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呢,孝感养正国学堂重点给大家介绍,叫动与静。按照我们中国文化,每一个人的生命,都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叫身体的身,叫身命,还有一个叫智慧的慧,慧命。所以我们中国文化整个它有两条线,人的肉体和人的智慧这两条命,就是构成了我们人的真正的生命。主要地关注于人的身体成长,这叫养育,主要注重于人的心灵的成长的就叫教育。并且在我们的家庭里面,父母主要是负责养育身体,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经典教育,关注的主要是“心灵和慧命”的成长。所以我们中国把身体的这条线称为“血统”,把慧命的这条线称为“道统”。
我们中国为了什么要强调“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要强调家族的代代传承?就是要把我们整个家族和个人的血统代代相传。第二个就是我们中国为什么要强调“千年道脉不绝如缕”?那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是破了,或者是一个朝代灭亡了,这都不可怕。但是,特别可怕的是这个文化灭掉了。
比如说在我们世界上,现在最强大而富有智慧、也富有财富的一个民族就是犹太民族,他们的国家很早就灭亡了,但是因为他们犹太人的文化还代代相传,所以他们现在在世界上,在各行各业当中,你只要是做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那么你就基本上可以知道,在那个高层,掌握了很多资源和资本的基本上都是犹太人。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成就呢,那就是他们把犹太的文化、犹太的道脉代代的相传。
所以我们现在来谈我们中国的这个教育,其实就是两条线,一条线首先我们要成一个“人”,第二条线我们作为“中国人”一定要把我们祖先的文化代代相传。落实到我们自己,就是要把文化落实在我们身上,传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上。这就叫:身命要成人,慧命要成一个中国人。
我们身体的那一条命,它在于运动,而智慧的那一条命主要是在于静定。所以这和西方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它没有身命和慧命之分。它只有一个单词(生命),就是生产的“生”,英文叫life,只有这一个,它没有像我们中国文化这样给它分出来。所以我们就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当中,最伟大的拳击选手、运动员,他们到了晚年基本上身体全部都是垮掉了,伤病累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个规律:身体是要运动的,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智慧是要安宁的。一动一静才能够达到一种生命的平衡。
儿童能够“静”“定”的益处
孩子们常心不在焉的做事,一件未做完又急于做另一件,结果呢?看是很忙碌,却又永远没法做好一件事。为此,我们也常常担忧生气,甚至会大声斥责打骂他们。事情的最后,我们只能束手无策,只好自圆其说道:大概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吧。
事实上,孩子有其安静的本质,关键要我们大人懂得安排环境。据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实验,孩子的心智能奇妙的统一整齐起来,甚至变得镇静、喜悦、忙碌、忘却自我,不仅能够克服自己的毛躁,还能克服周围的一个个困难的胜利者。
之一:通过“静定训练”,能使孩子专注力更加集中。
古今中外伟人们成功的共同特质之一,往往表现他们的专注力比普通人更集中,能达到忘我的境界。孩子学习的好坏,显著的特征之一也就是他们能否专注于学习上。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注意力集中是儿童往后一切发展的基础。”她以使用圆规画圆作比喻,把专注力当圆心,把人生发展当作画圆;当圆心固定,圆规才能画出完美的圆。
日常中多数人也注意到专注力对孩子的重要性,只是还不太明白专注力是一项特质,需要经由练习、孩子自我体验与克制方能获得,而且无法由命令来达成的。我们成年人看儿童、少年分心,注意力不能集中时,往往大声斥责或提醒他们要专心致志,其中效果有,但一定不会很好。然而,经由“静”、“定”训练活动,培养孩子专注力,让孩子于体验中获得,这对孩子帮助很大。因为儿童在“静”、“定”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是以意志控制自己身体的活动。从生理学上说,以他们的意志(精神)支配随意肢体(肉体)【附:儿童的这种能力随着大脑发育、阅历增加而不断增强】。这需要的是自身内在的体验与克制,是别人所无法替代完成的。由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完成静定活动是基于儿童意志力训练来进行的。
之二:通过“静定训练”,有利于右脑的开发。
人身处静定时,精神放松,大脑脑波出现的是α波,而α波又很适合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人体的右脑激发与成长相当有帮助。从生理学角度而言,人类的右脑是直觉脑,因此在右脑发达时期,给予孩子的任何教导,他们都会直觉而无任何选择的吸收;右脑又主潜意识,人类几千万年进化的智慧结晶贮藏其中,一旦开发出来当是潜力无限。人类的左脑是显意识脑,具有选择性辨别能力,会对外来的资讯大声说“不”。在儿童的生理成长中,0-6岁以右脑为主;6岁以后,左脑功能快速发展。因此,6岁以后就不可能全盘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诲。
害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常常因无知而过重智育(左脑的训练教育)。事实是在人类婴儿时期(0-3岁),右脑特别发达,结果因为成人的功利,错失了用右脑强化孩子左脑功能的机会。当然,左右脑能平行发展,学习能力将增加2-5培。所以,孩子只有右脑、左脑均衡发展了,身心才会健康。
