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4KW)的设计

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4KW)的设计 摘要: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资源发电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能源危机。近年来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使得太阳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用户的实际负载功率出发,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结合负载类型(例如:交流或直流负载)和一些权威气象网站所提供的全年气象资料进行光伏电池板、控制器、逆变器和配电箱以及蓄电池等配件的选型,最终形成整个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能源
|
目
1
2
3
4
5
6
1 引言
图1 我国不同地区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表1
序号 |
地区 |
年日照时数 |
年辐射总量 |
千卡/cm2.年 |
|||
1 |
西藏西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甘肃西部 |
2800-3300 |
|
2 |
西藏东南部、新疆南部、青海东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内蒙古、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 |
3000-3200 |
140-160 |
3 |
新疆北部、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河北东南部、山东、河南、吉林、辽宁、云南、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 |
2200-3000 |
120-140 |
4 |
湖南、广西、江西、浙江、湖北、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黑龙江 |
1400-2200 |
100-120 |
5 |
四川、贵州 |
1000-1400 |
80-100 |
2
2.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概念: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仅仅依靠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或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在必要时可以由泊机发电、风力发电、电网电源或其他电源作为补充。
从电力系统来说, kW级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图2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2.2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结构
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称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可叫做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样式多种多样,应用规模跨度也很大,从小到不足一瓦的太阳能草坪灯,大到几百千瓦甚至几兆瓦的大型光伏发电站,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主要结构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蓄电池(组)、光伏控制器、逆变器(在有需要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使用)以及一些测试、监控、防护等附属设施构成。
2.2.2
太阳能电池方阵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后,在防反充二极管的控制下为蓄电池组充电。
直流或交流负载通过开关与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负责保护蓄电池,防止出现过充或过放电状态,即在蓄电池达到一定的放电深度时,控制器将自动切断负载,当蓄电池达到过充电状态时,控制器将自动切断充电电路。
有的控制器能够显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充放电状态,并能贮存必要的数据,甚至还具有遥测、遥信和遥控的功能。
在交流光伏发电系统中, DC-AC逆变器将蓄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变成能满足交流负载需要的交流电。
3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3.1
3.1.1 系统设计原则
3.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图4所示。
图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内容与步骤
3.2 系统容量的设计:
目标: 优化太阳能电池方阵容量和蓄电池组容量的相互关系,在保证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可靠工作的前提下,达到成本最低。
要求: 首先对当地的太阳能辐照资源、地理及气象数据有尽量详细的了解,一般要求掌握日平均太阳辐照量、月平均太阳辐照量和连续阴雨天数。
方法: 依据各部件的数理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可以拟合出太阳能电池方阵每小时发电量、蓄电池组充电量和负载工作情况,并预测所需要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及蓄电池组的容量。
通过数值分析法,可以解析太阳能电池方阵容量及蓄电池组容量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然后在特定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下,根据成本最低化的原则,确定二者
各自的容量。
3.2.1 数值计算值
在本章中,负载的总耗电量为4000w·h/d,选择的逆变器效率为90%,连续阴雨天数为4天,蓄电池的放电深度为70%,系统电压为48V。
蓄电池容量=
=
=530AH
通常,铅酸蓄电池的容量是在25℃时标定的。随着温度的降低, 0 ℃时的容量大约下降到额定容量的90% . 而在-20℃的时候大约下降到额定容量的80% . 所以必须考虑蓄电池的环镜温度对其容量的影响。南京地区全年最低气温大约为-4~-6℃,所以在此温度下,蓄电池的容量会下降10%左右。
=
=590AH
图5 铅酸蓄电池最大放电深度-温度曲线
确定蓄电池的串并联方式
每个蓄电池都有它的标称电压。为了达到负载工作的标称电压,将蓄电池串连起来给负载供电,需要串联的蓄电池的个数等于负载的标称电压除以蓄电池的标称电压。这里选用24v/200AH的胶体蓄电池。
串联蓄电池数=
=
=2
并联蓄电池数=
=
=2.95≈3
综上所述:使用江苏恒华公司生产的24V/200AH型胶体蓄电池,蓄电池串联数2,并联3块,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
图6
3.3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
3.3.1 光伏组件方阵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蓄电池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将使得蓄电池的极板硫酸盐化。
在独立光伏系统中没有备用电源在天气较差的情况下给蓄电池进行再充电,这样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也将大幅度增加。
太阳电池组件设计中较好的办法是使太阳电池组件能满足光照最恶劣季节里的负载需要,也就是要保证在光照最差的情况下蓄电池也能够被完全地充满电。
由于光照最差季节的光照度大大低于平均值,这样设计的太阳电池组件在一年中的其他时候会远远超过实际需要,而且成本高昂。
3.3.2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
