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2013-10-02 17:26:33)
标签:

智慧课堂

基本策略

教育

分类: 管理新探

“导学稿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

“智慧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201110月,容桂幸福陈占梅小学《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校园创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由顺德区科研办批准立项(课题批准号:SD2011171。在区、街道教育局的指导和课题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全体教师从智慧管理、管理德育、智慧课堂和智慧文化几方面对课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智慧课堂”的探究,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说到底就是“改课”,“智慧课堂”就是要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课堂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学”的课堂,探索以“导学稿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实现课堂转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智慧课堂”的特点

“智慧课堂”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关系,一种原态的学习方式。

1、改变组织形式。变班级集体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让学习小组成为课堂的一种基本结构。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培养,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倾听,懂得思考与探讨。

2、改变教学策略。变教师主宰课堂为学生自主课堂。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课堂应因学而教,以学定教。以“导学稿”为载体,让学习直接发生在学生身上,教师由支配转为引导,由台前走向幕后。

3、改变学习方式。变学生的间接学习为学生的直接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改讲授式、问答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改学生被动答问向学生主动质疑求知转变。

二、“导学稿”导学

“导学稿”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教师的点拨启导为主要教学方法,是集预习、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导学稿”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法、导思、导做、导结”的作用。

“导学稿”的实质是:先学后教,教学合一。

    导学稿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或课后练习)等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要特别注重“个体先学”、“小组合作”、“学生反馈”、“教师启导”、“ 反思交流”、“小组评价”等。

    导学稿的编写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尽量一课时一个导学稿,以便控制学习总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启发性,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清晰地展示。

     ④并非每节课都用导学稿,要视课型而定,各学科各年级应认真研究。

⑤导学稿不能等同于练习题,与《导学导练》是完全不同的学习载体。

导学稿的编写与审核建议: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设计导学程序,将“导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语文由级长兼)或年级学科同事审核。备课组长初审“导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导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导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再次审查。上课前一天将“导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导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导学稿”实施课堂教学。

“导学稿”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载体,真正决定课堂转型成败的不是“导学稿”,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三、小组合作学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对同一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组建合作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一般以46人为一个小组,要分层搭配,各小组优、中、潜学生都有。课桌合并的方式,以近邻联桌式为好,合分方便。小组内的座位调整应做到常态化。

2、明确成员分工。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轮流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组长可推举或自荐产生。

3、建立评价激励机制。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整组的学习结果,因而激发“兵教兵”的积极性。可以实行小组评价的加分、奖红花、攀高峰等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1、防止出现“学习小组”代言人。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习小组不能总是让一个人代表全组同学发言。我们要坚持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防止出现“学习小组”代笔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练习中,不能总是让一个学生代表执笔,并上台汇报。我们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分工协作地完成共同的练习,可以尝试从过去的班级流动作业过渡到现在学习小组的流动作业。

3、防止出现“学习小组”中的依赖人。每个成员都是个性化学习的主体,应有独立学习、思考、表达的权利与机会,防止一些学困生依赖优生或优生代替学困生学习的现象出现。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生成知识,生成能力,生成智慧,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天堂”。

四、“‘导学稿’导学”与“小组合作学”的原则与关系

 开展以“‘导学稿’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智慧课堂”教学,应坚持三个原则:

 1、符合学科的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导学稿”与组织“学习小组”。语文学科要突出“积累”,同时要重视语言实践活动;数学学科要突出“操做”,一切操做活动要围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教学活动进行;英语学科要突出“对话”,这种对话是基于情景的对话。

    2、符合学生的原则。“导学稿”与组织“学习小组”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导学稿”设计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实施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要根据年级儿童的特点,为儿童所喜欢。

3、符合学情的原则。学情包括:各班及各学习小组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因此,“导学稿”的设计与“学习小组”的活动要留有预案空间,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开展以“‘导学稿’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智慧课堂”教学,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1、“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集体学习”的关系。过程、练习等以小组学习为主,总结性部分以集体学习为主。多给小组集体展示的机会,而不是过多地让小组代言人或代笔人的个人展示,调动小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悟的关系。“‘导学稿’导学”与“小组合作学”的“智慧课堂”强调小组与学生的自悟学习,但并非排斥教师的引导。相反,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水平,更需要智慧,要做到“四因”:因人而异、因学而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3、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关系。“智慧课堂”我们强调学生多进行直接的原态学习,但也不排斥教师帮助下的间接学习。精讲不等于不讲,而是讲得恰当好处,引得巧妙合需,课堂做到“学、导、练”相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