日本教育学博士七田真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而秘密关键就在右脑。我们多数的凡人通常只活用左脑(耳聪目明),被称为天才的伟大画家、音乐家、诗人、作家等则是从自己的潜意识(右脑)直接获得灵感。记得爱迪生曾说过:发明是来自于宇宙的无限力量,透过我们表现出来的东西,这在我们放松的时候就会出现。
之三:通过“静”、“定”训练,帮助幼儿心灵健康成长。
教育,是给予受教育者适当的环境,协助其发展,并期待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儿童的内部存在着自然发展的法则,他们有运用自己心智的能力,实践自我表现的欲望。我们成年人要做的就是要弄懂这当中的规律,善于从中做好协助者,而不是过多的干预,要尊重儿童各阶段的身心发展。唯有如此,我们的孩子才能于自然地、完善地开展自我熏习、自我体悟,从而更好开展自我管理与成长。
静定游戏活动的安排,其目的是助力儿童心灵的开展,促其心灵安静之后,能学会倾听和管理自我的能量,体会内在的安定,从而促进其心灵的健康成熟。一旦他们的内心获得抒发,他们也就学会了关怀他人的情感,这也就更有利于培养宽容他人的精神。要知道,一个人或一个城市文明,很大程度表现在他对陌生人的态度。
多动症与看电视
一直关注孩子多动的问题,近日看到晚报国内时政报道:北京海淀区……调查显示83%班级有多动症的孩子。尚不知道湖北省是否曾经进行过类似调查,但是孝感国学学堂相信湖北省的大部分班主任也跟我一样,一定都碰到过班上有多动症的学生。
听一些资深的老教师说,十几年前很少听说有多动症的孩子。很多专家分析儿童多动症的原因时,一般都会提到“脑神经递质”“遗传因素”等生理上的原因。而我通过访问一些多动症孩子的家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特别喜欢看电视节目,看动画片的时候就能安静,甚至一两个小时坐着不动。
多动症孩子,是不是现代电子媒体、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副产品”呢?家庭、幼儿园、小学、商场、公交车等,到处充斥着电视或者电脑。不少家庭,孩子从小就跟着喜欢看电视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学龄前的孩子每周看电视的时间甚至超过30个小时。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充实精神生活”的需要,还购买不少的VCD动画片。我市不少幼儿园在等待家长来接孩子这段时间,往往也播放动画片让孩子安静下来。
一般的父母不会想到孩子情绪暴躁、睡眠不好、性格放纵、做事情不专注、无法安静、厌学等跟看电视有关。《老子》云:“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被动性看电视成为儿童主动的参与活动,电视对脑神经和所有感官有麻木作用,以至于脑部缺少刺激发育。
专门研究电视对儿童影响的雷久南博士说过,看电视时,只有右脑被动地接收画面和情感的信息,思考和分析判断的左脑却关闭了,大大减少儿童的想像力。因为儿童是借“假想”的游戏和看故事的想像来促进想像力的。同时,儿童的肢体活动促进意志力的形成,如果缺少活动,到少年时期会觉得生命无意义,没有目标,做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孝感养正国学学堂认为,从小就喜欢看电视的孩子,不仅早期教育会出问题,更对他的一生无益。明智的家长倒不如常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陪孩子读读书,让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开始重视专注力
专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的必要条件;而专注的先决要素就是——静、定。静心、定心、对孩子在学业及情绪管理上,有莫大的帮助。孩子无法静,必定无法定,心无法定,哪能专注?
古今中外大师们的明训,智慧只有在静、定的状态下才能开启。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及曾子所著《大学》中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能后虑,虑而后能得。”指的也是这个道理,其中的科学道理是非常深刻的。
成人都以为儿童是好动、喜欢热闹而很难安静下来。于是家长老师们任凭儿童在强烈节奏的音乐中唱歌、跳舞、高声欢呼、喝采等等。外加电视与电脑的普遍,使儿童虽然很感兴趣,但性格也容易变得急躁不安,而较难长时间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正如《老子》所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畋,令人心发狂。”
其实儿童的天性是宁静的,儿童也是最能欣赏宁静的。新生儿能吮著脚趾头凝望天空、沉思几个小时,就是很好的明证,只是因为我们成人误导,反使儿童成为了受害者。
静定训练方法与技巧即是指导老师、家长通过游戏引导儿童将身心静定下来,让儿童与天地、自然混而为一,此时生命内在的潜能才会苏醒,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而儿童的眼、耳、鼻、舌、身也会变得更敏锐和健康。令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实际上非常喜爱这种静定训练,他们比成人更容易进入状态,并陶醉其中,这更使我们相信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开发和引导。
而要孩子静、定,绝对不是命令、怒斥可造成的;因此才费心设计可帮助孩子静、定的活动,希望对父母、老师有帮助。
孝感养正国学学堂地址: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梦泽大道221号翰林苑五栋
联系方式:13697134065 汤老师
QQ:405674938
http://b1.cnc.qzone.qq.com/ac/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