太阳能电池方位角的选择
太阳能电池倾斜角的选址
纬度为00~250时,倾斜角等于纬度;
纬度为260~400时,倾斜角等于纬度加上50~100;
纬度为410~550时,倾斜角等于纬度加上100~150;
纬度为550以上时,倾斜角等于纬度加上150~200。
3.3.3 一般设计方法:
太阳电池组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满足年平均日负载的用电需求。
计算太阳电池组件的基本方法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安时数)除以一块太阳电池组件在一天中可以产生的能量(安时数) ,这样就可以算出系统需要并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组件并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流。
将系统的标称电压除以太阳电池组件的标称电压,就可以得到太阳电池组件需要串联的太阳电池组件数,使用这些太阳电池组件串联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压。
系数1.43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峰值工作电压与系统工作电压的比值。
其中,组件日平均发电量=组件峰值工作电流(A)×峰值日照时数(h)。
上面的公式是理论计算,实际应用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由于系统需要在连续阴雨天数中工作,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后得到的计算公式为:
·太阳能电池方阵功率=选定电池组件的峰值输出功率×电池组件的串联数×电池组件的并联数。
本设计采用金敏品牌JM190M型号的光伏组件,其具体参数如下:
·最大功率:190W
·重量:16kg
·峰值工作电压:36.5V
·峰值工作电流:5.11A
·开路电压:44.5V
·短路电流:5.52A
·最大系统电压:1000V
·产品认证:TUV
·电池数量:72
·外形尺寸:1580*808*50
·额定工作温度:45℃±2℃
图7 组件尺寸图
城 |
纬 |
最佳倾角 |
平均峰值日照时数(h) |
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 |
斜面年辐射量 |
斜面修正系数Kop |
|
kWh/m2 |
kJ/cm2 |
kWh/m2(平均) |
|||||
南京 |
32.000 |
纬度+50 |
3.94 |
1328.09 |
478.12 |
1440.43 |
1.0249 |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
·组件串联数=
≈2
·补充的蓄电池容量=1.2×(4000/48)×4=400AH
·组件并联数=
≈40(两段阴雨天数最短间隔时间选3天)
·电池方阵功率=190×2×40=1.52KW
·电池方阵面积:1.58×0.808×2×40≈110m2
通过计算,需要组件2串40并,共80块。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图8 组件串并联图
3.4 直流接线箱的选型
直流接线箱也叫直流配电箱,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般不用直流接线箱,直流接线箱主要用于中、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把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的多路输出电缆集中输入、分组连接,不仅使连线井然有序,而且便于分组检查、维护,当太阳能电池方阵局部发生故障时,可以局部分离检修,不影响整体发电系统的连续工作。图3.4.1所示是直流接线箱的电路图(单路)。
图9 直流接线箱电路示意图(单路)
本设计选用上海新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汇流箱,其具体参数如下表3所示:
表3汇流箱参数
电气参数 |
|
光伏阵列电压范围 |
200~100V |
光伏阵列输入列数 |
≤24 |
每路输入最大电流 |
20A |
环境温度 |
-40~+85℃ |
环境湿度 |
0~99% |
通信接口 |
RS485 |
防护等级 |
IP54、IP65 |
外形尺寸 |
|
宽*高*深 |
630*450*180 |
重量 |
15kg |
本汇流箱带有防雷功能,因此防雷系统不需要另行设计。
图10 汇流箱实物图
3.5 光伏控制器的选型
控制器选择时要特别注意其最大工作电流必须同时大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的短路电流和负载的最大工作电流。
根据上面的设计中,组件需要并联40组,所以系统的短路电流为
Ioc=5.52×40=220A
表4 所选控制器参数
型号 |
SSCP-48-220A |
光伏组件总额定功率 |
9.6kw |
额定充电电流 |
200A |
蓄电池组额定电压 |
48V |
最大充电电流 |
≤225A |
蓄电池过充电压点 |
57.6V |
蓄电池过充电压恢复点 |
52.0V |
蓄电池过放电压点 |
42.0V |
蓄电池过放电压恢复点 |
50.0V |
静态损耗电流 |
≤100mA |
使用环境温度 |
-20℃~+50℃ |
使用海拔 |
≤2000m |
防护等级 |
IP20 |
设备外形尺寸 |
355×380×150 |
设备净重 |
8.0KG |
图11 控制器外壳
3.6
光伏逆变器选型时一般是跟据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确定的直流电压来选择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根据负载的类型确定逆变器的功率和相数,根据负载的冲击性决定逆变器的功率余量。逆变器的持续功率应该大于使用负载的功率,负载的启动功率要小于逆变器的最大冲击功率。在选型时还要考虑为光伏发电系统将来的扩容留有一定的余量。
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系统电压的选择应根据负载的要求而定。
选用湖北雷特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LS-4KVA型逆变器,其技术参数如下:
表5 所选逆变器参数
型号 |
TLS-4KVA |
额定功率 |
4000W |
电池电压 |
48V |
最大放电电流 |
20A |
输出电流 |
18A |
充电电流 |
按电池容量的10%计 |
瞬时最大功率 |
150%技术指标,10秒 |
输出电压 |
220VAC±3% |
输出频率 |
50Hz±0.05Hz |
空载电源 |
≤0.8A DC |
波形失真率(THD) |
≤5%(线性负载) |
逆变效率 |
≥90% |
工作环境温度 |
-10℃~60℃ |
工作环境海拔 |
《1000米 |
图12 逆变器
综上所述,本系统需要的设备如下列表所示:
表6 本系统所需的设备数量及价格
设备名称 |
数量 |
单价 |
合计 |
蓄电池 |
6 |
¥750/节 |
¥4500 |
组件 |
1520w |
¥5.1/w |
¥7752 |
直流接线箱 |
1台 |
¥2300/台 |
¥2300 |
控制器 |
1台 |
¥1350/台 |
¥1350 |
逆变器 |
1台 |
¥4460/台 |
¥4460 |
其它(电缆等) |
—— |
—— |
¥15000 |
工程总投资:¥35362
图13独立光伏发电结构连接系统示意图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用户的负载需求量和当地的天气条件等不可变因素,然后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系统中各参量值,并且在整个市场中根据最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广泛地对各类器件选型,从而得出最经济实用的设计。
光伏系统的设计需本着合理性、实用性、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的原则。做到既能保证光伏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充分满足负载的用电需要,同时又能使系统的配置最合理、最经济,特别是确定使用最少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和蓄电池的容量。协调整个系统工作的最大可靠性和系统成本之间的关系,在满足需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投资,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