2004年腊月婆婆病危时的一天上午,婆婆精神状态忽然异常良好,紧紧攥着儿媳单凤琴的手说:“风琴呀,您比我的亲闺女还亲啊,我死后变成鬼也忘不了你对我的好”!
是呀,在嫁到崔家的十六年里,帮助家里给小叔子娶了媳妇、成家立业;婆婆前后几次住院看病,每次的医药费从来没有让其他兄弟姐妹负担过;是她,儿媳单凤琴,连续十年谨记婆婆生日,为老人家祝寿!
就当是自己的亲爹养着吧
2011年腊月二十五,当爱人崔瑞桥开车把病重瘫痪在床的二舅林子旭接到酒店的家时,单凤琴早已把原本是酒店雅间的屋子收拾妥当。宽敞的房间里,一张旧式的木床上铺上了厚厚的棉被和崭新的床单,衣架、饭桌、便盆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林子旭老人的手脚虽然不听使唤,思维也有些马虎,但眼里依然浸出了泪花,到家了,到了一个新家,到了外甥的家,到了一个温暖的家!自从两年前自己患脑栓塞那天起,本为五保户孤寡老人的他享受到了晚年的至亲至爱,虽然自己无儿无女,但外甥、外甥媳确如自己的亲生儿女一般,堂前屋后,尽心尽孝,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享尽了天伦之乐。
今年74岁高龄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林子旭,东光县秦村镇林桥村人,弟兄仨人,排行老二,以种地为生。经年累月的农村生活练就了他一身硬朗的身板,可毕竟岁月不饶人,2009年春末夏初的一天,林子旭忽然感到身体不适,在村里诊所输了七八天液体后,仍然不见好转,于是在外甥、外甥媳的陪同下,来到了县中医院,进过细致的检查,确诊为脑栓塞,住进了县中医院病房。在舅公住院治疗的十来天里,外甥媳单凤琴照顾舅公的起居生活,端水喂药,擦洗身体,从来不觉得难为情和嫌弃,同病房的病友见到后对林子旭老人说:“你的儿媳妇比闺女还孝顺呀!”。住院的日子里,单凤琴几乎没有歇过,舅公出院时,医生护士都说:“这个老爷子有个孝顺的好女儿。”
2011年农历八月十五,林子旭老人因脑栓塞复发又一次住进了县医院,这次是小叔子夫妻二人先把舅公送到县医院的,当单凤琴和爱人随后赶到时,兄弟媳妇正在办理住院手续,当看到妯娌二人跑前忙后,争着为老人缴纳住院费时,大夫羡慕的说:“真没想到你们是妯娌,还以为是老人的两个女儿呢!”。
经过半月的住院治疗,林子旭老人的身体慢慢康复了。出院后,单凤琴为舅公做好了新棉衣棉裤,并拆洗了被褥,爱人也为舅舅买来了新炉具、烟筒,大女儿崔颖还专门为老人买来了老人机。
新年的脚步一天天临近,正当单凤琴催促爱人把舅公接到饭店过年时,农历腊月二十五,接到了舅公林子旭因煤气中毒引发的脑栓塞再次复发。夫妻二人紧急磋商后决定,把舅舅先接到饭店,利用在镇上多年经营饭店交往的关系,请镇医院大夫在家治疗。
由于煤气中毒的缘故,加上脑栓塞病症的再次复发,这次林子旭老人完全瘫痪在床,神智也模糊不清,穿衣喂饭、端屎接尿完全落到单凤琴一个人身上。当看到爱人投来不安的目光时,单凤琴斩钉截铁的说:“就当是自己的亲爹养着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大地回春,舅公的身体也慢慢好转。单凤琴为舅公买来了拐杖,从开始搀着老人在屋内一步步的练习走路,到慢慢的走到户外。阳光越来越温暖了,单凤琴的身体日渐消瘦了,林子旭老人的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如今,林子旭老人已经丢掉了拐杖。每当旭日东升或艳阳夕照,在东光县大单镇冀东大酒店附近的柏油马路上,总会映照出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骑着三轮车悠闲的身影,这个身影在乡亲们的眼里从陌生到熟悉,从拄着拐杖在春日的阳光下步履蹒跚到骑着三轮车在秋收的喜悦中恣意的游走,不仅诠释了生命的不屈和顽强,也演绎出一曲外甥媳赡养舅公的真情与大孝…
…
http://s7/bmiddle/6fe3c017hcbefdd547046&690大孝泣鬼神" TITLE="挚爱惊天地 大孝泣鬼神"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